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华宇,一个在互联网混迹十年的家伙,关于人性,希望你早点搞懂,搞懂人性,离翻身也就不远了。
我是华宇,一个在互联网混迹十年的家伙,关于人性,希望你早点搞懂,搞懂人性,离翻身也就不远了。
一、茶水间的“笑面虎”
每天上午十点,办公室茶水间准时上演宫斗剧。张姐端着咖啡杯,声音提高八度:“王总昨天夸我方案做得好呢!”李哥立刻接话:“是啊,张姐可是咱们部门顶梁柱。”等张姐心满意足离开,李哥转头就向领导打小报告:“她总抢功,您得防着点。”
这种场景撕开人性第一层皮:成年人的热情,三分真七分演。嘴上说着“都是兄弟”,心里算着利益得失;见面夸你“年轻有为”,转头笑你“不知天高地厚”。早点明白这点,就能看懂公司聚餐时谁在灌酒套话,微信群里谁在跟风点赞。
二、借钱见人心的显微镜
老同学聚会,酒过三巡,阿强拍胸脯说:“兄弟有事尽管开口!”三个月后你买房差五万找他救急,他支支吾吾:“最近股票套牢……”反倒是平时寡言的老周,默默转来三万:“不用急着还。”
这事藏着人性两大真相:
1. 说漂亮话的往往不办事,真帮忙的通常不张扬
2. 利益面前没有永久朋友,但可能有意外贵人
小区物业王叔看得透彻:“天天喊哥们的业主最爱拖欠物业费,准时缴费的反倒是见面点头的独居老人。”
三、朋友圈的“照妖镜”
凌晨刷朋友圈,能看到三种人:
晒加班定位的,多半在蹲厕所摸鱼
发健身打卡的,可能刚吃完宵夜
秀恩爱的,也许正在冷战中
这不是 cynicism( cynicism),是人性本能的形象管理。就像孔雀开屏时总把光鲜亮丽的正面对准观众,把秃屁股藏在身后。早点明白这点,就不会因为同事晒年会大奖而焦虑,也不会羡慕网红博主的“完美人生”。
四、人性博弈的四大铁律
1. 价值交换论
某企业老板酒后吐真言:“我养着几个混日子的老员工,不是念旧情,是用他们当人形监控。”看懂这点,就明白为什么能力平平的同事突然升职——他可能是上级的“信息中转站”。
2. 风险转嫁术
项目成功时领导说“团队功劳”,出问题时变成“某某全责”。这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做事留痕、重要对话录音。
3. 捧杀辩证法
当所有人夸你“年轻有为”,要警惕成为背锅侠;当集体排挤你,可能是你触动了既得利益链。
4. 情绪杠杆率
房产中介培训手册写着:“带看房要选雨天,客户淋湿后更易冲动下单。”人性弱点就是生意经,从直播间的“最后三件”到奶茶店的“限量款”,都在利用即时情绪。
五、识人辨事的五把刀
1. 时间滤镜法
认识新朋友时,把他的话录下来,三个月后再听。吹牛的人会前后矛盾,实在人经得起时间检验。
2. 醉酒观察术
酒局尾声最见真章:有人醉后痛哭原生家庭,有人趁机揩油女同事,有人默默帮大家叫代驾。
3. 逆境透视镜
项目搞砸时,抢功的溜得最快,靠谱的留下来收拾残局。借钱被拒后,拉黑你的不必惋惜,帮你凑钱的值得深交。
4. 利益试金石
合作前先谈分成,朋友合伙要签协议。嘴上说“不在乎钱”的,往往算得最精。
5. 沉默侦察兵
KTV里抢麦的可能是草包,角落观察的或许是高手。就像菜市场里吆喝最响的小贩,往往在秤上做手脚。
六、与人性和解的智慧
看透人性不是要变得冷酷,而是为了活得通透:
理解同事甩锅是生存本能,但不妨碍你留证据反击。
看穿领导画饼是管理手段,正好借机谈升职加薪。
明白朋友渐远是人生常态,腾出精力维护真交情。
小区门口修车大爷有句糙理:“别怪人往你伤口撒盐,要怪自己先把伤口亮出来。”这话虽刺耳,却说透人性真相,弱者示弱引豺狼,强者藏拙避祸端。
七、保持善良的“防弹衣”
幼儿园老师教孩子唱“人之初性本善”,成年人该明白后半句“性相近习相远”。在城中村住了二十年的陈姨,每天给流浪猫喂食,却也懂得在门上装三把锁。她说:“心要软,眼要亮,手要稳。”
真正通透的人:
帮人时小钱不计较,大钱必签协议
说话时留三分真,做事时尽十分力
看破不说破,知世故不世
正如老中医抓药,既要熟知药材毒性,又能配伍治病救人。识人性就像学医,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自保救人。
凌晨的便利店,值夜班的小伙边理货边听《人性的弱点》。他说:“以前总气客户找茬,现在明白他们可能刚被老板骂完。”
看懂人性不是要把世界染灰,而是为了:
在尔虞我诈中守住底线
在利益漩涡里抓住方向
在虚伪客套后看见真心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顶级的成熟;识人性仍信善良,是最难得的修行。当你在菜市场看破缺斤短两的把戏,依然愿意给老实摊主多买两把菜,这便是读懂了人性,又超越了人性。
来源:材料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