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菠萝我已经眼馋线电好久了,尤其是入手了仙籁MU数播后,机子本身就提供了线电输入接口,不折腾一下,总有点心痒痒的。所以借着仙籁最近在搞器材试听活动,就借了台它家的F2线性电源回来过过瘾,看是中毒加深还是拔草吧!
其实菠萝我已经眼馋线电好久了,尤其是入手了仙籁MU数播后,机子本身就提供了线电输入接口,不折腾一下,总有点心痒痒的。所以借着仙籁最近在搞器材试听活动,就借了台它家的F2线性电源回来过过瘾,看是中毒加深还是拔草吧!
仙籁在国外的口碑一直都很好,产品虽然总体款式数量不多,但胜在体系很完整,从最开始做专业的HiFi音频交换机开始,后面陆续推出了数播网播,还有配套的时钟跟线性电源,以及能作为ROON CORE的音乐服务器等完整的数字音乐播放系统。
仙籁MU是去年入手的,本身兼具了数播、网播、以及解码和前级功放功能于一身,可以说是很省心的一款台式一体机。声音方面,明显比我之前用的艾索洛DMP-A6要高出一个层级。而且VitOS系统配合iPad在操控上也十分顺手,可以直接躺沙发上远程操控,非常适合我这样的懒人。
之前仙籁就已经推出了F1线性电源,只不过它只提供5V/2A的输出,而MU因为硬件配置更高,所需要的驱动电流更大,因此并不适用。因此后面就推出了升级版本的F2,也就是我这次借来的这台。
当初F1是参考自家M1数播的造型,而F2则改为沿用跟MU相同的设计了。整机方方正正,有点类似APPLE的M2版本Mac mini,只不过黑色外观看起来显得更厚实、朴素些。另外也有跟我的MU相同的银色版本,这样放在一起会显得更搭一些。
F2的外壳依旧是跟MU一样的,用一大块铝合金通过CNC工艺切削成型,厚度相当夸张,自然重量也十分感人。而且四个脚都使用了仙籁自家的不锈钢避震脚垫,简直就是稳如狗。
输出方面,F2兼具了5V/2A和12V/3A两种线电输出模式,其中12V输出统一使用AC接口,而5V则额外增加了Type-A USB接口。整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00瓦特,单独用来负责MU的供电,基本是绰绰有余了。
MU本身的线电输入也很简单,通过F2标配的AC直流电源连接线,插到MU后背左侧的线电输入口,机器会自动切换至线电供电模式,按一下电源键就能直接启动,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设置调整。
F2正面面板有6个LED指示灯,分别用来显示不同输出接口的工作状态。我之前也用过ONIX的Miracle系统配套的XPS10线电,F2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功能更纯粹,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设置,而是完全按照匹配MU、Z1、E1、M1、N8等自家型号来规划电流和电压,以便能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
唯一不足,就是跟MU配搭时,F2太方正了,以至于不太好叠放,算是唯一的槽点吧。
那上了线电后,声音真的有提升吗?
当然,以下是个人主观感受,不排除是脑放影响啊!主要是因为目前我的台机系统还很初级,尤其是音箱这块,用的还是一对惠威的有源音箱。反正我是琢磨了很久,还是想找机会升级一对无源箱,就看钱包君啥时候给力了!
音源用的是MU内置SSD里存的常用曲库,第一感觉上了F2之后,出来的声音动态比之前强。尤其是低频部份,感觉更有力了,而且也安定感也好了。原本用MU自带电源输入时,声音还会感觉有那么丁点的毛躁。而换了F2供电之后,听起来要显得纯净通透些。
为了验证是不是脑放,又换了耳机系统来听。耳放部份分别试了xDuoo的TA-22和XA-02,分别测试数字音频输出以及前级输出。耳机方面,则用了森海HD660S、男人家的HE560,还有MEZE 99classics。
其中MU作为纯数播时,声音会比没有用F2之前更平稳了,同时音色也更润了些。配合TA-22的胆声,用来听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天后的神韵确实要更胜一筹了。
而XA-02就拿来纯当耳放来用,作为甲类功放,主要还是够劲,拿来听交响乐正好合适。用《幽灵公主》交响乐来试,开场的那几下鼓声很稳,好像一头扎进深潭般。而且整个背景更黑了,使得空间仿佛又大了一圈。然后中段高潮时的那一下大镲,也似乎消了点火气,但泛音更分明了。
所以嘛,感觉我这无源音箱的升级计划,恐怕还得再缓缓了,等换了线电再说吧!
来源:科技浪潮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