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楼宇到居民区,对于真如镇街道芝川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华来说,挑战接踵而至。工作场景从玻璃幕墙变成老旧公房,接触人员从白领青年为主变成阿姨爷叔,张华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楼宇到居民区,对于真如镇街道芝川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华来说,挑战接踵而至。工作场景从玻璃幕墙变成老旧公房,接触人员从白领青年为主变成阿姨爷叔,张华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这些并没有阻碍他在社区开展工作的步伐,楼宇的工作经历,反而成为他激活社区治理效能的催化剂。依托绿地广场打造的“错峰停车连连看”项目,解决了小区内的停车痛点。楼宇练就的“夜跑谈判法”则化身破冰的杀手锏,让张华可以用“趣缘”凝聚起小区的共识。
在今天召开的普陀区基层党组织书记论坛现场,来自七位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肺腑之言”,引发了与会人员阵阵掌声。这场汇聚了全区居民区、楼宇、街区党组织书记的论坛上,“思辨交锋、本领提升、队伍建设”成为热议的核心主题。
“当我们把楼宇的开放思维带进社区,把街坊的温情脉动传向高楼,就会创造奇妙的化学反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那个摆渡人,让温暖和希望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生生不息。”张华在论坛上的一席话,也正是普陀区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融通培育计划的真实写照。面对城市基层党建的新格局,普陀区就是要打破“单打独斗”的惯性思维,构建全域治理“一盘棋”格局。
融什么?答好三道题是关键。组织体系要融,用好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攻坚行动的成果优势,深化楼宇、街区党组织建设,推动构建以网格党建联席会议为统筹的“三区”党组织协同运作模式,真正实现组织联动。治理理念要融,依托“多格合一”工作体系,用好“同题共答”机制,定期研判社区物业治理、街区环境整治、园区营商服务等跨领域难题。资源支撑要融,强化阵地共享,构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居村、楼宇党群服务站为延伸的资源聚合机制,推动各类资源下沉一线。
怎么融?做实四部曲是途径。在“选”上凸显“多元融合”,建立“内培外引”相结合的储备模式。在“育”上强化“立体赋能”,构建“蹲苗、育才、提升、融通”四大课程模块,打造贯通式成长体系。在“管”上探索“精准高效”。突出群众满意度、难题破解率、协同贡献度等量化考核,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在“用”上践行“为民初心”。探索实施“破界领办”项目机制,由基层党组织书记跨领域组队认领,推动一线难题融合破解.
以队伍融通培育换群众乐业安居,普陀区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跨领域学习、跨场景历练,在多元维度中深刻地把握群众需求,把“为民办实事”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
此前,普陀区系统化打造了“大梁带小梁”居村书记队伍培养机制,推动一大批优秀的小梁书记成为社区治理主心骨。面对新问题新要求,普陀区委组织部一直在推动这个“老品牌”焕发“新光彩”。
在师资组成上,构建“首席+新任”双重带教跨界团队:首席大梁书记配合街镇党(工)委每半年对所在街镇居村开展全覆盖走访,重点做好“裉节剖析”“资源链接”“堵点赋能”三项带教任务;新任“大梁”书记从优秀居民区、街区、楼宇(园区)党组织书记中选任,围绕物业治理、楼宇党建、“两企三新”党建等专业领域,通过“你呼我应”机制主动设计项目带教。
站在“大梁带小梁”带教的新起点上,普陀区将推动基层书记在破解治理难题中磨砺真本领,在服务民生实事中锤炼硬作风,在攻坚克难第一线锻造铁肩膀,从而培育一批堪当“改革攻坚破冰船、创新实践播种机、党群连心彩虹桥”的基层“小梁”书记。
此外,论坛上,沿沪宁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正式发布,循着“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这条珠链,普陀区与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的治理资源被有效串联了起来,成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成长的养分沃土。
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