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戏圈不乏让人值得铭记的历史,那么有没有那么一张图,它的出现会勾起你当年的回忆呢?话不多说,今日回忆杀启动!
梗图登场,欢乐万两;会心一笑,回忆拉满!大家好,我是阅图无数的正惊小弟。
游戏圈不乏让人值得铭记的历史,那么有没有那么一张图,它的出现会勾起你当年的回忆呢?话不多说,今日回忆杀启动!
(删除劲舞团,就归还空格键)
回忆一:男子怒抠网吧空格键,逼老板删除劲舞团
如果你听说有人因为兜里没钱,跑去网吧偷鼠标、耳机甚至显卡,或许还能理解,毕竟这些东西拿出去能卖个好价钱。
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咋还有人专门去抠网吧键盘的空格键,这老板不是分分钟就能找到备用键给换上了吗?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攻击性不强但逗比属性拉满的操作,竟真实发生在17年前重庆沙坪坝的各家网吧内。
很多人以为“抠掉空格键”是张故意摆拍的梗图,实际上是个真实的新闻报道。
在当时,这一“神人”操作甚至登上了《重庆商报》的版面,并随后被全国多家媒体、报刊和杂志争相报道,一度在网络上走红。
至于这位“神人”老哥抠空格键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他无法忍受那帮子在网吧玩《劲舞团》时大力敲空格的“杀马特”。他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呼吁网吧老板删除《劲舞团》,共同维护一个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
起初,这位键盘哥只是在贴吧分享他用一晚上时间抠三家网吧空格键、报复《劲舞团》“杀马特”的光辉事迹。
但随着他的故事被记者报道后,网络上迅速涌现出了一批追随他的“键盘侠”。这些玩家也开始模仿键盘哥的行为,他们抠掉了周围网吧所有能抠的所有空格键,并在贴吧论坛上各种晒战绩,逐渐成了一种潮流。
事情发展到后来,去网吧开机子时,老板都会提前问你玩什么游戏。
如果你玩《劲舞团》,那就给你发带空格的键盘;如果不玩,就是不带空格的键盘;一些个《劲舞团》高玩甚至会自带键盘去网吧,免得自己没法敲空格。
如今想来,这个奇葩情况也算是那个年代独有的风景线了。
回忆二:中国第一款恶俗网游,“火”到被人民网点名批评
看到这,一些年纪较小的玩家可能要纳闷了:不就是砸个空格键嘛,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嘛?还集体抠键盘!我现在打个瓦啥的,也会在网吧大喊大叫呀。
只能说你还是太年轻,在那个时代,《劲舞团》不仅被人民网、焦点访谈及多家媒体点名批评过,还是全网公认的中国第一款“恶俗”网游,甚至引诱青少年one night。
但单单是“啪啪啪”大力敲空格这个事情,《劲舞团》就让很多人无法忍受。
想象一下,你正在玩CF或者CS,戴着耳机屏住呼吸听别人脚步,正猫着准备阴人……突然,隔壁桌那位打《劲舞团》的小姑娘“啪”的一声猛敲键盘!
这一突如其来的巨响不亚于给你脸上来个大逼斗,准心也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就问你,难受不难受?
