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很“有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5:38 5

摘要: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中央电视台在澳门采访了一名中学生,镜头前的女孩落落大方,她就是李卉茵。当时,她对着镜头说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了解中国的山川风貌、文化、风俗习惯非常有意义,中国人应该多了解自己的国家。”

行腔婉转,身姿绰约

澳门女孩将昆曲带上国际舞台

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受益于时代,回馈于时代

她就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会长

李卉茵

今天一起来看看她奋斗的青春

澳门女孩内地求学

深受传统文化熏陶

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中央电视台在澳门采访了一名中学生,镜头前的女孩落落大方,她就是李卉茵。当时,她对着镜头说 :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了解中国的山川风貌、文化、风俗习惯非常有意义,中国人应该多了解自己的国家。”

李卉茵出生在广州,是地道的西关小姐,小学五年级时,她随父母到澳门生活、求学。如今,20余年过去了,李卉茵目睹了国家的大发展,澳门回归祖国迎来了各种机遇,她自己的人生也跟着澳门回归后的发展一起实现腾飞。澳门回归后,高中毕业的李卉茵来到暨南大学攻读广告学,而这段求学经历,为她日后创业、成为一名昆曲推广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广州求学的日子,李卉茵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所以她后来去学了昆曲。本科毕业后,李卉茵投身工作,一边读博,一边创业,同时还做了一名昆曲推广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向世界展现昆曲之美

李卉茵与戏剧、与昆曲的结缘,源于2005年。那一年,著名作家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澳门演出,李卉茵深深被昆曲的美丽震撼,“看的时候胳膊上都在起鸡皮疙瘩”“那是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昆曲的魅力,在我看来这是东方之美的巅峰”。

她以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中的一句名言来形容自己与昆曲的关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颗在澳门种下的昆曲种子,也在悄悄发芽。几经辗转,2010年开始,李卉茵加入了南京戏曲名家裘彩萍的网络课堂,通过视频教学,老师一对一指导她的发音咬字。仅唱腔,李卉茵就学了三年。

李卉茵每年都到南京与昆曲恩师国家一级演员裘彩萍老师学习交流。

对习惯讲粤语的人来说,学习昆曲就是在重新学习一门跨度极大的语言。李卉茵跟着老师一个一个字地读,一个一个字地记,还会录下老师的教学片段,反复地听。仅唱腔,她就学了三年:“昆曲素来有‘水磨腔’的称呼,你要慢慢磨,非常有耐心地去做这件事。”

2014年,李卉茵参加了首届 “牡丹亭” 杯全国昆曲曲友大赛,一举摘铜,成为首位获得全国性昆曲奖项的澳门人。

李卉茵深受鼓舞,随后又拜入昆曲名旦单雯、邢金沙学习身段表演。李卉茵回忆道“刚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肢体非常不协调,别的同学比如说跟老师去上课,老师做两遍,他就能模仿起来了,但是我不能,我必须让老师手先做两遍,然后脚再做两遍,然后再合起来做,所以对于我来说,学习唱腔跟学习身段,都是非常难的,但是正因为这样,我更喜欢这门艺术,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所以我就很努力地,很有韧劲地把它学下来。”

李卉茵与恩师邢金沙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李卉茵从一开始不知工尺谱为何物的新人,一跃成为澳门登上央视戏曲春晚第一人,这期间她还一直致力于推动昆曲发展。偶然间她发现汤显祖在创作的话剧《牡丹亭》中,讲述了刘梦梅在前往长安应试前先到澳门的故事,李卉茵想把这个故事告诉全世界,于是便创作了《梦影·牡丹亭》。该剧既有中国600年古老传统的昆曲文化,又融合了现代话剧及光影科技,将戏剧题材结合影像化以及灯光新媒体技术呈现,通过昆曲的艺术与600年前的人对话。

2021年,李卉茵代表澳门参加共青团中央主办的 “中国华服日” 并献唱。她以 “澳门唯一一个昆曲演员” 的身份登上《中国妇女》杂志中英文版封面。现在,她也经常在大湾区不同城市登台演出,化身“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牡丹亭》中主角杜丽娘。

李卉茵称“ 我觉得是戏剧选择了我,我要做戏剧的推广人,我之所以付出这些努力,是希望澳门人在中国戏剧史上有一席之地,希望在百年之后人们谈论起中国戏剧史或者昆曲史时有我这个人。”

李卉茵还组织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不仅涵盖昆曲,还涵盖话剧、粤剧、京剧等。自协会成立以来大小活动不断,短短一年时间就吸引了近百名会员,来自各个领域的会员们积极投入推动戏剧传播,通过 “送戏上学” 活动,她与学生们分享昆曲知识,帮助他们欣赏昆曲之美,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昆曲。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创新最重要、最强大的源泉,在李卉茵看来,这个新时代为昆曲的推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学习到这种绚烂的艺术形式真的很幸运。我希望所有的中国年轻人都成为自信的一代,共同传承几千年的美丽文化。” 不仅是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传承以及多样性的保护也依然值得我们去重视。

受益大湾区

创业路上的“文化传播人”

2009年,李卉茵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初心,白手起家,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版图。当时,她看中 “女性经济”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于是就投入到生活时尚媒体《梳打杂志》的创办。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