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有了刘晓庆的加盟,该短剧的数据更是给了内娱不小的震撼,首播24小时全网播放量就冲破3500万次,评分也高达9.4分,果然庆奶这样的女强人,走到哪里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文案|罗生
编辑|喵三三
短剧又来新人了!
只不过这位“新人”,观众都不陌生,她就是——
刘晓庆。
74岁的庆奶也玩起新花样,主演了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
没错,就是这个又尬又抓人的感觉,看名字就对味儿!
而有了刘晓庆的加盟,该短剧的数据更是给了内娱不小的震撼,首播24小时全网播放量就冲破3500万次,评分也高达9.4分,果然庆奶这样的女强人,走到哪里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她能够去出演短剧,倒是没有给人太大的意外,因为短剧兴起已是必然,如今的影视权力格局早就悄然发生改变了。
01 短剧兴起是必然,商业价值决定市场倾向
为什么现在观众更愿意去看短剧?
主要原因有三点:节奏快、剧情爽、反转强。
短剧每一集的时长都不到五分钟,故事没有太多废话,能够将矛盾快速扔出来抓住观众们的目光。
就以刘晓庆这部短剧为例,开场就是女主上演鬼门十三针技法救人的场面。
后面男霸总对女主一见钟情,两人在恩爱之余不忘打脸恶毒女配,简直爽到没边了。
明明几分钟就能讲明白的故事,放在长剧里还不知道要磨叽多少集呢。
与此同时,短剧背后的商业价值更是决定其在市场地位的关键所在。
根据《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制片人透露,短剧投资回报率惊人,投50万可能赚回来100万。
媒体付费大盘一天充值有望超6000万,投放周期结束移动到免费平台后,短剧收入也会随着观众人数增加。
而且刘晓庆这部剧制作成本仅800万元,但预计总收益将突破1.2亿元,无疑是令人咋舌的程度。
但这还不包括短剧的变现效率,要知道女主江月琴的IP授权衍生收益就能达3000万元。
不仅如此,《皇后娘娘来打工》上线24小时充值破1200万,《厉总的闪婚娇妻》上线24小时也破了500万。
其实在我们嫌弃短剧又土又low的时候,人家早就赚翻了。
而随着短剧兴起,短剧演员自身的商业价值也在不断攀升,更有机会走向更大的舞台。
比如《无限超越班3》中年轻小生柯淳就是短剧专业户。
在导师询问现场“近一年是否演过热播剧或爆款角色”的时候,只有他站起来了,并且自豪地介绍自己主演的《好一个乖乖女》全网播放20亿+,单集播放量也达到七八千万,让现场其他演员们露出羡慕的神情。
还有短剧演员也逐渐走上大荧幕,举例《无限超越班》里的柯淳是现场唯一站起来的演员,有效数据让导师震惊。
其实当年网剧兴起的时候,不少传统电视剧观众也不屑一顾。
可时至今日大家会发现,在娱乐圈一直都是商业利益至上,市场倾向什么类型的作品,那未来就属于这类作品。
而聪明的人,已经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发展新方向了。
02 影视权力的转变,明星下场影响未来行业走向
刘晓庆果然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女性,能够放下身段走入短剧行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疑是对传统影视业是一次冲击。
但事实上,刘晓庆并不是内娱出演短剧第一人,好多演员早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
就比如李若彤,她主演的短剧《午后玫瑰》还上星卫视了,黄金时段最高收视冲上第二名,平均每集达到0.3,峰值更是有0.5,力压同时段大部分传统电视剧。
她表示:“不是说‘59岁正是闯的年纪’吗?我希望自己不只是作为演员参与创作,也许有一天我会试试当片场喊‘卡’的人。”
没想到李若彤事业的转折点在短剧领域,但这也恰好证明了她的眼光独到之处,提前抢占市场,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还有倪虹洁,自导自演《夫妻的春节》在春节期间上线后口碑炸裂,因为她不光保留短剧的优势,也挖掘内容的深度,拍出不输给普通电视剧的质感。
这两年长剧固步自封,爆款越来越少,内容拖沓又无趣,已经失去了一部分市场。
而短剧能抓住观众想看的地方,这就是人家可以成为热门的原因,传统影视业真的要有危机感了。
另外,中生代演员们也不妨放下架子,将视野打开,亲自走到短剧行业感受一下。
其实刘晓庆在这个行业也算是新人,在表演上明显有些拘束,达不到短剧要求的浮夸抓马的表演风格,但起码她愿意去尝试学习新的事物。
有些中年女演员只顾着抱怨市场不给她们演戏的机会,难道不要应该问问自己,真的有追逐市场的脚步吗?
短剧或许就是她们打破困境的一条新出路,有时候抛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短剧抱有怀疑态度。
比如冯远征就声称:“短剧是潮流快餐,会成为潮流,但是新生事物它的生命力有待考证,艺术品是需要‘品’的,而品需要时间。”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星踏入短剧行业,未来行业走向其实一目了然。
还是别等到影视行业权力重心转移结束,才发现自己早已被时代抛下了。
03 结语
提起短剧,观众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土,但这种土,我更愿意称之为它“老少皆宜”。
观看短剧是不需要门槛的,几十岁的大爷大妈,三十多岁的都市白领,全都能在短剧中找到解压的方式。
而长剧达不到这个程度,也是因为时代发展太迅速,什么都追求一个“快”字。
所以创作者想要保证传统影视业的地位,不妨也顺应时代,对拍一些符合快节奏的故事,比如《墨雨云间》这样的复仇爽剧能够走红,就是顺应了市场的倾向。
短剧的走红不是巧合,一些创作者和演员不如放下歧视,认真思考其价值形成的原因,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让作品更为完善。
而短剧想要长线发展,也不能局限于当下的热度,还是要探寻如何在短的前提下,拍得更精、更妙,让“快餐”变成老百姓饭做上的家常菜。
——END——
来源:娱乐圈笔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