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独具一格的山水名诗,字字禅意灵性十足,读来让人心静如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16:11 2

摘要:有人喜欢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也有人喜欢远离喧嚣的宁静田园。晨起,推开窗,放眼望去,远山如黛,烟雾朦胧,层林尽染,鸟鸣于耳、清净于心,这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

有人喜欢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也有人喜欢远离喧嚣的宁静田园。晨起,推开窗,放眼望去,远山如黛,烟雾朦胧,层林尽染,鸟鸣于耳、清净于心,这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孟浩然诗中的田园悠闲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向往的山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感受到的田园喜悦。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唐朝诗人常建笔下一首独具一格的山水名诗,字字禅意灵性十足,读来让人心静如水。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月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走进古老的寺庙,初升的太阳照着高高的山林。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往幽静之处,那里有一座禅房掩映在繁花绿树间。山中的风光让鸟儿欢悦,潭水中的倒影让人心旷神怡。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只有钟声在山中回荡。

在盛唐的众多诗人中,常建应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那一个,他与王维、孟浩然一样,同为山水诗人,却没什么名气,他曾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及第,却因仕途不顺,最终选择隐居。

常建的现存作品并不多,他的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诗中通常流露出淡泊的性情和隐逸的情怀,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是一首题壁诗。唐朝吟咏古寺的诗不少,而常建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笔调古朴,意境清幽,后成为盛唐山水中独具一格的山水名篇。

写这首诗时,诗人正处于仕途失意之中,所以寄情山水,来到禅院。当诗人漫步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探寻着幽深的禅房,花木簇拥,禅意萦绕,而他的心灵,也在这山水与禅意的交融中得以净化和升华。

于是诗人写道:“山光月鸟性,潭影空人心”,山中明媚的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临潭照影,让人的俗念全消。这里明明写的是鸟和潭,实则暗指诗人此时的心境,鸟的欢悦也会让人心情愉悦,潭的空明也会让人的心境变得空明起来。

这首诗充满自然的灵性与禅意,全篇无一“静”字,但处处都能给人带来“静”的感受。清晨的古寺、竹径通幽、禅房花木、山光潭影等景物,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最后一句“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更是突出了禅院的宁静和清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诗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它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景,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让心灵得到短暂的放松和滋养。

在都市的喧嚣中,我们总是容易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失去内心的平静。此时,不妨读一首禅意的诗,让心静下来,让心情放松下来……

来源:江忆北North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