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微,撬动1000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18:44 3

摘要:在行业景气度下行的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下挫近10%,而它却能逆势扩张超5%。

半导体中,有一个异类。

在行业景气度下行的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下挫近10%,而它却能逆势扩张超5%。

更重要的是,它对工艺制程要求不高,不受先进光刻机的制约,也不遵循摩尔定律。

到这里有人可能已经猜到了,它就是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又叫电力电子,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

正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近几年的突飞猛进,功率半导体行业才得以幸免于“难”。

2020-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从431亿美元增长到526亿美元,其中,我国市场规模更是将从1233亿元扩大到1753亿元。

而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和风光储能行业仍然不见颓势,将继续带动对功率器件的需求。

首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成绩亮眼,全年销量达到1286.6万辆,创历史新高,2025年销量更甚。

例如,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售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吉利新能源车卖出33.9万辆,同比增长135%;小鹏增幅更是高达331%。

据预测,2025-202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从1600万辆增长到2000万辆,年复合增速接近16%

在新能源汽车中,逆变器、电源管理系统、车载充电器等凡是与电路控制相关的零部件都有功率半导体的参与。

其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5倍。并且在部分纯电动车型中,功率半导体的价值量占比高达55%。

其次,风光储能装机量攀升。

同样的,功率半导体也是风电、光伏、储能系统建设的重要一份子。

以光伏为例,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大脑”,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发电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而光伏逆变器的核心零部件正是功率半导体

近年来,我国以及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几乎在成倍上升。例如2021-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从54.93GW迅速攀升到277.57GW,年复合增速超过70%。

未来,新能源发电,尤其是光伏发电装机量仍将保持高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在各种电源形式中的占比将达到70%

受此影响,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1753亿元增长到2028年的2800亿元。

不过,行业具备蓝海属性不假,内部竞争却也异常激烈。

英飞凌、德州仪器等海外龙头霸占金字塔顶部,国内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华润微等角逐中低端市场。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但通过对比国际大厂,我们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采用IDM模式

在这方面,华润微最有话语权。

公司不仅是国内领先的IDM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

与芯片不同,功率器件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制造工艺形成不同的器件结构,制造工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功率器件的性能表现。

而IDM企业自有产线,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都能自主进行,不像Fabless企业受制于晶圆代工厂。

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保证产品交付和成本控制,因而部分车企将能否自控产线作为挑选供应商的首要条件

华润微借此成功进入到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车企的供应链,同时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美的集团等也都是公司客户。

除此之外,技术储备、产能建设以及资金量也是华润微的竞争优势。

产品规格最全。

华润微的主要产品包括MOSFET、IGBT、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等功率器件产品。

其中,前两类是功率半导体中增速最快的两个分支,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光储能等市场;第三代半导体则是未来功率器件的主流材料。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MOSFET生产商,具备600V-6500V IGBT工艺生产能力,且性能比肩国际指标。

而这离不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2019-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从4.83亿元持续增长到11.54亿元,研发费用率也随之从8.4%上升到11.66%。

2024年前三季度,华润微的研发费用达到8.89亿元,研发费用率进一步上升到11.89%。

因为公司在进行汽车级碳化硅MOSFET等国内甚至国际先进项目的研发。

产能规模靠前。

华润微有重庆和深圳两座12英寸晶圆厂,以及多座6英寸和8英寸晶圆厂。

其中,重庆晶圆厂可形成月产3万-3.5万片12英寸中高端功率半导体晶圆的生产能力。

2024年,该生产线投料处于满载状态,产品主要为MOSFET、IGBT、电源管理芯片等功率半导体产品。

公司深圳晶圆厂也在2024年通线,预计将形成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的生产能力,产能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

背靠华润集团。

华润微仅上面这两座晶圆厂,重庆晶圆厂计划投入资金100亿元,深圳晶圆厂一期总投入220亿元,合计就超过300亿元,更何况还有其他的产线建设。

公司能够调动这么大的资金,与背靠华润集团有很大的关系。

华润集团2024年总资产规模再创新高,达到2.7万亿元,营收超过8932亿元,利润总额更是接近1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IDM模式也给华润微带来了不小的业绩压力。

晶圆厂建设完成之后,每年都会计提折旧,同时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迭代。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72亿元,同比下滑0.77%;实现净利润4.99亿元,同比下滑52.72%。

根据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营收预计实现101.19亿元,同比微增2.2%,实现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47.55%,就与此有很大关联。

但接下来,随着公司新建产能爬坡,盈利水平有望得到改善。

最后,总结一下。

在新能源汽车和风光储能等行业的带动下,功率半导体呈现出很大的成长性,也吸引到众多玩家入场。

而在国内众多的竞争者中,华润微最贴近国际大厂的经营模式,同时产品规格、技术和资金储备以及产能建设等方面比较突出,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出来。

以上仅作为上市公司分析使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来源:飞鲸投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