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国家:除了自贸港,海南更是粮食和种子的宝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5:43 1

摘要:尽管海南的陆地总面积有3.54万平方公里,作为自贸港,它是全球最大的;但作为农业基地,显然面积不算大,作为粮食主产区,尚不足够的分量。

尽管海南的陆地总面积有3.54万平方公里,作为自贸港,它是全球最大的;但作为农业基地,显然面积不算大,作为粮食主产区,尚不足够的分量。

比如海南省目前仅有耕地48.42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旱稻、山兰稻,其次还有些番薯、木薯、芋头、豆类等等,一般是作为辅食或者饲料粮使用。

如果只看粮食总产量(海南主要是大米),2024年海南省粮食总产量142.4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0.2%左右,不显山、不露水——可是,海南的地形地貌非常丰富。

海南有园地122.2万公顷、林地115.53万公顷、草地1.79万公顷,而且小范围、小气候多样化,所以海南在粮食安全的贡献,主要体现的种子培育这方面。

【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点儿也不夸张】

而种子对农业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如果长期用欧美国家提供的种子,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放心。

袁隆平先生为杂交水稻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自1968年以来,袁隆平先生与海南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南繁情缘。

【什么是“南繁”呢】

海南岛南部地区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每到秋冬时节,我国各地的育种科研人员在当地获得收成后,将育种材料带到海南岛进行加代繁殖和选育,这一工作被称作南繁。

以海南岛南部的三亚市为例,曾经很多年时间里,每年冬天袁隆平先生都会在三亚的南繁基地度过,直到2021年初,袁隆平先生还在三亚部署指导相关工作。

1966年袁隆平先生发表了著名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拉开杂交水稻研究大幕,到了1968年冬天,袁隆平先生亲自带队踏上海南岛,开始在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水稻南繁。

当时他是这样说的:一般搞一个品种要八个世代,一年一个世代就需要八年。但在三亚,优越的温光资源,冬季还可以种一季,所以三年就可以完成八个世代。

1970年11月23日,时任南红农场技术员的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于是,当时身在北京的袁隆平先生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往三亚,给这株野生稻命名为“野败”——为什么说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因为“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由此打开了突破口,中国杂交水稻事业也由此开启新篇章,也才有了创造奇迹的“东方魔稻”。

1970年,在海南发现了第一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

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对海南岛、对三亚,袁隆平先生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说过,三亚是一块黄金地,也是自己的“福地”,杂交水稻研发成功的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

“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也许很多朋友没有直接吃过。

其实并不是没有机会吃,而是它作为战略保障粮食,不一定会以大米、米饭的形式上市,它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比如米饼、米团、糕点,甚至还可以作为援助非洲等经常发生粮食危机的区域。

在我国的水稻种子中,能够称得上“仪仗队”的就是“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这是一种标杆。

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每年的冬季到来年5月,“袁隆平大道”两侧的“仪仗队”接受市民游客的注目礼。2018年在这片稻田中,“超优千号”测得亩产约为1065.3公斤,这个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保持至今,没有哪个地区的种子能够打破。

2020年12月,袁隆平先生亲自推动的最后一个科研攻关项目也是在三亚敲定——由他任首席科学家的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在三亚启动。

【海南岛,永远是我国育苗育种的核心基地】

这个永远的热带天堂,是广大南繁科技工作者的育种天堂,现在的南繁基地,主要分布在三亚、乐东、陵水3个市(县),这里的自然条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全球范围愉也是少有的。

所以现在海南既要迎接“封关”,发展全球最大的自贸港,也会划设近27万亩的南繁保护区和5.3万亩核心区,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重点保护。

如果说科技界有自己的硅谷,那么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研究最新最好种子的硅谷,就是海南的“南繁硅谷”,如果能再次攻克一批突破性粮食品种,在当下以及未来,我们的战略安全才能得以保证。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2024年我们进口了约1.58亿吨的各类粮食,耗资约4908亿元人民币,其中仅大豆一项就进口了约1.05亿吨。

其他的粮食品种,比如大米,我们进口了近163万吨;玉米进口了约1376万吨;小麦进口了约1101万吨……

大家也都明白,全面的关税战、贸易战必然带来更严重的金融战和粮食战,对手不会轻易放弃霸权和围堵,只会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海南岛不仅会举起全球化最大自由贸易港的旗帜,更肩负着粮种培育的重担,2024年11月20日,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隆平生物科研人员将重约4.5公斤的“太空种子”播种在实验田中。

现在海南的农业研究,如果想上太空实在太方便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就是我国航天发射场之一。

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隶属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

坚信国运已到,祝福海南更好——这里将是我们打开自由贸易缺口、赢得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来源:理想国307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