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动江湖——《燕云十六声》主流移动平台评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0 10:16 1

摘要:《燕云十六声》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武侠游戏,自上线以来凭借其宏大的世界观、精美的画面以及丰富的玩法吸引了众多玩家。不过移动端手游上线初期,其口碑似乎有些小“翻车”,不少玩家吐槽游戏存在闪退、卡顿等问题,一时间《燕云十六声》对手机性能的高要求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好在

《燕云十六声》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武侠游戏,自上线以来凭借其宏大的世界观、精美的画面以及丰富的玩法吸引了众多玩家。不过移动端手游上线初期,其口碑似乎有些小“翻车”,不少玩家吐槽游戏存在闪退、卡顿等问题,一时间《燕云十六声》对手机性能的高要求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好在,经过几个月的优化,游戏开发者针对不同移动处理器架构进行了针对性调整,让游戏的兼容性和性能表现都有一定提升。此次,我们使用多款主流手机移动处理器对该游戏进行了横向测试,旨在为不同需求的玩家提供建议,帮助玩家更好地了解哪些处理器更适合游玩这款游戏,从而在江湖畅行无阻!

《燕云十六声》是由中国游戏公司Everstone Games(网易旗下)开发的一款开放世界武侠题材RPG游戏,其故事背景设定在五代十国末期至宋初的乱世,以真实的历史为基底,结合武侠江湖的恩怨情仇与家国天下的宏大胸襟展开情节。《燕云十六声》以“燕云十六州”为核心舞台,这一地区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后晋时期,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国),导致中原失去屏障,成为宋辽百年对峙的导火索。

游戏主线剧情围绕收复燕云十六州和抵抗异族入侵叙事,玩家扮演的主角是一位“无名客”,从小被神秘人在某一村庄中抚养长大,身世成谜,神秘人教授了主角基本剑术。随着故事推进,更多的角色进入剧情,主角也将在江湖、家国与个人命运的抉择中寻找真相。

《燕云十六声》并未采用常见的商业引擎,如虚幻和Unity等,而是选择了网易自研的Messiah(弥赛亚)引擎,该引擎于2016年正式投入游戏开发。作为自研引擎,Messiah引擎更贴近内部开发需求,在开发灵活性和针对性优化上更具优势。另外该引擎也具备一系列突出的特点:

1.高性能模型和物理系统。《燕云十六声》支持丰富和精细的角色自定义功能,玩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构建专属的模型,包括角色捏脸和上传照片智能捏脸等功能。游戏中提供逼真的物体碰撞、自然动作行为等物理交互,同时通过流畅的动画系统,保障了战斗动作以及技能特效的流畅性。

2.动态全局光照和渲染技术。Messiah引擎具备成熟的动态全局光照方案,能够逼真地呈现昼夜交替天空的色彩变化以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环境效果,让游戏画面更具真实感。该技术还在2020年获得了专利认证。

3.跨平台适配能力与技术迭代。Messiah引擎支持PC、移动端等多平台开发,并能针对不同硬件进行深度优化,确保流畅运行。其模块化设计允许灵活适配MMO、射击和竞速等多种游戏种类,可降低平台移植成本。该引擎每半年就会进行一次更新,持续的迭代为游戏的长期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结合Messiah引擎的技术特点,《燕云十六声》表现出独特的玩法与风格。首先是玩家的自主性很强,游戏采用无缝衔接的大地图设计,没有空气墙的限制,玩家可自由探索游戏场景。支持暗杀、策反等多种通关形式,玩家可选择成为救国英雄、逍遥侠客或独善其身的看客,剧情走向因选择而异。游戏过程中也会出现误食食物或从高处摔落造成机能受损。

其次是《燕云十六声》极具美学的美术风格,其画面风格被称为“对马岛式的东方美学”。游戏美术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水墨画,场景设计参考了《清明上河图》等古画,游戏地图涵盖北境雪原、江南水乡和荒漠戈壁等环境。斑驳的古城、肃杀悲壮的战场、阴森诡谲的鬼市和繁华的开封城,各种场景对比鲜明,不仅让玩家更加地沉浸于游戏,也带来冲击力极大的视觉感受。人物形象同样是古风风格,服饰还原五代十国历史背景,商贩、侠客和官侯都有鲜明的特色。

