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札幌,《朱鹮》迎来第400场演出,观众因何感动落泪?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05:01 7

摘要:4月8日晚,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迎来第400场演出。本轮日本巡演从2月16日启程,累计在66天跨越日本28个都道府县30个城市,奉献55场演出。随着巡演持续,《朱鹮》的影响力不断辐射和叠加。每到一座城市,总能遇到有人“二刷”;观众席里,总有

4月8日晚,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迎来第400场演出。本轮日本巡演从2月16日启程,累计在66天跨越日本28个都道府县30个城市,奉献55场演出。随着巡演持续,《朱鹮》的影响力不断辐射和叠加。每到一座城市,总能遇到有人“二刷”;观众席里,总有人眼含热泪;谢幕之后,总有人静静等在大巴周围,向演员们挥手作别。

自2014年首演以来,《朱鹮》历时3836天,跨越国内外一个又一个舞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赢得国内外观众的赞誉。除了4次日本巡演,《朱鹮》还曾登上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及波士顿博赫中心的舞台,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鲜活注脚。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说:“作为上海出品的‘文化使者’,舞剧《朱鹮》向海外观众展示了中国文化艺术魅力,传递了中国人民关注环保、关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平友好理念。”

《朱鹮》400场

四百场淬炼,《朱鹮》历久弥新

第400场演出,舞剧《朱鹮》总编导佟睿睿特意赶到札幌,作为舞剧《朱鹮》剧组的代表,在舞台上接过日本民主音乐协会送上的鲜花,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佟睿睿回忆,创作《朱鹮》时,主创曾多次赴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朱鹮自然保护区采风,观察朱鹮的生活习性。“有一次,一只朱鹮在湖边翩翩起舞,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灵动与自然的和谐,这成为我们舞剧中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

《朱鹮》第400场

《朱鹮》的创作灵感源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中拯救朱鹮的故事。制作人、艺术监制陈飞华回忆道:“当我们看到朱鹮这一度濒临灭绝的鸟类重新焕发生机时,深受触动,决定以舞剧的形式,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为还原朱鹮的灵动,演员们多次前往日本和陕西洋县的朱鹮保护区看望名为“阿金”和“龙龙”的标本,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迄今记得那一瞬间,“它的眼神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指导支持下,上海歌舞团的创作团队精修打磨,孵化创作舞剧《朱鹮》,展现朱鹮从繁盛到濒危再到重生的命运起伏,以舞蹈语言重构人与自然共生的动人故事。

《朱鹮》日本巡演

2014年10月,《朱鹮》在日本东京五反田剧场完成首场演出,以“群鹮舞”的震撼画面首次叩响国际舞台。2015年12月,该剧在上海大剧院迎来第100场纪念演出。2017年12月,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完成200场纪念演出。2021年11月,在四川大剧院完成第300场纪念演出。如今,在日本札幌,第400场纪念演出达成。

十年磨一剑,四百场淬炼。《朱鹮》以艺术之翼,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礼赞,在海内外观众心中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

《朱鹮》日本巡演途中

新一代鹮仙”“樵夫”成长起来

《朱鹮》第四次赴日巡演,每到一站,当地观众对《朱鹮》的喜爱都让王延感动。“坐在观众席里,我总是会去观察观众的反应。好多观众流泪了,就让泪水在脸上静静地流淌。这是一种深深的共鸣。”一位日本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写道:“《朱鹮》的演出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伟大。它超越了语言的界限,直抵心灵。”

66天55场演出,高强度的演出也给上海歌舞团带来挑战。城市与城市之间,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的车程。每到一座城市,等待他们的都是密集的排练和演出日程,早出晚归,来不及看风景就要乘坐大巴奔赴下一个城市。

《朱鹮》第400场

2025年舞剧《朱鹮》赴日演出,上海歌舞团启用了周晓辉、梁鑫,毕然、方文,徐莹、杜亮三组青年演员作为舞剧主演担当,其中最年轻的徐莹、杜亮组合为95后、00后青年演员。这些优秀青年演员是上海歌舞团建设艺术人才梯队传承发扬的重要成果,向海外观众展示中国青年一代文艺人才的昂扬活力和艺术实力。

佟睿睿说:“很高兴看到新一代‘鹮仙’‘樵夫’已经成长起来,相信《朱鹮》一定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朱鹮》的艺术生命不会止步,相信它将继续飞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艺术桥梁。”

随着第400场演出的圆满落幕,《朱鹮》的旅程还将继续,并将与大阪世博会联动,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传递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王延由衷感谢所有“朱鹮”的守护者:“要打造一部传世的精品,是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的团队以最严谨的态度将艺术和美发扬到极致。孜孜求索以升华舞蹈艺术的魅力,成为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使者。”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