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圆桌对话:操之在我,有力“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06:57 1

摘要:2025年对台工作会议首度提出“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后引发持续关注。在当下“台独”势力谋“独”挑衅不断的背景下,这一提法意味着什么?本期“环球圆桌对话”邀请三位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编者按:2025年对台工作会议首度提出“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后引发持续关注。在当下“台独”势力谋“独”挑衅不断的背景下,这一提法意味着什么?本期“环球圆桌对话”邀请三位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张文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谢楠: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松岭: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末路狂奔挽救不了“台独”灭亡命运

张文生

2005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为反“台独”、反分裂筑起一道立场鲜明的法理红线。20年来,《反分裂国家法》始终是一把高悬在“台独”分裂势力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警告“台独”势力胆敢突破红线,必遭大陆方面雷霆万钧之势的断然处置。

“台独”分裂活动是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危害台海和平稳定的主要威胁。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不仅公然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且变本加厉,在政治上鼓吹“新两国论”,在经济上企图搞对大陆的“脱钩断链”,在文化上推行“去中国化”,在军事上图谋“以武拒统”。赖清德上台以来,顽固“台独”面目更加暴露无遗,鼓吹“台独”的奇谈怪论花样百出,他把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试图限缩两岸交流,迫害岛内统派人士,打压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

为了惩戒反制“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中国人民解放军适时举行联合演训,有效展示了以非和平手段遏制“台独”的强大军事实力,警告“台独”势力任何“以武谋独”“倚外谋独”的行径都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相关演训演练展现解放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丰富选项和手段,彰显了我们按照一个中国原则依法对台岛进行管控的决心之坚定和能力之强大,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示了《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的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遏“独”条文。事实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有能力在关键时刻采取非和平方式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这实际上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突破红线,都将面临彻底覆亡的结局。

近些年来,祖国大陆反制“台独”分裂活动的能力不断增长,向着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综合性方式迈进。202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将建立“台独”组织、参与“台独”活动、鼓吹“台独”主张的顽固“台独”分子纳入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的刑事规范,并规定了缺席审判、终身追责的制度。这份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打击从组织行为的惩治向个人行为的惩治深化。在此前后,国台办公布了几波顽固“台独”分子名单,对顽固“台独”分子的精准打击成为反“台独”、反分裂的新模式。一旦采取非和平方式处置台湾问题,抓捕顽固“台独”分子归案将是必然之举。

日益处于穷途末路的“台独”分裂势力试图更大程度地借助外力,不断提高所谓军费支出,花费巨额预算购买军备,但所有的末路狂奔都挽救不了“台独”终将灭亡的命运。民进党当局在“台独”路上执迷不悟,想一条道走到黑,最终必然遭到历史严惩。广大台湾民众一定要看清楚这一点,要跟“台独”分裂势力坚决划清界限,要坚决抵制“台独”分裂活动。

以融合发展促两岸统一

谢楠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事实上,祖国大陆一直在以“多管齐下”的策略推进“反独促统”进程。前几天,我们在台岛周边举行“海峡雷霆—2025A”军事演练,宣示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推进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与强大能力。同时,我们大力推动两岸融合发展,通过实施以“同等待遇”为核心的涉台公共政策体系,实现两岸“融异增同”,强化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并为统一后对台有效治理夯实基础。

回顾两岸关系历史,可以发现两岸迟迟未能实现完全统一的原因极为复杂,既有外部势力长期深度介入干涉,试图“以台制华”,也有岛内“台独”势力拒不进行政治谈判,甚至为政治牟利而大肆谋“独”挑衅。对此,我们当然要准备好包括非和平方式在内的各种举措,不断丰富遏“独”工具箱;同时重视为两岸完全统一创造更加有利条件的必要性,比如增进岛内对于“一国两制”这一处理台湾问题最佳方案的理解;在两岸经贸长期发展、台湾每年收获巨额贸易顺差的情况下,进一步凸出“和平红利”的正向外溢效应;在两岸经贸互动促成两岸人员交流互动绵密的背景下,进一步增进台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层面,融合发展强调两岸经济打破原有边界,最终融合形成“不分彼此”的中华民族经济;在社会层面,融合发展主张两岸原有社会体系经过深度整合,组成社会共同体;在观念层面,融合发展强调两岸民众逐步实现心灵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大陆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实践样态。尤其是福建地区,正在着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中央各部门鼎力支持下,先后公布四批惠台利民举措,努力为更多台胞台企创造更好的条件、分享更多发展机遇。