最后是武侠题材的融入与游戏模式的创新,游戏中有众多门派,包括“九流门”“醉花阴”和“天泉”,玩家可加入门派,加入后需遵守该门派既定规则,也可通过偷师学习不同武学,不过这可能会引发门派冲突。游戏过程中也可学习动物行为获取相应的技能,如蛤蟆功、狮吼功等。游戏模式支持单机剧情模式和MMO联机模式切换,玩家可在单人模式自由探索场景,也可通过联机与他人合作挑战据点BOSS、解谜等。整体界面的设计更接近于MMO模式,例如《逆水寒》,同样的,游戏的付费点也主要集中于外观皮肤。

在正式测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次测试的工具。PerfDog(性能狗)是腾讯WeTest质量开放平台推出的一款移动全平台性能测试工具,它主要专注于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并优化移动应用(如游戏、App和小程序等)的性能问题,提升用户的体验。

PerfDog的主要特点包括:1.跨平台支持。支持Android和iOS设备,覆盖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和模拟器等,无须ROOT(Android)或越狱(iOS)即可测试,同时支持Windows和Mac等客户端,PC端可同时连接多台手机;2.全面的性能数据采集。其中基础的指标包括FPS(帧率)、Jank(卡顿次数)和CPU/GPC利用率等,高级分析部分包括支持规范化CPU利用率(考虑频率变化)、多线程进程(如Android子进程和iOS扩展进程)和帧耗时(FTime)等深度参数;3.工具本身对设备性能影响极小(CPU占用1%,帧率无影响),同时采用与Xcode、Android Studio对齐的统计标准(如iOS的CPU Usage与Xcode一致),前者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后者便于跨平台对比;4.测试模式灵活,USB模式即插即用,支持实时数据显示与截图功能,Wi-Fi模式适用功耗测试,需设备与PC处于同一网络,避免充电干扰;5.支持将测试数据上传至云端看板,实现可视化分析、版本对比及团队协作。

PerfDog适用于游戏性能、应用性能和硬件兼容性等多种场景,它凭借其全平台覆盖、高精度数据采集以及云端协作能力,成为移动应用性能测试领域的标杆工具。此次测试我们仍然借助PerfDog,使用其最新的V11.1版本。下面附上前文提到的部分指标界定,作为本次测试的参考。

1.Avg(FPS)平均帧率:这一数据反映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帧率,可以粗略反映游戏的流畅程度与稳定性,越接近设定的游戏帧率越好。

2.Smooth稳帧指数:对游戏或者应用画面平稳度更精准地评估,一般游戏和视频测试中该数据应小于8(应用类App滑动时应小于20),数值越小越好。

3.1% LowFPS:反映游戏流畅度的常规指标,取帧耗时最长的1%求出平均值,根据这个值再用1000整除,该数值越高越好。

4.Var(FPS)帧率方差:一段时间内各帧率数据与平均帧率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通过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反映帧率的波动情况及掉帧的严重程度,该数值越小越好。

5.Drop(FPS)降帧次数:反映设备降帧次数(降帧次数并不等同于卡顿次数),指平均每小时相邻两个帧率计数点下降大于8fps的次数,可反映画面的流畅程度,该数值越小越好。

6.Jank/10min卡顿:平均每10分钟发生的卡顿次数。游戏测试运行中,只要同时满足当前帧耗时大于前三帧平均耗时两倍,以及当前帧耗时大于两帧电影帧耗时,即1000÷24×2≈83.3(ms),就判定为一次卡顿。

7.SmallJank/10min微小卡顿:平均每10分钟微小卡顿次数。

8.BigJank/10min严重卡顿:平均每10分钟严重卡顿次数。同时满足当前帧耗时大于前三帧平均耗时两倍,以及当前帧耗时大于两帧电影帧耗,即1000÷24×3=125(ms),就判定为一次严重卡顿。

9.Avg(FTime)平均帧耗时:反映设备对单帧画面的平均渲染时间,越接近平均值越好。

10.Delta(FTime)>100ms 增量耗时:即平均每小时相邻两帧之间渲染时间大于100ms的次数,能直观反映游戏运行中的严重卡顿情况,该数值越小越好。

11.Avg(Power)平均功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手机的功耗,可一定程度上结合设备的续航表现与温控表现,对SoC进行辅助评估。本次测试最终的成绩记录,我们已针对双电芯机型功耗×2。

12.FPower帧能耗:测试周期内游戏平均每帧画面的功耗数据。平均功耗与帧功耗数据只能在PerfDog的Wi-Fi连接调试模式下测得。

在讨论游戏体验的评估标准时,平均帧率虽然是一个直观的量化指标,但它也存在局限性,将其作为单一的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游戏体验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列出了更多的指标,在我们此次的测试过程中,将从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给大家更全面地参考。

