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辣椒 村民日子“火辣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00:12 3

摘要:村民王仕碧正蹲在地里,小心翼翼揭开薄膜,查看10多天前移栽的辣椒苗生长情况。“去年村里建起辣椒基地,效益很好。在基地带动下,今年我种了1.5亩,希望有个好收成。”王仕碧说。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大地回春,生机勃发。4月4日,在射洪市复兴镇喻家村1社的田野里,一垄垄白色地膜像一条条银色缎带铺满大地。地膜下,绿色的辣椒苗长势喜人。

村民王仕碧正蹲在地里,小心翼翼揭开薄膜,查看10多天前移栽的辣椒苗生长情况。“去年村里建起辣椒基地,效益很好。在基地带动下,今年我种了1.5亩,希望有个好收成。”王仕碧说。

近年来,喻家村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建基地”干给村民看,利用“技术指导、产业扶持、订单销售”带着村民干,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元。

建基地 作示范农民务工学技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2021年,文涛到喻家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后,该村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他发现该村的产业多为传统产业,且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低下。经多方考察,他向村党支部建议,流转村里外出务工农户的撂荒地,建起村集体的产业基地,将基地和农户散种作物进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 销售,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带动村民规模发展特色产业。他的建议得到村党支部的积极支持,把该村发展的特色产业瞄准在当地有种植习惯的玉米制种上。

以前村民零星种植了30来亩制种玉米,由于技术不到位,效益低下。2022年,村集体开垦撂荒地15亩建起了玉米制种基地,并且吸收制种农户到基地务工学技术。由于种植管理技术落实,当年村集体经济就增收3万多元。2024年基地发展到30亩,农户发展制种玉米120多亩,村集体和农户卖种子收入20多万元。

制种玉米在该村蓬勃兴起后,去年村集体又从流转土地中拿出6亩,建立艳椒基地。由于精心管护,艳椒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多元。村民在看到基地种植效益后,运用在基地务工学到的技术,今年村民就发展艳椒50多亩,村集体的基地则发展到20余亩。“3月18号村里组织我们艳椒种植户到基地现场学习移栽技术,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示范,还给我们发了70元一天的务工费,我对种好辣椒更有信心了。”王仕碧说。

给补贴扶持 下订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种辣椒村里给了这么多优惠,真是巴心巴肝地带领我们致富啊!”4月3日,6社村民陈小芝正在给辣椒苗浇水。今年她家种了1.5亩艳椒,预计可收入6000元。

近年来,喻家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达32万元。村党支部把这些收入的大部分用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农户每种植辣椒1亩,村里免费发放薄膜,补贴种苗钱和复合肥钱,帮助运转销售,算下来,要补贴800多元。对于玉米制种,村里不仅免费发放种子,还为制种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并与种子公司达成协议统一订单销售。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发展制种玉米的积极性,今年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60多亩。

村民税远其去年种植制种玉米4.5亩,收入1.1万元。今年他将制种面积扩大到6亩。“下一步,针对我们村林草丰富的特点,将把农民增收的重点放在林下种养业上,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文涛说。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