事实上,两岸融合发展进展喜人,尤其是面对中美战略博弈深化、民进党当局固执推动两岸“脱钩断链”等一系列挑战,两岸经贸合作展现惊人韧性。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大陆对台出口751.89亿美元,同比增长9.8%;大陆自台进口2177.82亿美元,同比增长9.3%。据商务部统计,2024年大陆新设台资企业7941家,同比增长1.6%。两岸人员往来互动恢复性增长势头迅猛,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440.5万人次,同比增长53.8%。其中,台胞来大陆402.3万人次,同比增长54.3%;大陆居民赴台38.2万人次,同比增长49.2%。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效果显著,2024年台胞在福建申请办理台胞证35.9万人次,同比上升25%,超过2019年水平。从福建入境的台胞92万人次,同比增长53.3%,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地位日益凸显。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明确未来两岸融合发展将持续发力,在进一步落实“同等待遇”时,还将强化整合各地各部门推出的惠台利民政策,减少碎片化,实现均质化。

客观而言,当前两岸关系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推出所谓“17项策略”的“绿恐谋独行动方案”之后。但只要我们因势施策,充分利用大陆市场规模巨大、产业链齐全等优势,加速吸引台商台企深度融入大陆产业体系,加力吸引台胞台青“西进”大陆发展,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将会更为清晰、更加不可阻挡。

祖国统一的时与势始终在大陆一边

朱松岭

谁顺应大势,就能走在时代前列;谁逆势而动,就注定被历史碾压。当我们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坐标上审视台湾问题,清晰可见祖国统一的时与势始终在大陆这一边。我们要做的,是以“操之在我”的姿态主动塑造祖国必然统一的强劲大势,以更大的战略自信和更有力的实际作为,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完全统一进程。

首先,“时”在大陆。当前,大陆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稳步推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式现代化正深入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图景日益清晰。对比之下,岛内政权陷入民粹裹挟、认知混乱、政策失能等困局,“倚外谋独”成了自欺欺人的权谋游戏,早已脱离历史方向和时代需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是临近这一目标,越要抓住时机,形成节奏感强、动能澎湃的统一态势,把握好每一个可以释放统一信号的节点,凝聚人心,压缩“台独”势力的生存空间。岛内“台独”分裂分子之所以狂妄,是因为他们妄图在时间层面“拖”,但他们难以逃避一个根本事实:时间从来不是他们的朋友。

第二,“势”在大陆。势,是历史大潮的方向,是国际力量的聚合,是民意所归的趋向。当前的世界格局正处在百年变局的深水区。在此背景下,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赢得世界的广泛尊重和信赖。越是在全球动荡之时,中国提供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越显珍贵;越是在西方失序之际,中国展现的理性和自信越具吸引力。对于台湾问题,国际社会的基本态度也在发生进一步变化。从“战略模糊”走向“战略收缩”,从“口头支持”走向“实质冷漠”,外部挺“独”势力对台湾的所谓“安全承诺”日益虚浮。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现实。“台独”分裂分子为之沾沾自喜的所谓“国际支持”,实则是一场镜花水月。两岸关系未来走向早已不是“是否统一”的问题,而是“如何统一”“何时统一”的问题。

第三,打好“三张牌”塑造统一大势。一是“发展牌”,即发挥大陆优势构建统一的压倒性现实基础。统一大势的根基,来自祖国大陆持续释放发展红利。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将发展优势转化为统一的现实吸引力,加快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对台经济的主导权和引导力,推进“应通尽通”“能融尽融”。要让台湾同胞看到,大陆代表的是机遇,两岸是命运共同体。特别要精准服务台湾青年、基层、产业界等群体,推动他们在大陆实现发展梦想。二是“认同牌”,增进台湾社会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情感归属。我们要通过教育、媒体、艺术、网络等多种方式,塑造岛内主流社会对中华认同的归属感。不仅要讲好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还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命运交织。尤其要针对民进党当局的文化“去中国化”操作重拳出击、精准破局,努力在台湾岛内树立“我是中国人”的心灵根基。三是“震慑牌”,以坚定的军事和法律手段压缩“台独”幻想。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是“台独”分裂势力,而震慑的最大作用就是斩断幻想。对“台独”顽固分子,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开展联合军事演训、海空绕台、法律惩戒等一整套组合拳。军事上的压制要形成常态化、体系化,让“台独”势力时时感受到触发红线的巨大代价。法律上的惩处,要通过刑责追究、制裁清单等手段,明确统一底线不可挑战,让所有分裂分子不敢妄动、无法逃脱。

第四,塑造统一大势是全民动员、国家战略。我们要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格局,从国家治理体系到社会意识形态,从外交话语到群众动员,形成强大的统一叙事、统一节奏、统一力量。要敢于在国际场合讲统一、讲原则、讲底线。要广泛传播“统一是福,分裂是祸”的现实逻辑。要让全体中国人民都成为统一的践行者、讲述者、守护者。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今天,我们有义务、有能力、有智慧顺时乘势,全面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让历史的大潮浩浩荡荡、一往无前。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