此次参与测试的移动处理平台包括:骁龙8至尊版、天玑9400、第三代骁龙8、天玑9300、第三代骁龙7+、天玑9200+和天玑8200,共计7款。《燕云十六声》官方推荐的最低配置为骁龙778G/天玑1000L和麒麟985及以上处理器,推荐搭载第二代骁龙8和天玑9200以上处理器,操作系统须为Andorid 7.1及以上(iOS设备最低支持A13处理器,操作系统须为iOS 15及以上),运行内存须为8G及以上。另外手机内存(ROM)建议预留25GB~30GB,其中清河地图就占了10.3GB。

本次测试我们均选用旗舰或主打性能的智能手机,尽可能降低不同价位、不同品牌以及不同调校策略等因素对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截稿前,《燕云十六声》游戏升级至1.5.5版本并已完成修复,例如新增了移动端“桌面小组件”的添加教程,可在“活动-桌面小组件”中进行查看,后续将支持更多机型。另外,3月内,游戏中性别转化、站姿自选和移动端手柄支持都会上线。

测试环境说明

测试软件:PerfDog(V11.1)、Wi-Fi调试模式

手机设置:屏幕分辨率、刷新率和色彩模式均为默认,关闭护眼模式、画质增强以及视频增强功能,开启高性能模式或电竞模式,关闭游戏助手中所有有关提升画质、刷新率和采样率的辅助功能。所有测试机型的运存(RAM)均为12GB,内存扩展为出厂默认状态,操作系统均更新至最新版本。

游戏设置:画面风格选择“十六声”,画质等级设置为“极致”,视野距离设置“超高”,植被质量、光照质量、特效质量、Bloom等设置为“高”,开启实时太阳光、TAA抗锯齿,关闭壁纸模式,帧率设置为可选的最高(目前部分机型已开放“极高”60fps)。

跑图路线:朱雀门—冯氏牙行—升平桥—开封府—大相国寺

主要测试项目:游戏帧率、渲染时间、电池功耗

测试环境:室内温度23℃,测试时长20分钟,测试前试玩5分钟,测试过程中清空后台。

骁龙8至尊版

骁龙8至尊版在平均帧率和稳帧指数上展现出“一骑绝尘”的实力,平均帧率达到59.2fps,稳帧指数1.7,其他的如1%Low帧和渲染时间等也都属于领先地位。通过PerfDog测试得到的帧率曲线接近于一条平滑的直线,帧率波动极为微小,实际游玩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性能释放达到极高的程度并且发挥十分稳定,整个跑图过程也都十分丝滑流畅。骁龙8至尊版采用台积电3nm制程工艺,在功耗和性能表现上更具优势,不过在面对《燕云十六声》时,依旧是费了老劲,平均功耗达到了6631mW。20分钟跑图结束后,手机背部最高温度为43℃,持握手机时,手机边框和背板有明显升温。

天玑9400

天玑9400相比于骁龙8至尊版有稍微的落后,天玑9400在特定场景会出现有规律的降帧,降帧次数为14.8,而骁龙8至尊版的降帧次数是0。最后通过PerfDog测得,天玑9400获得的平均帧率为55.4fps,其他方面如稳帧指数和渲染时间也都落后于骁龙8至尊版。在实际游玩过程中,降帧的部分集中在升平桥上,这个区域NPC数量多、环境复杂。不过在20分钟的跑图中并没有出现能感知到的卡顿,画面的清晰度与骁龙8至尊版并无明显差异,有差异的地方主要是由远及近周围建筑的渲染较慢,流畅度上有欠缺。最后平均功耗为5720mW,略低于骁龙8至尊版,手机最高温度为40℃,同样略低于骁龙8至尊版。

第三代骁龙8

第三代骁龙8在性能上已经足够强劲,以往可以说是轻松应对各类大型游戏,不过在《燕云十六声》中却稍显吃力,其表现相比于迭代的骁龙8至尊版有了明显差距,平均帧率为53.6fps,稳帧指数为4.6。单从平均帧率来看,第三代骁龙8与天玑9400水平接近,并且降帧次数更低,为5.9。不过第三代骁龙8帧率方差达到41.9,每10分钟的微小卡顿达到了46.5次。实际游戏过程中画面切换还算流畅,不过昼夜更替时天空色彩的变化不够丝滑,并且10分钟左右,手机升温开始变得明显,最终平均功耗达到了7239mW,CPU的负载十分高。总的来说,第三代骁龙8后期还需要继续优化。

