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惠东县白盆珠镇横瑶村,一个占地3.8公顷的沉香主题园区已具雏形,这是白盆珠镇新庵片区特色农产品(沉香)生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了解,该园区以356省道沿线生态水系为脉络,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围绕“品香、识香、鉴香、取香”四大主题空间展开建设,项目计划今年
走进惠东县白盆珠镇横瑶村,一个占地3.8公顷的沉香主题园区已具雏形,这是白盆珠镇新庵片区特色农产品(沉香)生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了解,该园区以356省道沿线生态水系为脉络,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围绕“品香、识香、鉴香、取香”四大主题空间展开建设,项目计划今年6月投入使用。
沉香主题园设计以“畔湾横瑶、十里沉香”为主题,围绕沉香展览(交易)中心建筑,打造以沉香元素为主题的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撬动沉香产业发展,促进横瑶村产业持续造血。村里还将依托该项目发动村民在巷道、村道沿线规模化种植200亩绿棋楠沉香,盘活零散土地资源的同时,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消费者在体验绿棋楠沉香产品。
作为惠东县近年来全力打造的九大百亿产业之一的绿棋楠沉香产业,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据统计,至2024年,惠东全县沉香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产值5.2亿元,打响了惠东绿棋楠品牌。未来,惠东县将充分发挥原产地优势,建设一批沉香规模化种植基地,加强沉香精深加工和研发应用,并筹备建设成茶、香交易市场,全力打造“绿棋楠之乡”品牌。
2年投入超千万技术研究资金
去年底,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与惠州市龙珠源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在惠东县黄埠镇西冲村挂牌,致力于把李屋村民小组观音山打造成集绿棋楠沉香种植加工、教学研发、产业孵化、香文化传播和康养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园。
与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研发中心是惠东县打造绿棋楠沉香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是科技赋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惠东县相继成立绿棋楠沉香研究中心、检测中心,与广东药科大学共建国香产业研究院,并积极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近两年,各级财政资金投入超过1000万元,开展绿棋楠沉香种质资源保护、育种选优、结香技术、精深加工、药用食用等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为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如今,市场上产自惠东的绿棋楠种苗都挂上了一个二维码,扫一扫该二维码,种苗产地等信息一目了然,消费者购买更加放心。这是近年来惠东县打造绿棋楠沉香全产业链认证体系中的“一树一码”溯源系统,推动惠东县绿棋楠沉香从传统种植走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惠东县发布了绿棋楠沉香团体标准,重点对绿棋楠沉香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测方法、抽样和取样、检验规则、判定规则及标记、运输和贮存作出规定。据悉,“惠东县绿棋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受理,争取今年获得审批。此外,在县属寨场山林场启动“惠东绿棋楠及中国沉香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
筹备建设成茶、香交易市场
在惠东稔山老坑村的山头上,郁郁葱葱的绿棋楠树正在蓬勃生长。曾经,这些山头种满桉树,经过多年的退桉改香,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香产业。
2020年初,惠东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科技赋能、联农带农”四轮驱动,以退桉改香为切入点,积极谋划推动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近年来,惠东县积极引导推进沿江沿海片区实行退桉改香,解决种植用地问题。惠东县出台退桉改香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稔山、铁涌、平海等区域退桉改香。
郁郁葱葱的绿棋楠林。
同时,惠东县还成立县属国企惠东绿棋楠发展有限公司,提升企业龙头带动产业发展作用。目前全县有沉香种植企业(10亩以上)128家,沉香种植户(10亩以下)118户,种植沉香4万多亩。为引进“绿棋楠”种苗培育、种植加工、产品生产等各类企业入驻,惠东县赴上海、深圳等地招商,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惠东县在持续推进退桉改香的同时,编制绿棋楠沉香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种植、加工、贸易、研发等环节有效衔接,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并筹备建设成茶、香交易市场。
“公司+基地+农户联动”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坐拥绿棋楠沉香母树优势的白花镇南龙村,如今漫山遍野种植着绿棋楠,该村已经成为白花镇发展绿棋楠产业重要支撑。据介绍,该村于2022年引进上海东方香堂集团有限公司入驻,承包3773亩山林全力发展绿棋楠产业,仅2022年,该公司给南龙村村民发放的劳动薪酬达496万元,并带动当地10多户农民种植沉香。
南龙村发展香产业,村民走上致富路,是惠东县打造绿棋楠沉香百亿产业链所结出的硕果。据了解,为推动产业联农带农,惠东县在白盆珠、白花、稔山、巽寮等多个乡镇培育龙头企业和沉香种植基地,带动产业发展。
同时,惠东县成立沉香协会,搭建起企业、藏家、商家、行家、香农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加快土地流转经营。如白花镇南龙村、吉隆镇塘肚村通过林地出租,村集体每年分别增收4万元、6万元;白花镇明星村3户农户将承包的120亩林地,通过土地入股模式,由投资者投资种植绿棋楠沉香,实现利益共享。
据介绍,目前惠东县香产业已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联动”“技术+土地+劳力结合”等经营模式,联农带农效应初步显现。这些经营模式在农户学习先进生产技术、规避市场风险和规模经营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推进香产业健康以及规模化发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 通讯员罗佛水
来源:阿昱不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