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粘虫:为杂食性暴食害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
一、玉米粘虫
玉米粘虫:为杂食性暴食害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
二、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的特点。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要农业害虫。
三、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可发危害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四、蛴螬
蛴螬:俗称白土蚕,是金龟子或金龟甲的幼虫,成虫通称为金龟子或金龟甲。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对作物危害很大。
五、地老虎
地老虎:卵多产在土表、植物幼嫩茎叶上和枯草根际处,散产或堆产。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食量较小。3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作物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六、玉米粘虫、
草地贪夜蛾、
玉米螟防治措施
1.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新叶、穗等部位,连续防治2—3次。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维.氯虫苯、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苏云菌杆菌等化学或生物农药轮换和交替进行防治。
2.利用成虫趋光、趋化性,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3.人工随手摘除或捏灭卵块。
七、地下害虫地老虎、
蛴螬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铲除菜地及地边、田埂和路边的杂草;实行秋耕冬灌、春耕耙地、结合整地人工铲埂等,可杀灭虫卵、幼虫和蛹。
2.实行水、旱轮作;在玉米生长期间适时灌水;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除田间杂草;大面积春、秋耕,并跟犁拾虫等。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同时,应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
3.有条件地区,可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地老虎的发生数量。
4.化学防治,用辛硫磷处理土壤和拌种,做到提前预防;用辛硫磷、敌百虫等制成毒饵诱杀;在虫龄较大、为害严重的地块,可用敌敌畏乳油、辛硫磷乳油按使用剂量灌根。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