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刚打开《塞尔达》/《黑神话:悟空》/《霍格沃茨之遗》准备享受周末,不到10分钟就开始天旋地转,仿佛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再继续下去恐怕就要“见小人”?
《科学世界》2025年全年杂志正在火热征订中~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刚打开《塞尔达》/《黑神话:悟空》/《霍格沃茨之遗》准备享受周末,不到10分钟就开始天旋地转,仿佛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再继续下去恐怕就要“见小人”?
朋友,这跟你刚才吃的蘑菇火锅没关系,你大概是晕3D了。
为什么有的人在玩3D游戏的时候会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这是眼睛和大脑“掰头”的结果。
视觉诱发性眩晕
有的人在玩3D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与晕车、晕船等晕动症(motion sickness)的症状相似,这种“晕3D”现象在医学上称为视觉诱发性眩晕(visually induced dizziness)。
视觉诱发性眩晕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大脑平衡系统的感觉信息产生冲突所致。大脑平衡系统可将内耳前庭感受器、躯体本体感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的感觉传入信号进行综合,感受躯体的运动状态并维持躯体平衡。前庭器官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信息,对人体的空间定向和躯体平衡发挥主导作用。
前庭感受器
在玩3D游戏时,视觉系统告诉大脑“我在移动”,与此同时前庭器官和本体感受器告诉大脑“我没动”。正常情况下,大脑会综合上述信号最终判断人没动、只是看到了3D画面。然而对于有“视觉诱发性眩晕”的人来说,可能由于前庭功能或本体感觉功能相对不足,会形成主要依赖视觉信号的躯体平衡感受;在3D游戏过程中,投射到大脑的感觉信息冲突会加剧,大脑会以为身体正处于运动状态,从而出现头晕、恶心等晕动症状。
应如何有效应对“晕3D”?
1
玩3D游戏时不宜离屏幕太近。过近的观看距离会增加视觉信息的仿真度,增加视觉传入信息与前庭和本体感觉信息的冲突,从而加重晕动症状。
2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长时间玩3D游戏会导致神经系统疲劳,降低处理视觉与前庭感觉信息差异的效率,从而诱发或加重晕动症状。
3
有严重晕动病的人要避免玩3D游戏,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前庭功能训练,以改善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机体平衡能力。
游戏本该快乐,如果在游戏过程中产生不适的状况,要记得及时就医哦!将这条推送转发给你容易“晕3D”的小伙伴,守护你的“战友”吧~
(图片源自杂志2025年第1期)
来源:环宇号飞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