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扬言对华征125%关税,库克心急包5架飞机囤iPhone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5:24 1

摘要:关税大战一触即发,当地时间4月9日起,美国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总计104%的关税。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道:中方绝不接受美方极限施压霸道霸凌,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文/Leon

编辑/侯煜

关税大战一触即发,当地时间4月9日起,美国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总计104%的关税。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道:中方绝不接受美方极限施压霸道霸凌,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对中国关税立刻提高至125%,并暂缓其他75个国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适用于10%的税率。

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大战的目的,实际上是寻求制造业回流至美国。据悉,特朗普政府此次宣布对全球185个国家及地区征收“对等关税”。因此,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并将工厂设立在海外的美国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以苹果为例,其股价连续四日下跌,跌幅近23%,市值蒸发近7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万亿元)。截至当地时间4月8日收盘,苹果市值缩水至2.59万亿美元,微软则以2.64万亿美元市值取代其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同时,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

刚刚结束中国之行的苹果CEO库克,无疑是当下最焦虑的人。因此,苹果罕见地启动了紧急措施,希望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美国本土市场的产品价格。

据《印度时报》报道称,在3月最后一周,苹果仅用3天时间便安排了5架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的货机,从印度和中国飞往美国,为可能到来的关税做准备。然而,对于庞大的美国市场来说,囤货只是杯水车薪。

在假定关税问题没有缓和的情况下,在未来四年特朗普任期内,苹果都将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摆在库克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消化加征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稳住苹果的业绩和股价。

iPhone会涨价吗?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苹果虽然是美国企业,但并非在本国生产iPhone。目前,所有的iPhone机型均由美国之外的国家生产,中国大陆产量占比超80%,所以对于美国而言iPhone是“进口商品”。因此,在加征关税后,iPhone在美国本土的销售成本将大幅上涨。

面对成本上涨,企业通常会有两个选择:一是要求供应商降价来降低成本,二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或者两方面同时进行。瑞银分析师估计,关税至少会将iPhone 16 Pro的价格提高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572元)。结合现有售价,该机型在美国的起售价将达到1349美元(约合人民币9915元,不含消费税)。

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关税原因,美国消费者在上个周末涌入苹果商店购买iPhone。一位苹果员工对彭博社表示,涌入的人群像是迎来了假日购物季,带来了短期的销量激增。至截稿前,苹果美国官网的iPhone价格尚未出现变化。

至于中国市场,目前来看iPhone涨价的可能性不大。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显示,对美加征关税的产品首先要满足“原产于美国”。前面提到了,iPhone的大部分零件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市场;另外即便是美国零件,由于iPhone是在中国保税区组装,按照 “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 的规定,通常也无需为这些零件单独缴纳84%关税。

分析师:苹果不太可能在美国生产

iPhone

作为跨国科技巨头,苹果的产品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中国企业在其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显然,从现实意义来看,苹果很难满足特朗普“制造业回流”的诉求。

在苹果官方公布的2023财年年度供应链名单中,共有187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国大陆企业以45家的数量、24%的占比位居第一,中国台湾和美国分列二三位。据统计,每部iPhone约有1500个零件,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零件共计占比则达到49%。如果按供应商工厂分布来计算,中国大陆以155座工厂的压倒性数量优势领先,居次的中国台湾为49座,美国本土仅为25座。

每年9月,苹果都会发布新一代iPhone,大概从7月就开始备货。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代工厂需要组装数千万台新款iPhone,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2010年富士康落户郑州,至今仍是iPhone的全球主力生产基地,每年生产旺季员工数量近30万人。综合考虑用工成本、人口密度等因素,苹果几乎不可能将手机生产线搬回美国,完全替换掉中国零件供应商更不现实。

美国投行Needham 分析师 Laura Martin近日在CNBC的节目上表示:“完全在美国生产iPhone是不可能的。即便苹果要将其供应链转移到美国,也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另一位分析师Dan Ives则表示,如果在美国生产一部iPhone,那么它的售价至少是3500美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如此高昂的售价没有消费者能够承担。

对于过度依赖中国产业链,苹果并非没有担忧。事实上早在2017年,苹果就开始从中国转移部分产业链。其中,印度、越南市场承接了iPhone、iPad、AirPods等产品的生产线,美国本土工厂也开始生产Mac Pro等电脑产品。

以印度为例,目前已有富士康、和硕和印度塔塔集团三家苹果代工企业,在2024财年贡献了全球14%的iPhone产量。尽管印度用工市场价格的确比中国低,但存在管理混乱、良品率低等问题。同时,印度市场的外企营商环境堪忧,进一步限制了代工厂在印度投资,比如此前纬创代工厂遭印度工人打砸、最后被迫将整条业务线出售给印度塔塔集团的案例。

关税大棒下,苹果业绩承压

自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CEO以来,库克在13年间带领苹果屡创佳绩,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现在,他可能遭遇任期内最大挑战,即如何在中美两个大国间周旋,保证苹果的利益。

今年3月末,库克来到中国,除了会见相关官员,还访问了苹果在华合作伙伴和创新企业。更重要的是,库克再次强调:苹果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这背后,其实是苹果对大中华区业绩的担忧。

据2025年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苹果总营收124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然而,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仅为4%,实际上透露出业务的增势疲软。过度依赖iPhone业务仍是主因,其占据苹果总营收的55.62%,但自身营收却同比下降0.9%。

另外从地区市场角度来看,美洲、欧洲市场保持了一定增长,但大中华区营收从208亿美元下降至185.13亿美元,同比下降11%。换句话说,在财报统计周期内(2024财年第四季度),iPhone 16系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低于预期。

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苹果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4290万台,同比下降17%,仅位列第三名。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和型号众多,分散了苹果的销量;另一方面iPhone近年来创新放缓,新款iPhone 16系列在造型、功能上变化不大,核心功能 “苹果智能”迟迟未能落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机销售。

如今面临关税大棒,苹果的处境非常被动。首先是其主战场北美,如果在美国涨价,势必会影响美洲市场的销量,竞争对手三星有可能趁虚而入争夺其高端市场份额。三星已将手机生产线从中国全面转移至越南等国家,美国对越南加征的关税为46%(目前为10%,限期90天),低于中国大陆。

库克方面,已经尽其所能安抚特朗普政府。特朗普上任后,库克与其会面并承诺未来4年在美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服务器工厂,并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但这笔投资似乎并没有让特朗普满意。

可以预见的是,除非苹果拿到特殊的关税豁免权,否则其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不仅仅是苹果,特斯拉、戴尔、惠普等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科技企业,无一能够幸免。

来源:华尔街科技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