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大师的关帝情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0 07:58 1

摘要:饶宗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汉学家、经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书画家、敦煌学及古文字学家,被誉为“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广东潮州是关帝信仰非常浓厚的地区。一代文坛巨匠饶宗颐1917年8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二)即出生于此。

饶宗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汉学家、经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书画家、敦煌学及古文字学家,被誉为“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饶公对弘扬中华文化充满热诚,他在《中华图像文化史》序中说:“我数十年来也一直有个梦,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梦。有梦,代表人还有理想;努力实践理想,人类就会进步。”

正是这种情怀和理想,使饶公穷尽一生的精力追寻中华文化精神的轨辙,不遗余力地研究和弘扬中华文化。尤其在对关帝文化的推崇等方面,常常让文化界泪目和感动,成为推动关帝文化发展、助力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

一、推崇信义,鼓舞潮商

历史上的潮商以团结、信义名闻天下,推崇关帝,崇尚信义是潮商立足商海、傲立潮头的制胜法宝。学者林济在《潮商》中大量举例来说明“潮州商人普遍的关帝崇拜背后,潮州商人已经形成一定的重义守信心理文化,并且转化为行为准则”。

饶公在其总纂的《潮州志》里对潮州人的这种信义精神做过细致的描述:“畴昔潮州民风淳厚,贸易专尚信用,不重手续。晚近渐趋浇离,商场信用,保持至抗战期间,始告泯灭。在信用未堕时期,市上商人一经口头应诺,虽转瞬市情丕变,至于倾家荡产,亦皆履行诺约,不甘食言。汕头与内地货物买卖,一经船夫、路脚、或过往熟人之传言,谓某需要若干某货,即如额付与,然後依期凭帐收款,收货人绝不以其无据而拒帐。其或收货人倒闭,则由债权人清抄财产,任从追偿,不敢否认债务。潮州稍具信誉之商人,既有金融界之信用放款,又得买卖货物之赊账,故往往有极大之经营,而赖乎信用者十之六七,赖乎资本者十之二三,所谓潮人能以小资本经营大商业者,实基于此。”

二、仰瞻关帝,赤子襟怀

饶公学识渊博,对关帝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甚为通透、深厚。散文集《文化之旅》中有三篇文章:《关圣与盐》、《玉泉山·关陵》《新加坡五虎祠——谈到关学在四裔》专文谈及关帝。

在《关圣与盐》篇,饶公说:“我于1981年参加太原古文字学讨论会,接着于山西各地作一个月的漫长旅行,跑了许多地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解县瞻仰关帝庙”。

接着就考述关公自汉季后的历代影响,谈到明代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文本:宋仁宗时,蚩尤神作祟,使解州盐池干涸,朝廷命寇准请张天师来京询问方知其故。天师教吕蒙正之侄吕夷简至玉泉山访玉泉长老,请玉泉土地关圣。关“奉玉帝敕令”,并“启天庭亲上表,因此上差神兵命天曹”去打败蚩尤。范仲淹奉命为关公在解州立庙。驱邪院主宣玉帝旨,封关公为“武安王神威义勇”,再封为“破蚩尤崇宁真君”。饶公严正驳斥:“揆诸史实此剧尤为不经”,辨析云:“查范氏殁于绍圣时,编剧的人不管年代先后,随便调兵遣将,是有问题的。”

在《玉泉山·关陵》一文中,饶公严厉批评地方官为关帝立石时:“直呼其字,真是无礼之至!”体现出饶公对关帝形象的尊重、对关帝文化的热爱、对关帝信仰的挚诚。

三、持身守正,勉励后学

饶公接受访问时说:“做学问就是求真、求是、求正,做人也是如此。”。“正”就是不要拐弯抹角,要弘扬正气,秉持正直,坚持正义。

关帝是正气的化身,是正义的象征。弘扬关帝文化,秉承关帝正气正义的精神理念,道才立得正,立得稳,关帝文化才能真正地扎根于心,运化于身,自觉于行。就如植物扎根,正义之根越深,道德之叶越茂。

因此饶公对关帝信仰及弘扬者寄寓深切的期望,以耄耋高龄前往同乡香港弘扬关帝慈善基金会创会主席董明光处参观,并赐墨宝。2017年年底,经董明光荐举,百岁高龄的饶公欣然为关帝文化学者朱正明《走遍天涯访关公》一书题字。这幅珍贵墨宝在澳门国际关公文化论坛首次展示,并在次年元月在台湾宜兰礁溪忠义大楼《世界关帝文化风情展览》展出。

饶公常劝勉后学,做学问和做人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常心态,要“守株待兔”,不能急功近利。

饶公一生高风亮节,儒雅谦逊,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品立言治学,求真求是求正做人,实现了“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人生理念与价值追求,饶公精神不朽。

来源:关公文化彭允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