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已经崛起的拼多多外,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也已经逐渐壮大,同时电商行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30分钟达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这对于京东来说,都是挑战。
2025年刘强东频繁发声甚至露面,这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他的野心,看样子京东依旧不甘心只做电商,尤其老对手阿里已经晋升为了AI公司。
但是回顾近几年京东的业务历程,尤其是创新类业务,似乎并没有几个能够取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反而对手却越来越多。
除了已经崛起的拼多多外,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也已经逐渐壮大,同时电商行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30分钟达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这对于京东来说,都是挑战。
为了守住电商主战场,京东陆续开启了社区团购、百亿补贴、直播、京喜、强化三方卖家、即时零售等战略。回过头来看,这些“必赢之战”京东似乎都没有拿下,甚至很多都“烂尾”收场。
2025年,京东还开启了外卖业务,这与当年的那些“必赢之战”异曲同工,其实都是京东的防守战略,这一次防的是美团闪购,电商行业的下一个时代。
在电商1.0时代,京东凭借自建物流及自营体系,从阿里手中抢走了不少用户。
随着拼多多、直播电商等新模式的崛起,中国电商行业在2018年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2.0时代。
为了应对对手的崛起,可以看到阿里和京东均开启了一系列的变革,譬如直播带货,但两者选择了不同的路线。
如今的淘宝直播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体系,除了店播外,还有李佳琦、罗永浩等全网出名的大主播,已经成为了阿里内容电商的核心业务。
无论是蒋凡、还是后来淘天的戴珊、吴泳铭等人,对淘宝直播都保持了一致性的战略。
反观京东,虽然它早在2016年就开启了直播业务,但是发展至今,始终没有破圈,也没有培育出全网化的大主播IP。
甚至徐雷在2019年还曾表示直播带货不是零售,更多的是营销行为,目的是拉新、清库存、推新品、直播商品C2M等。
那么徐雷的看法对吗?《2024年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趋势观察》报告显示,2024年1-11 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 4.3万亿元,这相当再造了一个京东。
显然京东已经错过了直播最佳的高速发展期,如今的很多网友已经养成了观看直播的习惯,有自己偏好的平台,京东这时候想要去在直播电商有所斩获,需要付出更多资源。
在2024年,京东开启了一系列的内容电商变革,包括从百度挖来宋健负责京东内容生态,同时刘强东数字人也开启了直播带货。
与业内主流方案不同,京东在直播上大规模启用京东采销,主打无佣金无坑位费,但这也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点——并非任何人都能够适应镜头。
值接Talk随机查看了几个京东采销直播间,发现部分京东采销的直播话术和调动情绪方面,表现的普遍比较业余;直播间的灯光及背景也很简单,甚至还出现了对焦过曝的现象。
与抖音、淘宝直播相比,京东直播目前依旧停留在消耗流量的阶段,离创造流量、制造全网话题热点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内容视频化方面,京东目前对部分商品进行了采销体验介绍,综合来看信息增量很少,而且整体美感远不如产品官方的宣传片。
对此已经陆续有网友开始吐槽,有网友直言,京东买个东西看简介,打开视频全部都是京东采销的讲解视频,有点无语子,能不能让人看看正常的产品介绍视频呢?难道我买个东西就想看哪个人一股脑儿地说产品很好吗?求求颠儿了的电商环境恢复正常吧!
还有网友称这真的很形式主义,所有自营商品都需要录视频,任务量贼大,基本就是随便拍下完成任务,没啥转化率。
从2024年刘强东数字人直播至今,京东直播又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员工上阵确实能利益最大化,甚至还有可能自己培养出“李佳琦”。只是如今一年已经过去了,京东直播似乎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刘强东如果再不去带领京东直播取得成绩,恐怕这场“必赢之战”又要草草收场了。
与直播业务相比,京喜业务消耗的人力、资金和资源更多,但并没有让京东拿下低价市场,更别谈另造一个拼多多。
作为一个单独的事业群,成立于2020年的京喜拥有京喜拼拼社区团购、京喜电商APP等业务,主要聚焦下沉市场。
习惯了五环内的生意,再去做下沉市场,京喜并不适应,没多久就业务大幅收缩,团购及京喜电商也并没有异军突起。
社区团购看似简单,其实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厂的折戟之地,包括滴滴、淘宝等,这个行业对于线下经验和团队能力的要求极高,这也是为何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能够活下来的重要原因。
即使有刘强东带队的加持,京喜拼拼最终也没做起来,这对于京东线下新零售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目前京东线下重心转向了七鲜,能否取得突破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毕竟前几年盒马、七鲜势头很猛,但是最终人气最火的反而是胖东来。
