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会对未来还未发生的事情感到过度恐惧,难以放松。举个例子,就是他们总是会担心自己或者家人会遭遇不幸,即使没有任何实际的危险迹象,他们也无法控制这种担忧。
1.情绪状态
焦虑的人,会长期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担忧的情绪状态中。
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会对未来还未发生的事情感到过度恐惧,难以放松。举个例子,就是他们总是会担心自己或者家人会遭遇不幸,即使没有任何实际的危险迹象,他们也无法控制这种担忧。
同时呢,他们还可能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反复焦虑与内耗,而且这种情绪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不易被缓解。
2.生理反应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那么久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颤抖、肌肉紧张、头痛、头晕、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而且这些症状,会在你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变得更加严重,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就比如说,你因为失眠而导致焦虑,而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的加重你的焦虑,还有身体上的不适。
3.认知障碍
在关于认知方面,焦虑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变迟缓等问题。
因为过度的焦虑,他们很难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事物上,很容易分心,对周围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就比如说,你在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你的脑袋里会不断浮现各种担忧的念头,让你无法专注于手头正在干的事,最终导致你的工作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下降。
4.行为改变
长期的焦虑,可能会导致你的日常行为出现变化。
你可能会出现来回踱步、频繁抖腿、抓头发、咬指甲之类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动作多”。
此外,你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重复性的行为,比如频繁地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频繁地洗手、重复地摇晃身体等。
5.回避行为
你可能会有意识避免接触一些可能会引发你焦虑的场景和事物。
比如说,你害怕当众发言,那么你就会刻意地去避免此类需要发言的活动;你对社交感到恐惧,那么你就会主动减少与他人的交往,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
当然,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像什么害怕坐电梯就只走楼梯之类的,这里我只是挑了两种较为普遍的情况。
6.睡眠障碍
焦虑的人经常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而且睡眠质量极差的。
就算你已经躺在床上一段时间了,但你的大脑还是无法放松下来,会不断地思考各种事情,导致你入睡特别困难。即使是睡着了,也容易被噩梦或者其他细微的动静所惊醒,也就是我们说的睡眠很浅。
这种睡眠障碍,就会使你在睡醒之后,还是会觉得异常的疲惫。
7.疲劳乏力
即使你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也经常会感到疲惫不堪、缺乏精力。
就比如,稍微爬几层楼梯、做一做家务,或者说走一小段路,就会气喘吁吁的,觉得十分劳累。
因为疲劳乏力的原因,你可能会主动减少日常的活动量,变得不爱运动,甚至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动对你来说也是十分困难。
8.易激惹
这是一种情感障碍或者情绪状态。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会很容易因为一些轻微的刺激而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变得易怒、烦躁、容易发脾气等。
比如说你的家人或朋友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就会认为对方是在攻击你,从而变得愤怒。但是事后你又会感到后悔和懊恼,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9.社交障碍
在一些人多的场合,你可能会感到紧张、不自在、害怕被别人评判,或者批评。
而且你会不断地在内心审视自己的表现,担心自己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被别人发现。就比如你会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反复地纠结自己的表情、语气是否合适,是否优雅。
长此以往,你会很难主动与他人发起对话,或者是加入别人的谈话。即使参与进去了,也只会简短的回应,难以持续深入的交流。
10.负罪感
焦虑所引发的负罪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你可能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感到沮丧和自责,你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如此的焦虑,认为是自己的软弱无能导致了这种情绪的产生。
其二,你可能会担心自己的情绪波动和行为表现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困扰和伤害。
比如说,你会担心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对家人、朋友发脾气,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生活,从而产生负罪感。
从心理分析的层面来讲,负罪感本身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又会进一步的加重你原有的焦虑情绪,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进而让你降低对自己的评价,甚至是自我否定的想法。
以上,就是全部的,长期焦虑的十个表现了,你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记住,焦虑本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但是当它失控的时候,主动干预是一种自我关怀的体现,并不是软弱!
来源:孙磊焦虑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