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家利用化石证据和先进的计算机模型发现,狩猎和采摘鸟蛋在短短几个世纪内就导致恐鸟灭绝。恐鸟唯一能够存活下来的方式就是穿越覆盖新西兰一半以上国土的大规模禁采区——但考虑到早期波利尼西亚定居者的社会结构和生存需求,这种解决方案并不切实际。
新研究表明,人类到来后,新西兰巨型不会飞的恐鸟的灭绝是不可避免的。
科学家利用化石证据和先进的计算机模型发现,狩猎和采摘鸟蛋在短短几个世纪内就导致恐鸟灭绝。恐鸟唯一能够存活下来的方式就是穿越覆盖新西兰一半以上国土的大规模禁采区——但考虑到早期波利尼西亚定居者的社会结构和生存需求,这种解决方案并不切实际。
揭开恐鸟灭绝之谜
《整体环境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结合了化石证据和先进的计算机模型,调查了六种恐鸟物种的灭绝以及它们的消失是否可以被阻止。
首席研究员肖恩·汤姆林森博士来自科廷大学分子与生命科学学院,他在阿德莱德大学期间进行了这项研究。他解释说,恐鸟的灭绝是由于早期人类定居者持续的狩猎和采集恐鸟蛋造成的。
“600 多年前人类抵达新西兰,造成了太平洋沿岸本土物种数量最大、速度最快的灭绝。标志性的恐鸟是一种体型巨大、不会飞的鸟类,在人类抵达后的 100 到 300 年内就消失了,”汤姆林森博士说。
恐鸟还能幸存吗?
“利用化石和高性能计算的信息,我们表明这些灭绝可能是人类殖民新西兰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我们的模型表明,恐鸟与人类共存的唯一方式是,大型‘禁捕’采伐区覆盖新西兰 50% 以上的土地面积。考虑到波利尼西亚殖民者的社会结构,以及他们对野生食物来源的依赖,尤其是在新西兰南部,这将极其难以实现。”
当今濒危物种的教训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阿德莱德大学环境研究所的副教授 Damien Fordham 表示,尽管对恐鸟来说,保护它们已经太晚了,但这些见解为保护当今濒危的大型物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福特汉姆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今的大型不会飞的鸟类,如几维鸟和鸸鹋,可能需要更大的保护区,其中包括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原始栖息地。”
“这项新研究表明,灭绝的物种可以提供重要的见解,以帮助指导新西兰剩余的不会飞的鸟类的保护工作。”
该论文由阿德莱德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奥克兰大学和 Manaaki Whenua Landcare Research 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
来源:小王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