(类似这样)
另外,受《劲舞团》这款游戏的影响,一批玩家开始模仿起游戏中的角色形象,做起了所谓鸡屁股的发型,穿起了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
他们自称“杀马特”(杀马特即Smart的音译),试图通过奇特的穿戴与张扬的发型表达个性,宣告自己已大踏步地走在时代的前列腺潮流之上。
另一批玩家则搞起了“仓颉造字”(Bu Shi),学着游戏聊天频道内所谓的“叛逆少女”、“文艺青年”,玩起了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混搭的“火星文”,用来表达自己无处安放的青春悸动。
顺带一提,由于火星文早在《劲舞团》上线前便已在网络上小范围传播了,咱们倒也不好把“仓颉造字”这个锅全抠游戏头上。
但《劲舞团》的出现,也确实是加速了这种非主流文字的传播与进化,让一批80后、90后都“染”上了火星文。
如果说杀马特发型和火星文的流行,仅仅是《劲舞团》爱好者对当时主流文化形态的一种集体反叛,虽有些辣眼睛、辣耳朵,但也无伤大雅……
那么一些《劲舞团》玩家除了在网吧“啪啪啪”外,还热衷于带妹子去酒店“啪啪啪”,搞one night 的下头行为,则彻底将这款游戏钉到了“恶俗”的耻辱柱上。
其实,在抠空格键事件出现的三个月前,《广州日报》就发表过了一篇题为《网游日进斗金靠的是“很黄很暴力”》的报道。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指责《劲舞团》诱导大量懵懂少女走上了“认识-长聊-结婚-见面-上床-分手-拜拜”的道路,并呼吁大家集体抵制这类网游。
尽管这篇文章在很多方面都夸大了《劲舞团》的危害,并忽略了非主流群体本身的追求与话语权,但它确实揭露了游戏中长期存在的大量乱象——很多无良大叔、阿姨都借着游戏之名,诱拐无知MM或GG去搞“千里送”。
(惊动《焦点访谈》)
也正是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劲舞团》被打上了“恶俗”的时代烙印,逐渐走向了人民大众的对立面。在这种集体情绪的推动下,就连抠空格键的这种极端行为也被视作抵制恶俗的正义之举。
难怪当时键盘哥一声令下,全国千军万马的“键盘侠”积极响应,只剩网吧老板看着被抠的键盘无语凝噎。
回忆三:火不过三年就凉?神人小伙信守承诺归还空格键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在“空格键争夺战”爆发的第三年,发起该项运动的键盘哥当真信守承诺,跑去当年抠掉空格键的那些网吧,一个一个归还了空格键的。
至于他归还空格键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当地没人跑去网吧玩《劲舞团》了。
在当时,大多数玩家都转向了更加轻松接愉快的《QQ炫舞》,去搞QQ秀上搞火星文、杀马特,而不是染个黄毛当时尚。
除了被同行用更加绿色健康的竞品抢占市场外,《劲舞团》没落的最大原因在于运营商久游在反作弊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尤其在封杀外挂和辅助工具上表现非常烂。
小弟依稀记得在当年,论坛上就有人曝出了官方比赛冠军用了外挂这样的丑闻,搞得很多人纷纷退游。
说句良心话,当你不用大力敲空格,也能用外挂自动完成高难舞曲的时候,《劲舞团》玩起来也就没啥意思了。
另外,《劲舞团》在韩国本土的发展也屡屡碰壁。
因为开发商T3的不思进取,推出的续作《劲舞团2》手感稀烂,判定方式有大量BUG,导致其韩服发行商 YD Online因为拖欠 16 亿韩元的纠纷,在2015年停止了《劲舞团》、《劲舞团2》的相关运营。
后续,哪怕是在2016年,T3半卖半送地把《劲舞团3》拿给久游网去代理,也没撑过3年就凉凉了。
唯一能拿来说道的大新闻,还是网易从T3拿到改编权后推出的《劲舞团》手游,在2016年首日预约破10万的消息。
只不过,等后面公测上线时,《劲舞团》手游也没蹦跶出什么样的水花。
从火星文、村头蹦迪、杀马特,到现在摇花手、抽象文字、精神小伙,只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非主流。
说实话,当年的《劲舞团》错不在于弘扬这些非主流文化博眼球,而是对游戏内存在的恶俗行为、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被腾讯的《QQ炫舞》摘了桃子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顺带一提,如果键盘哥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估计早就因为其抠空格键的抽象行为被吃瓜群众捧成百万大网红了,哪里还有什么后面“青海摇”、“宇将军飞踢”的事情。
好了,今天图个好回忆就到这里了。
无论你是想找回青春的回忆老玩家,还是想了解更多游戏历史的新玩家,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与游戏之间记忆点。
说不定你的分享,会成为下一期 “图个好回忆” 的主角!
一个正惊问题:
你当年打过《劲舞团》吗?你玩游戏撩过GGMM吗?
来源:17173游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