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筑】 台州府城集散中心项目3个设计方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3:53 3

摘要:台州府城集散中心项目位于灵江南岸,正对台州府城兴善门和紫阳古街,北望灵江和巾山文峰塔,通过中津浮桥连接,形成南北串联。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4508平方米,以打造大台州区域综合游客服务中心为定位,将临海文化进行融合,引入人文演艺、临海风物展示、精品商业、特色度

台州府城集散中心项目位于灵江南岸,正对台州府城兴善门和紫阳古街,北望灵江和巾山文峰塔,通过中津浮桥连接,形成南北串联。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4508平方米,以打造大台州区域综合游客服务中心为定位,将临海文化进行融合,引入人文演艺、临海风物展示、精品商业、特色度假酒店等。

目前台州府城集散中心项目三个设计方案已出炉,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及建议。

方案一:山水共韵 古今同生

山水共韵 古今同生

(整体鸟瞰图)

从临海古城的街巷和江南长城获得灵感,以占地最大但化整为零、新江南风格的酒店和商街复刻古城肌理,作为“背景建筑”。以曲线上升的游客中心作为地景建筑,隐喻新江南长城/趣城,与古江南长城/府城隔江辉映。

城市舞台 古今对话

(远眺巾山透视图)

作为南岸公园延展上升的地景建筑,游客中心屋顶形成天然看台,可全天候将浮桥/古城/巾山/双塔尽收眼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观景建筑。

岁月长卷 江月无垠

(酒店入口透视图)

而从巾山/双塔/兴善门/浮桥远眺,蜿蜒起伏的长城又成为景观建筑,仿佛漂浮于南岸的一片祥云。

府城隐逸 栖居之境

(酒店内庭透视图)

隔江互动,传府城/新地之基因

曲直张驰,承简宋/长城之风骨

这里,不仅仅是旅游目的地,更是临海向世界递出的文化请柬!

方案二:融古今之智,创文旅新篇

(整体鸟瞰图)

将宋代精髓融入建筑,从雕刻与脊饰、墙檐与斗拱、门罩与棂格等细节,处处体现宋代建筑的精致与细腻。巧妙融入现代元素,如玻璃幕墙、金属构件等,使建筑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感。现代结合古典的装饰风格,强化源自传统的精致细节,还原风雅闲逸的宋朝生活场景,打造归隐于现代喧闹的文旅综合体。

(中津浮桥人视图)

展望未来,除餐饮、娱乐、购物、生活之外,还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宋代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让游客和居民深入了解宋代文化,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

(沿江透视图)

场地中央设置约6800㎡的中央礼仪广场,该复合型开放空间集成四大核心功能:城市形象展示界面、地域文化传播载体、节庆活动承载空间、大型演艺交互场所。在广场中央设置文化地标性建筑——望江楼,形成多维度的城市会客厅。

(内街透视图)

游客服务中心配置西侧、南侧双方向地面停车场系统,场地共设置五处地下室坡道,确保旅游高峰期85%车辆可实现5分钟内快速离场。

方案三:山海之约 巷陌叠行

(总体鸟瞰图)

别有天地山海间,巍峙盘纡阡陌叠,本案坐拥灵江山水胜境,与千年府城隔江相望。它将以谦和之姿,邀您共赴这一场山海之约。总体布局以“山形入骨,海势融城”为理念,通过折转的屋顶呼应山海走势和江南长城的盘亘之美,以虚实相生的阡陌镌刻映照古城肌理,形成集游客服务、文化体验与诗意栖居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中津浮桥人视图)

以中津浮桥为轴,山海和鸣、城脉新生,自西向东依次布置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区、酒店及配套用房,构筑起山、海、城三维共生的当代人文地标。

(游客中心透视图)

西区游客服务中心将“一坊九巷”的传统格局重构为立体的街巷空间,将青山的褶皱与灵江的流淌凝固为一座盘旋生长的立体雕塑。

(酒店沿街透视图)

东区酒店以折转的空间形态取得最大的临江视野,层层退台的山水庭院叠合府城意象,展开为一幅“半城江水半城山”的宋韵水墨长卷。

来源:建文知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