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还有用吗?2025年研究生招生4大专业没人报,原因现实又扎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6:52 1

摘要:考研最热门的那几年,催生出了一系列怪相:名校毕业生考不上985、211,宁可考研双非院校也要读研究生,这种行为被称之为“逆向考研”;往届生一战考研失败后,宁可不找工作在家啃老,也要扛着压力二战、三战,就为了上岸研究生。

考研最热门的那几年,催生出了一系列怪相:名校毕业生考不上985、211,宁可考研双非院校也要读研究生,这种行为被称之为“逆向考研”;往届生一战考研失败后,宁可不找工作在家啃老,也要扛着压力二战、三战,就为了上岸研究生。

看似极端现象的背后,所暴露出的是研究生考试热度的暴增,似乎大家都把读研当成了唯一的选择和出路,可凡事都讲究一个物极必反的道理,即便是曾经如此激烈的考研,也有热度下降的一天,或许几年前的研考热度已经是巅峰,而如今研究生考试热度的下滑,必然离不开背后的现实因素做推动。

2025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热度下降了50万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院校硕士招生名额的扩招,而等到2025研考进入尾声之后,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4大专业竟然出现没人报考的情况,这不禁引起考生的思考——读研还有用吗?

读研还有用吗?2025年研究生招生4大专业没人报,原因现实又扎心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受多因素影响,而考研热度的降温则反馈出了人才市场变革的新风向,在2025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4大专业沦为“冷板凳”,以至于在部分院校发展到了没人报考的程度。

这四个专业分别是:机械工程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以及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本以为今年的考研冷板凳专业全是就业老大难的文科专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这四个专业沦落到无人报考的原因,可谓是现实又扎心。

首先是机械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曾经在家长眼中也称得上是“万金油”了,而老一辈之所以看好这个专业,无外乎是觉得该专业的就业市场比较稳定,而该专业考研遇冷的原因很现实:即便考上了研究生也得从基础岗位做起,被考生认为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读研的性价比太低!

而应用统计学专业考研遇冷,则是因为就业市场对于该领域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企业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转而更看重实用技能和实践经验,考生即便手握名校学历,模型数据等实践技能不过关,也依旧求职无门,意识到这一点的学生不再痴迷于考研,转而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实验和实习上面,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遇冷的原因不仅现实,而且还很扎心!早几年这类专业的考研分数还居高不下,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传统媒体传播行业的市场需求日益缩减,新传硕士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不少该专业的学生转而投入新媒体行业的怀抱,自然没必要在读研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最后一个专业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光电硕士的培养以实验室为主,这个专业学霸很多,但企业的用人风向却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学历溢价正在逐渐消失,人才市场开始重新定义人才价值评估体系,比起那些三年内只会泡在实验室的学霸,企业更倾向于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缩短培养周期也能增加企业的效益。

送给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一些建议和忠告:

看了这四个2025考研的冷板凳专业,大学生们也不禁深思,读研还有用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与专业的性质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息息相关,有些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央国企为主,那么学历门槛依旧是必需品,而有些企业则以私企大厂为主,不同岗位对学历要求不尽相同,而那些对学历要求没有硬性门槛的岗位,自然对实习经验和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当同学们在考研之前开始思考,读研对自己而言究竟有没有用的时候,就是大学生避免掉入跟风考研陷阱中的时候,教育投资回报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读研究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这种投入是否能带来相应回报,如果不能成为考生慎重权衡的问题,就更容易掉入跟风考研的陷阱。

除此之外,专业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量,扎堆报考热门专业的时代已经过去,选择专业需要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的结合点,找准这个平衡点,才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占据主动。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琳琳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