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但蒋介石念念不忘“光复大陆”。与此同时,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统一,秘密派遣1500余人入台,一时台海两岸谍云密布,危机四伏。由于叛徒出卖,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枪杀的就有1100余人,他们中许多人的事
1949年,国民党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但蒋介石念念不忘“光复大陆”。与此同时,共产党人为实现祖国统一,秘密派遣1500余人入台,一时台海两岸谍云密布,危机四伏。由于叛徒出卖,大批潜伏台湾的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枪杀的就有1100余人,他们中许多人的事迹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陆续公开。
2013年10月,中央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了“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专门缅怀1950年代牺牲于台湾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其中以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为原型的雕像位居广场正中,两边花岗岩墙壁上刻着846位烈士的英名,还有许多留白,以便随时增加新发现的英烈名字。谨以此系列文字纪念这些隐蔽战线的英烈们。
(一)一张“通缉令”的故事
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蒋介石独裁政府在大陆败局已定,只得收拾残兵败将,带上国库中大量的黄金和国宝逃往台湾。
为了继续在台湾维护其独裁统治,防止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不断渗透,当年5月20日,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实施了全省《戒严令》,并派遣大量特务组织疯狂搜捕中共地下党人。
到了1950年初,中共在台最高领导人、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使在台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白色恐怖”从台北蔓延至台湾全境。
1950年夏,位于台南的高雄县警察局张贴了一张追捕多名“叛乱人员”的“通缉令”,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翁——当年只有二十一岁的年轻台共党员吕从周。
而且,这张通缉令的下面还附有警示条款;违反国民党当局制定的《惩治叛乱条例》、《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等相应条款。
在通缉令的最后,还附带有赏格:
1.不论军民公教人员,发现上列逃匪,经拘送政府机关者,每拘捕逃匪乙名,发给奖金新台币贰仟元!
2.不论军民公教人员,通风报信因而拘获上列逃匪之一者,发给奖金新台币乙仟元!(编者注:新台币是台湾自1949年6月15日开始发行流通的货币)。
正面为孙中山头像 底部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字样
(二)革命青年吕从周
吕从周是台湾高雄燕巢乡人,出生于1929年。1948年在台中农学院就读时,目睹“二•二八事件”后台湾的社会现状,他和当时很多台湾青年一样,抱着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失望,于1948年3月2日,和台中农学院的校友陈明忠、谢桂芳一起加入了共产党,归属于张伯哲任书记的“台湾省工委会台中地区工委会”。
陈明忠(1929—2019)便是曾两度被捕入狱,共坐牢21年,号称“台湾最后一个政治死刑犯”,台湾“统派”的代表人物,赫赫有名的著名社会活动家。
在台中农学院,吕从周与陈明忠、谢桂芳等同学组成地下党支部,由学长谢桂芳担任书记,积极吸纳学校进步青年,壮大革命力量,开展学生游行示威活动。
吕从周(左二)与家人合影
1950年夏,台中农学院突然来了一批国民党特务,把被人举报的谢桂芳诱骗至学院教务处逮捕。当特务们押着谢桂芳走到学院大门口时,刚巧吕从周夹着书本从不远处欲走进学院大门。机智的谢桂芳偷偷地亮了一下被衣服盖住的手铐,示意吕从周赶紧逃走。
吕从周见状吃了一惊,待特务们走远,立马转身逃回高雄燕巢乡家里,紧张地收拾衣物准备出外躲避。他还没来得及与家人细谈,不一会儿,一阵警笛声呼啸而至,特务们一路追踪搜捕过来。情急之下,吕从周穿着背心短裤从家中二楼窗户跳下,躲藏在邻居家的柴火间里。
待特务们搜捕无果走远,吕从周怕有埋伏也不敢再回家中。便在当地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拿了张假的身份证,匆忙穿上拿给他的一身衣衫,一路狂奔到高雄港口,乘国民党特务的通缉令还没下达,迅速买了一张到香港的船票,终于逃过了国民党当局的追捕。
后来他才得知,由于从家中搜出大量共产党的进步书籍,国民党特务们将吕从周年仅14岁的弟弟拘捕,并在绿岛监狱关押了四年。
(三)大陆生活的台胞
吕从周抵港做短暂停留后,立即转道乘船到了上海。此时,上海已解放一年时间,在上海军管会的帮助下,吕从周被安排进入华东局台湾干部训练团学习,结业后,被统一分配到与台湾密切相关的福建工作。
吕从周先被安排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对台广播工作,后调到福建省委统战部台盟科对台工作。但在“文革”期间,因其身份特殊的关系,被下放到宁化县济村乡接收“劳动改造”。由于他毫无怨言、为人忠厚、工作又积极肯干,不久被调到宁化县委宣传部工作。
改革开放后,吕从周落实了政策,回到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直至1989年离休。至此,他在大陆已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早已娶妻生子,成为定居福州的“台胞”了。
吕从周与妻子合影
逃离台湾的几十年中,吕从周无时无刻不思念在台湾高雄的家人,尤其是一直替他担惊受怕的母亲。1987年7月15日,国民党在台湾实行了三十八年的《戒严令》解除,两岸民众也慢慢恢复了民间往来。
1992年,饱受“思念”之苦的吕从周,通过当时台湾政界老乡的关系,终被获准入台探亲。归心似箭的他待申请得到准许后,立即踏上了阔别四十余载的返乡之旅。回到家乡却获知母亲已于1972年去世,吕从周百感交集,一弯浅浅的海峡,阻隔了多少亲人的生离死别……。
(四)发现泛黄的“通缉令”
1997年,吕从周在女儿吕力争的陪伴下,再次赴台湾高雄老家探亲。女儿吕力争被亲戚安排住在奶奶从前的卧室里休息。出于好奇,吕力争在奶奶过去用过的梳妆柜里翻找,想看看奶奶留下什么遗物。
由于年代久远,梳妆柜一不小心散了架,从梳妆柜里层夹板中,掉落出一张奶奶收藏的吕从周等人当年被追捕缉拿的“通缉令”,落款为高雄县警察局,此时,距它的发出时间已过了整整四十七年……。
看到这张“白色恐怖时期”的“通缉令”,勾起了吕从周老人的许多过往回忆,那些当年与自己一起从事台湾共产党地下活动的同学、战友们,为了理想信念,献出了青春和热血。有的被枪决,有的被判刑,有的失踪,至今没有音信……睹物思人,不禁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如今,已90多岁高龄的吕从周老人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在儿女的陪伴下颐养天年。那张颇有纪念意义的“通缉令”也被他带回大陆,一直珍藏在身边。
每每看到这张已经七十余载,颇具讽刺意味的“通缉令”,吕从周老人常对身边的子女和亲朋好友说,台湾解放,祖国统一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奋斗目标,现在要靠新一辈人去努力实现了。也许他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他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很快到来的……。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来源:金鸡独立7Z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