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成为了泽连斯基政治生涯的分水岭,也将他的稚嫩与自负暴露无遗,冲突伊始展现出了极为强硬的态度,频繁向西方世界索要武器,在各种国际场合上大声疾呼,要求北约国家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在国内逮捕多名反对派领袖等等。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成为了泽连斯基政治生涯的分水岭,也将他的稚嫩与自负暴露无遗,冲突伊始展现出了极为强硬的态度,频繁向西方世界索要武器,在各种国际场合上大声疾呼,要求北约国家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在国内逮捕多名反对派领袖等等。
战略决策短视
在俄乌军事冲突中过度依赖北约,将乌克兰加入北约视为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关键,却忽视了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强烈反应,俄罗斯一直将乌克兰视为其安全缓冲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举动无疑触碰了俄罗斯的战略底线,直接导致了俄乌冲突的爆发。这种短视的决策使得乌克兰从地缘政治的平衡者,沦为了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国家陷入战火之中。
在军事指挥上也表现出明显的混乱,依赖外国顾问的建议,缺乏独立的战略规划能力。例如在一些关键战役中,决策失误导致乌克兰军队遭受重大损失。在战场上,、乌军的指挥体系似乎缺乏有效的协调,各部队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使得作战效能大打折扣,在军事决策中,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无法做出纯粹基于军事利益的判断,这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困境。
对局势误判
过于乐观地认为,西方会无条件地持续支持乌克兰,忽视了西方内部的政治分歧和经济压力。随着冲突的持续,欧洲国家因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面临内忧外患,对乌克兰的援助开始出现疲乏的迹象。欧盟承诺的每年 400 亿欧元援助无法兑现,实际提供的资金大幅缩水,美国也暂停了部分军援,国内对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分歧越来越大。
高估了乌克兰军队的能力,盲目发动反攻。2023 年的 “夏季反攻” 以惨败告终,乌军损失了大量士兵和装备,2024 年再次宣称要发动反攻,乌克兰面临着兵力不足、武器弹药短缺等问题,西方国家的军援也无法满足其需求。这种对局势的误判,使得乌克兰在战场上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让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权力平衡失控
执政过程中未能有效平衡国内政治势力,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内部权力斗争,试图通过清洗异己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但这种做法适得其反,导致国内政治局势更加动荡。他对一些亲俄政治势力的打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的立场,但也激化了国内的民族矛盾,使得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分歧进一步加大。
与军方、寡头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军方对他在军事指挥上的干涉和错误决策表示不满,而寡头们则担心改革措施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与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之间就传出了诸多不和的消息,两人在军事战略和指挥权上存在明显分歧。这种内部矛盾的激化,削弱了的统治根基,使得他在应对外部冲突时,无法形成国内的统一战线,进一步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
国内众叛亲离
在国内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危机。随着战争的持续,乌克兰民众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经济衰退、民生问题严重,民众对泽连斯基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据相关报道乌克兰国内的抵抗运动已经持续了数月,民众要求停止战争恢复和平,认为泽连斯基把乌克兰拖入了战争的深渊,牺牲了乌克兰的利益和生命。
得罪了国内的军方和寡头等势力,频繁更换高官查处贪腐,引发了内部利益集团的强烈反抗。解雇了一些被认为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官员,引起了美国的不满,也加剧了国内的政治分歧。在乌克兰军方爆出腐败丑闻后,泽连斯基撤换国防部长,虽然意在整肃吏治,但也引发了军方内部的不满。这些内部矛盾的激化,使得泽连斯基在国内的统治根基摇摇欲坠,面临着被弹劾或 “内讧” 的威胁。
2024 年 9 月 3 日,乌克兰政府爆发了一场罕见的辞职潮, 6 名高官递交辞呈,其中包括 2 名副总理和 4 名部长,此次辞职的官员中,战略工业部长亚历山大・卡米申负责为乌军战时提供军工保障,在他的领导下乌克兰的无人机和远程导弹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副总理奥尔加・斯特凡尼希娜,则主要负责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以及增强与北约的联系等事项。这些高官的辞职,无疑给乌克兰政府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冲击。
有内部人士透露,这些高官辞职的原因,是对泽连斯基的决策不满,认为他在俄乌冲突中的一些决策过于冒进,导致乌克兰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也与泽连斯基对权力的过度集中有关,许多官员在政府中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这一系列事件,都充分暴露了泽连斯基在领导能力和国内政治治理方面的严重不足,也让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贪恋总统之位
按照乌克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为五年,任期本应在 5 月结束,总统选举也应如期举行。战时状态的延长使得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泽连斯基得以继续执政。乌克兰国内的反对党反对派平台【为了生活】党领袖梅德维丘克公开表示,泽连斯基此举是公然违背宪法精神,利用战争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已经成为了乌克兰的独裁者。许多民众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抗议活动,认为泽连斯基在没有选举授权的情况下继续执政,其合法性受到严重质疑,这也让乌克兰国内的政治氛围变得愈发紧张,
在处理与反对派的关系上也显得极为稚嫩和强硬,多次下令逮捕反对派领导人,如前紧急服务部长舒弗里奇,以叛国罪的罪名对其进行拘留。乌克兰媒体报道,舒弗里奇被指控为莫斯科的特工,其主要任务是在媒体上传播亲俄情绪,这种强硬的手段不仅没有平息反对声音,反而让反对派更加团结,加剧了国内的政治分裂。反对派议员联合起来,对泽连斯基提出了不信任案,虽然最终不信任案未通过,但这也显示出泽连斯基在国内政治中的孤立处境。
外交上的任性
在第 78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不仅猛烈抨击俄罗斯,还炮轰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援不力,指责一些欧盟国家假装团结,却间接支持俄罗斯,他甚至要求俄罗斯交出所有核武器,称俄方 “不配拥有”,这种言论不仅激怒了俄罗斯,也让其他国家感到不满。俄罗斯代表当场驳斥其发言是虚假宣传和陈词滥调,而波兰媒体更是批评他像一个濒临死亡的 “溺水者”,试图把救援他的人都拖下水。
在和谈问题上提出的条件也显得不切实际,要求俄军退回国内,复原 2014 年之前的边界,甚至还要求北约在乌克兰停火线部署 20 万军队,其中必须有美军参与,才肯重回谈判桌,这些条件完全忽视了俄罗斯的利益诉求和国际政治的现实,使得和谈难以推进,也让西方国家对他的态度逐渐转变。这种任性的外交言行,让泽连斯基在国际上逐渐失去了一些支持,破坏了原本就脆弱的外交信任。
国际层面对立
在国际舞台上,泽连斯基的所作所为使乌克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首当其冲的便是与俄罗斯的深仇大恨,俄乌冲突让两国关系降至冰点,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全面的军事打击,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在政治上对乌克兰进行孤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大幅下降。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多次对泽连斯基提出批评,指责他不愿推动和平,暗示美国的支持可能难以持续,在 2025 年 2 月 28 日的白宫会晤中,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就停火条件和矿产协议等问题发生激烈争吵,最终不欢而散,原定签署的矿产协议也因此流产,此外美乌在军援、债务等问题上也存在诸多争吵。
美国要求乌克兰偿还高额债务,甚至提出用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抵债,这让泽连斯基感到不满,双方矛盾日益尖锐。而欧洲国家在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上也出现了动摇,对泽连斯基的态度也不再像冲突初期那样坚定。
来源:论语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