天玑9300

天玑9300的表现在预期之中,前期基本维持在58fps,不过波动也比较大,帧率方差为43.8,掉帧次数为14.7,给人的感觉就是它十分努力,用尽全力将帧率拔高然后力竭松懈。游戏开始9分钟左右后帧率开始下降,12分钟后帧率降到50fps以下,并在42fps~50fps区间起伏。最终平均帧率为52.7fps,稳帧指数为4.2,1%Low帧为28.4。实际游玩过程中,角色经过NPC较多的场景会有一些不流畅,场景的渲染耗时比较长。天玑9300采用的3nm工艺制程在《燕云十六声》面前还是有点力不从心,持续的性能释放让天玑9300的功耗高达7931mW。

天玑9200+ 第三代骁龙7+ 天玑8200

天玑9200+、第三代骁龙7+和天玑8200这三款处理器都直接锁帧,天玑9200+还能有往上冲的机会,最高时帧率能达到46fps左右,不过波动都比较大,后期锁帧30fps,帧率曲线趋于稳定。第三代骁龙7+和天玑8200则是一开始就保守地锁帧30fps,掉帧次数都控制在了0次,不过天玑8200微小卡顿居然达到94.7次之多。有“小8 Gen3”之称的第三代骁龙7+锁帧30fps后,帧率曲线倒是很平直,不过虽同样设置的“极致”画质,视觉上的感受却并不好。总的来说这三款处理器将帧率下调,仅能勉强维持游戏运行,如果想要流畅运行游戏,只能降低画质或是升级设备。

注1:↑表示数值越高越好,↓表示数值越低越好。以上数据按平均帧率表现由高至低排列。

注2:表格中平均功耗已针对双电芯机型进行数据补正。“S/M/L 卡顿次数”意为微小/一般/严重卡顿次数。

总的来看,在本次测试中,骁龙8至尊版的表现属于碾压性的存在,天玑9400也是不错的选择,两者不仅能保证流畅运行,也能满足高画质需求。第二梯队的第三代骁龙8和天玑9300也能保证游戏高帧运行,不过玩家需要包容CPU负载过高导致的帧率波动以及后期游戏帧率的自动下降。最后的天玑9200+、第三代骁龙7+和天玑8200均需锁帧维持稳定且需要妥协画质(目前,天玑9200+帧率预设仅能设置到“超高”,第三代骁龙7+和天玑8200帧率预设仅能设置到“高”),对应的大部分为中端机型,适合非重度玩家。更低的千元级机型就不再推荐了,可能会面临无法正常运行游戏的情况,游戏体验会大打折扣。

画面设置建议

最后,为了大家能有更好的游戏体验,我们也整理了部分游戏优化建议供大家参考:

1.帧率:设置“极高、超高、高和中”四档预设,未来应该会开启“极致”模式,根据手机性能自行调节。如果将画面细节、画质等级预设均设置为最低档位后或关闭“实时太阳光后”仍无法稳定运行,可以考虑手机是否适合该游戏。

2.植被质量、视野距离、植物飘动效果和特效质量等:性能允许时可调至“超高”或“高”,增强画面真实感和沉浸感;若出现掉帧,可适当调低。

3.抗锯齿:抗锯齿默认TAA抗锯齿,游戏过程中优先选择“开启”,将图形边缘的锯齿缓和,例如人物头发质量将大幅提升,发丝柔顺光亮。

4.阴影质量和Bloom:首选“高”,其中Bloom代表的是泛光效果,开启后增加画面细节真实感,手机性能不够时可调至“低”。

5.防晕模式:可选择开启,通过调整画面和镜头设置,最大程度降低游玩时出现的3D眩晕的概率。

写到最后

就我们此次横评来看,游戏本身对于硬件性能要求较高,目前还没有一款移动处理器能够满帧运行。不过相比于最初的情况来看,还算有了明显的优化,骁龙8至尊版的平均帧率已经接近于满帧。受限于时间、篇幅等因素,我们此次评测还有很多移动处理器并未涉及,不过前文也大致能给各位一个参考。

未来,我们期待《燕云十六声》会有更多的优化,比如降低渲染压力以及升级CPU调度,提升中低端机型的兼容性或是让目前第二梯队如搭载第三代骁龙8的机型实现更高的帧率。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反馈以及开发者的持续更新,《燕云十六声》也会有更多玩家“仗剑走天涯”。

来源:微型计算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