社区团购其实也是京东的一场“必赢之战”,它能够让这家五环内的电商公司彻底下沉下去,这是刘强东亲自带队的重要原因,但仅仅做了两年就匆匆收场,的确略显草率。
至于京喜的另一款产品京喜电商,目前已经更名为京喜自营,进入了全托管模式,依旧主打低价模式。
在拼多多的带动下,淘宝、京东先后开启了低价策略,但是从效果来看,这两家均没有能够再造一个拼多多。
尤其是京东,低价模式其实给了其非常好的提升第三方商家数量的机遇,这一直是京东的短板,尤其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和速度的提升,自营模式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少。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京东第三方商家数量在2024年才突破100万家,远远落后淘宝和拼多多,尤其是消费者在京东第三方商家的消费体验,依旧处于低水准。
2024年微博CEO王高飞还曾点评过京东三方商家服务,他表示京东对商家的考核是啥逻辑?半年发生两次了,买到的时候正常发货,物流到家显示签收,回家怎么也找不到买到的东西,最后物流显示是个空包裹。
值接Talk经过查询看到,截至北京时间4月8日,黑猫投诉关于京东第三方商家的投诉超过了9000条,涉及第三方商家的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
刘强东自己应该也清楚,京东自营是京东的基本面,未来决定京东GMV上限的就是第三方商家的数量。
通过目前京东第三方商家的生态来看,京东还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搭建一套新的管理逻辑,尤其是如何解决与自营产品的冲突,这也是此前京喜电商APP没有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社区团购还是直播、京喜、外卖、即时零售等,京东都是在模仿对手,也就是被迫防守而做的业务。没有了创新的加持,想要在中国电商行业有所成绩,其实还是很难的。
2025年京东大张旗鼓推出的京东外卖,其实也是一个被迫防守而做的业务,是京东的“即时零售必赢之战”。其背景是:这两年美团闪购正在抢走京东的很多用户。
随着配送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商正在进入3.0时代,美团闪购已经开始融入了很多网友的日常,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小时达的购物体验远超京东的次日达。“即买即得”的消费体验,能与京东等平台形成互补或替代。
目前在美团闪购,用户还可以选择数码家电、酒水、生活用品、母婴产品等众多品类,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类丰富的购物平台,30分钟万物到手成为现实。
尤其是数码手机家电等产品,很多用户已经开始习惯在美团闪购购买,这是京东起家的核心品类。
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美团闪购多个品类2024年的表现超过了京东全站,譬如酒类商品订单量已经达到了京东全站的近两倍,水饮、零食等日用快消品大幅超越,核心的3C家电订单也接近了京东全站的一半。对于京东等快递电商平台来说,美团闪购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对手。
从两家平台的单量规模看,根据公开数据,美团闪购目前的日峰值单量超过了1600万单,据一些行业知情人士透露,这个规模已经比较接近京东全站。如果单看京东即时零售板块秒送和美团闪购的对比,京东秒送的日单量大约是美团闪购的1/20。
尤其00后这一代群体,他们更适应即买即得的文化,美团闪购更容易留住这群人。随着他们消费能力的增强,美团闪购的单量上限可能会更高。
另一个难以忽视的因素是,上百万的骑手及遍布全国的闪电仓,这些美团闪购的基础生态,是京东很难短时间复制的。
面对这个强劲的对手,京东显然不会坐以待毙,京东外卖就是其拿出的一个应对之策。
美团因为有外卖业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快”的心智,京东要跟美团闪购打,就必须重新夺回这一心智,进军高频刚需的外卖业务是最好选择。
那么京东外卖能成吗?其实这个业务准入门槛不高,但是想要做大做强,难度远高于直播或社区团购等业务。
此前抖音也尝试过外卖,字节的估值及资源完全不输京东,但是最终外卖业务也匆匆收场。这也给京东外卖一个提醒,想要做好外卖,仅仅有钱是不够的。
当年的外卖大战中,即使有阿里和百度的加持,饿了么和百度外卖最终也无法击败美团,强大的地推及管理,才是外卖行业的核心,这些并非是京东的强项。
前不久值接Talk还曾体验过京东外卖,发现可点的商家并不多,餐品的种类也远不如美团或饿了么。
在与京东外卖员的沟通中,对方表示京东外卖的单子并不多,同时也不清楚交五险一金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该外卖员还直接向我索要好评并且进行了页面拍照,表示是商家要求,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复购率,显然京东外卖还需要做好精细化运营。
3月份刘强东现身香港科技大学,受到了大量网友的关注,这是其近几年罕见的公开露面。
据悉此次的行程刘强东参观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这是近几年中国科技行业的主流方向,无论是字节还是阿里,都已经开发出了非常好用的AI产品,并且赋能到了生态产品。
反观京东这几年,主动创新很少,这让京东错过了很多的风口,譬如云市场、自动驾驶及AI等。
当然京东依旧是一家不错的电商公司,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对手正在越来越多,不仅仅抖音、美团闪购等,视频号甚至AI电商也将到来,留给京东调整的时间不会很长。现在,抖音电商已经超过京东,挤进电商行业前三,美团闪购虎视眈眈,刘强东能否保住京东行业前四的位置,也许三到五年内就能看到答案了。
来源:值接Tal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