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能闻到记忆中的柴火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09:56 4

摘要:从浮烟山的民俗大集到蔡家沟的文化大集,从昌乐海洋大集的渔家风情到安丘景芝“黄河大集”的烟火升腾……在山东潍坊,被冠以“网红”标签的乡村市集,正以鲜活的生命力吸引着全国游客的目光。

山东潍坊乡村市集成网红——

“在这里能闻到记忆中的柴火味”

从浮烟山的民俗大集到蔡家沟的文化大集,从昌乐海洋大集的渔家风情到安丘景芝“黄河大集”的烟火升腾……在山东潍坊,被冠以“网红”标签的乡村市集,正以鲜活的生命力吸引着全国游客的目光。

蔡家沟文化大集很时尚

周末清晨,潍坊诸城蔡家沟村的石板路上熙熙攘攘,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火遍全网。“没想到赶集也能这么潮!”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游客陈琳兴奋地说,“走进蔡家沟,仿佛进入了一座露天艺术馆,五彩涂鸦装饰墙壁,摄影作品点缀街角,连废弃的瓦片也被绘成艺术品。”

蔡家沟文化大集上传统的露天摊位升级为“非遗手造区”“有机市集”“文创体验坊”,市集变成可逛、可玩、可拍的立体空间。

蔡家沟村拥有浓厚的乡村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春季的蔡家沟村,不仅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更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市集上,百人古琴演奏、街头棋艺比赛轮番上演,周末音乐会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点。3月底的一个周末,市集人流量突破了1.2万人次。

“以前卖菜要挑30里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蔡家沟村村民马志勇说,自从市集成了网红,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以务农为主的村民纷纷投身旅游业,开民宿、办画展,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

“来尝尝蔡家沟野菜宴,全是今早现挖的!”近日,蔡家沟文化大集上新美食,村民丁金坡家的粗粮窝窝头成为游客争相抢购的伴手礼。“土地流转收租金,周末卖画赚零花钱,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丁金坡乐呵呵地说。

浮烟山民俗大集很“童趣”

浮烟山民俗大集的灵魂在于非遗技艺的沉浸式呈现。糖画艺人以铜勺为笔、糖浆为墨,勾勒出金鱼跃龙门的灵动画面;木版年画传承人现场拓印“福”字,游客争相体验千年技艺。

“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潍坊风筝,没想到今天能自己动手做。”在非遗体验区,小游客李乐乐跟着老师傅学扎风筝。他开心地说:“每次逛市集,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既能了解非遗,又能感受烟火气,太有意思了。”

“妈妈,我要当摊主。”在浮烟山大集亲子体验区,8岁的小朋友朵朵用自己捏的陶罐换了3根糖葫芦。这种以物换物的“小掌柜”模式吸引了亲子游客。朵朵的妈妈赵女士感慨道:“孩子在这里学到了不少生活常识。”

独特的体验还吸引了不少研学旅游团队。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在各个摊位间穿梭。带队老师说:“浮烟山民俗大集不仅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更能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了在游中学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潍坊市巧妙借势创新“大集+”模式。浮烟山民俗大集与研学旅游紧密结合,游客不仅能体验扎制风筝,还能参与放飞比赛,这一举措带动了周边民宿入住率,涨幅达40%。

景芝“黄河大集”很解“乡愁”

红彤彤的糖葫芦、热气腾腾的烤地瓜、散发诱人香气的炒栗子……走入景芝“黄河大集”,叫卖声此起彼伏,烟火气扑面而来。“赶集最惦记的就是这口儿。在这里能闻到记忆中的柴火味。”定居广西的游客李爱国是地地道道的老安丘人,离开家乡已经20多年。每年,他都会抽时间来赶一次景芝“黄河大集”,购景芝酒、品有机樱桃、摘新鲜桃子,还要吃上一份芝泮烧肉。芝泮烧肉摊主张敏有一手绝活,他家的烧肉摊前总是人头攒动,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更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不远处,精彩的文化惠民表演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63岁的村民周爱琴最拿手的是表演茂腔。“我唱茂腔已经10多年了,每次来景芝大集表演都特别开心,大家爱听我唱茂腔。”周爱琴说。

景芝“黄河大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向往,更唤醒了无数人心底深处的乡愁记忆。借助短视频营销,手工纳鞋底月销量过万元,安丘泥人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紧俏货。“赶集和直播两不耽误,线上线下同发力,收入提升了不少。”村民马守义就这样一边向游客介绍不同产品的制作过程,一边向网友们展示带着浓浓乡土味的匠心。这份“可触摸的乡愁”,正是大集最吸引人的地方。

景芝镇将“黄河大集”与茂腔剧场、泥塑工坊串联起来,精心打造了半日游精品路线。广东游客马项本来只想买点土特产,“结果看表演、做手工、吃美食,参加半日游,不知不觉玩了一整天”。

“乡村市集不仅是买卖场,更是文化场、情感场、创新场。”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强说。在他的身后,糖画摊前,一位外国游客正举着龙形糖画自拍。“这就是乡村市集最动人的模样,既承载着泥土的厚重,又闪耀着时代的光泽。”高强说。(吴学宏)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