摘要: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结合各人民法庭辖区实际,深耕“枫桥经验”,积极践行“加减乘除”工作法,持续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激发队伍内在活力,为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结合各人民法庭辖区实际,深耕“枫桥经验”,积极践行“加减乘除”工作法,持续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激发队伍内在活力,为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在队伍建设上做“加法”。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出“党建+人民法庭”工作模式。以特邀党员调解员为点,以重点党员诉讼联络员为线,以巡回法庭为面,以法庭支部为统领,以下带上、以点促面,激活党建引领的末梢,突出党员统一战斗堡垒的“桥头堡”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搭建起新时代“枫桥经验”下的“党建+法庭”架构。2024年以来,共计邀请104名党员干部参与纠纷调解,调解成功率71% 。
坚持在服务距离上做“减法”。通过不定期召开的风险研判会,全面掌握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法庭职能,依托“一庭一办两所”,人民调解员、村委、网格员、联户长为主体的联合调解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将乡贤、寨老等重磅力量纳入人民调解员志愿服务队,依靠他们联系群众密切、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以来,共邀请人民调解员、村委、网格员、联户长185名参与调解纠纷,共计排查并调处矛盾纠纷212起。
坚持在宣传普法上做“乘法”。线下通过巡回法庭,结合普法宣传、民法典宣讲、法律明白人培训等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普法送法。线上结合调解案例,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采取线下线上多种宣传模式携手并进,在广大受众中产生“核聚变”反应,实现数倍叠加的“乘数效应”。2024年以来,已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通过法院公众号,县、州、省、国家媒体推送调解案例、普法信息50余条。
坚持在消除堵点上做“除法”。对法庭作出的生效判决以及法官认为需要做判后答疑的案件,以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对当事人进行回访。跟踪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群众对调解结果的满意程度及意见建议,做到判决件件有回访,疑问事事有回音,确保达到“案结、事了、心顺”,促进当事人对裁判的理解与信任,提升人民法院裁判的公信力,减少当事人涉诉上访。2024年以来,通过电话回访当事人341次,实地走访当事人156次。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工作法为抓手,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下沉缩距离、普法宣传扩声量、判后回访除隐患的闭环治理模式,不仅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减量”和“就地化解”,更在群众心中播撒了法治的种子,夯实了基层善治的根基,为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