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在鸬鹚渡镇张子清村千亩核心示范片的高标准农田里,一方方平整好的农田里,农机手操作插秧机来回穿梭,将一株株秧苗均匀地插入水田,不多时,原本空旷的水田便被绿色点缀。农户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秧苗,有的协助操作插秧机,有条不紊。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时节,连日来,全县农户抢抓农时开展早稻插秧,田间地头机声隆隆,1650余台农机具机械化作业,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机手操作插秧机插秧 张益平 摄
4月8日,在鸬鹚渡镇张子清村千亩核心示范片的高标准农田里,一方方平整好的农田里,农机手操作插秧机来回穿梭,将一株株秧苗均匀地插入水田,不多时,原本空旷的水田便被绿色点缀。农户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秧苗,有的协助操作插秧机,有条不紊。
熟练搬运秧苗 /秧苗特写 张益平 摄
种粮大户张贵华今年准备种植早稻750亩,望着眼前大片已插好秧的农田,满脸喜悦。他介绍,一台插秧机每天能完成30亩早稻栽插,两台插秧机同时作业,15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全部农田的插秧。机械化插秧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效率要高出20倍,且栽插的秧苗整齐划一,每亩能增加粮食产量20%以上。
张贵华从2018年开始采用机械种植水稻。在尝到机械种田的甜头后,近年来,他又陆续添置了插秧机、无人机、旋耕机、运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专业农机农具,从播种到收割、烘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
近年来,县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关键技术试验示范、新技术新机具引进等方式,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派出技术指导组,通过对种粮大户“面对面”指导,解决水稻种植的机耕、机插、机抛等技术问题。目前,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共有1650余台农机具参与春耕春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为粮食稳产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益阳广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