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鲁迅文学的老饕,每当我摩挲书架上两套《鲁迅全集》,总想起绍兴老台门里先生深夜伏案的剪影。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8卷本与吉林出版的20卷本,恰似月光下的两棵枣树——一株缀满注释的果实,一株伸展着原生态的枝桠。
一、时光淬炼的两种温度:从1938到2005的百年回响
作为鲁迅文学的老饕,每当我摩挲书架上两套《鲁迅全集》,总想起绍兴老台门里先生深夜伏案的剪影。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8卷本与吉林出版的20卷本,恰似月光下的两棵枣树——一株缀满注释的果实,一株伸展着原生态的枝桠。
人民文学2005年版的布面精装总让我想起先生的长衫。它在1981年16卷本基础上新增的24篇佚文,像是从故纸堆里打捞出的星光。《答增田涉问信件集录》里那些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的答疑,字字都是先生为异国知音燃起的烟斗微光。我曾淘到缺了索引卷的二手旧版,扉页上留着1990年代某位读者的批注:"《野草》第七页,此处的'地火'可是隐喻启蒙之火?"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700万字的铅字有了体温。
而吉林2023年推出的20卷本,则是将1938年初版《鲁迅全集》的魂魄重新装帧。拆开牛皮纸箱时,竖排繁体字扑面而来的刹那,仿佛触摸到许广平女士当年在战火中校对的稿纸。那些影印保留的墨渍与涂改痕迹,让《嵇康集》校注页上的批注像极了先生烟灰烫出的洞痕。有次读到《引玉集》序言里"木刻的刀锋藏着民族的脊梁",突然意识到这正是人民文学版彩插中缺失的俄苏版画背景——原来两个版本合璧,才能拼出完整的鲁迅宇宙。
二、注释与留白:两种阅读哲学的碰撞
对于刚入门的读者,人民文学版就像提着灯笼的引路人。翻开《药》中"人xue馒头"的注释,半页考据从《本草纲目》扯到晚清xing场习俗,甚至标注了绍兴当地老中医的口述史料。这种学院派的严谨,在《两地书》原信与修订版对比栏里尤为明显——你能看见鲁迅把"时代的铁屋子"改为"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像观摩大师修改雕塑的草稿。
但吉林版的白文本,却是献给探险者的藏宝图。读直排的《死魂灵》时,俄式长句在标点稀疏处绵延,恍惚间竟与先生共享了翻译时的窒息感。有位书友在豆瓣小组吐槽:"查了三天《辞海》才懂《中国小说史略》里的'唐传奇气象',但这种痛苦恰似先生校勘古籍的快乐"。这让我想起1938年初版序言里蔡元培的期许:"愿读者如掘井者,自得甘泉"。
两套书的注释差异最耐人寻味。人民文学版将《孔乙己》的"茴香豆"考证到清末绍兴酒肆的物价,吉林版却只冷峻标注"茴香豆下酒小食"。前者像在博物馆听专家讲解,后者则递给你一枚带泥的出土陶豆,任你想象其前世今生。有位中学教师说得妙:"用18卷本备课,揣20卷本品茗,方知先生文字如老酒,注释是杯,原汤是魂。"
三、装帧里的时代密码:从防伪水印到毛边纸
藏书者的指尖能读懂历史的纹路。人民文学版的烫金书脊藏着激光防伪标,每次抚摸都想起2005年那个纸质书与电子书交锋的年代——出版社用科技捍卫经典的庄重。而吉林版的仿宣纸内页,毛边处还留着裁纸刀的锯齿,让人错觉置身于1938年上海霞飞路的印刷作坊,听见复社同仁为赶印全集而通宵的脚步声。
有个细节颇值得玩味:人民文学版每册都标注着"本书采用环保大豆油墨",吉林版却在版权页印着"手工宣纸含桑皮纤维15%"。这恰似两种文化态度——前者是现代文明对经典的温柔包裹,后者是固执地复刻旧时光的肌理。我曾见00后博主直播开箱吉林版,弹幕飘过"求同款做旧效果滤镜",哑然失笑间又欣慰:原来年轻人也渴慕触摸真实的历史褶皱。
四、残缺与完满:收藏者的灵魂拼图
真正的鲁迅迷,书架注定要承受幸福的"负担"。我的阅读方案或许可供参考:用人民文学版精读小说杂文,辅以吉林版的译文古籍。当《故事新编》里女娲补天的瑰丽想象,遇上吉林版《唐宋传奇集》的竖排原文,忽然惊觉先生重构传统的密码,早藏在那些泛黄的古籍辑校里。
但两套书共有的遗憾,反而成就了考据的趣味。人民文学版删去的《生理实验术要略》,在吉林版里依然缺席——这逼得我另淘1970年代"红皮本"单行本,方才补全先生早年的科学论著。而吉林版宣称"完整复刻1938年版",实则仍缺1922年全年日记,倒让我在孔网偶得《鲁迅日记》手稿影印本时,收获了淘书人独有的狂喜。
五、给同好的择书指南:月光与剑气的抉择
若你初涉鲁迅世界,人民文学版18卷当为不二之选。其注释体系如北斗导航,带着你穿越《坟》的迷雾、《野草》的荒原。布面精装虽价高,但二手市场常有惊喜——我曾在潘家园以三折价收齐全套,内页还夹着某位前辈收集的1980年代鲁迅讲座剪报。
但若你已熟读《呐喊》《彷徨》,渴望更原始的文本体验,吉林版20卷值得入手。读无注释的《朝花夕拾》,突然发现"阿长与《山海经》"段落某处墨迹晕染,才懂得先生笔下"仁厚黑暗的地母"里,藏着校稿时的片刻晃神。不过需做好"自力更生"的准备:备好《鲁迅年谱》与《民国文学地图》,能帮你更好地读懂这套吉林版《鲁迅全集》。
我是2020年入手的人民文学版18卷本的布面精装《鲁迅全集》,2024年入手的吉林版20卷平装本《鲁迅全集》。人文社的注释全面而权威,遗憾的是没有收录鲁迅译文,而人文版的《鲁迅译文集》市面上不易购得,且价格不菲。吉林版的保留了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原汁原味,虽然没有注释,但是鲁迅一生的著作与译文基本都收录了,价格还实惠。
终极方案或许是"双剑合璧"。我的书房角落里,两套全集比邻而居:人民文学版的书签是银杏叶,标记着《狂人日记》的觉醒时刻;吉林版中夹着雁皮纸,记录《死魂灵》译稿里的未解之谜。当某天发现《且介亭杂文》在吉林版归入《荆天丛草》,而人民文学版另列杂文集时,忽然顿悟——所谓"全集"从来都是未完成的交响,等待每个读者续写自己的副歌。哪个版本的《鲁迅全集》是你的心头好呢?
来源:小鱼二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