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乐至国省“双试点”通过终验 广电建设成果丰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7:09 2

摘要:近日,资阳市乐至县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和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简称“双试点”)顺利通过终验,其中《乐至县:构建乡村“智慧广电”体系拓展便民利民服务新场景》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共服务司典型案例集。

近日,资阳市乐至县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和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简称“双试点”)顺利通过终验,其中《乐至县:构建乡村“智慧广电”体系拓展便民利民服务新场景》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共服务司典型案例集。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乐至县抢抓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机遇,立足“广电网络+乡村振兴”的发展定位,探索出以智慧广电为纽带、以数字赋能为路径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构建乡村信息化治理与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自2023年起,该县累计投入300万元,聚力打造智慧乡村工程智慧化平台,不断完善和提升平台的服务功能,全县逐步构建起乡村“智慧广电+”体系,打造出智慧党建、智慧治理、智慧公服、智慧政务、智慧文旅、智慧融媒等6个特色应用场景。这一体系有效整合县域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互通,进一步拓展了便民利民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乐至广电网络实现跨越式升级,4G/5G信号与广电数字城市“双千兆”网络全面覆盖,新建光缆超万公里,大量农村网络入户改造完成。同时,提质打造35个乡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升级315个村级代办点,构建起“1+35+315+N”服务模式,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

广电网络服务能力智慧化

依托全覆盖的双向有线广电网络基础设施,该县依据“1+2+6+N”总体架构,统筹利用应急广播、户外交互智慧屏、机顶盒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集成数字电视、高速宽带、乡村云喇叭、平安监控等应用设施设备,搭建乐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信息化平台。

乐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信息化平台。

通过数据整合融合AI分析、业务中台2大数字底座,叠加广电6项主要服务,做好平台聚合、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大文章。采用有线、无线等方式,实现大屏(电视机)、小屏(手机端)、应急广播,实现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城市管理、乡村治理等多个智慧广电应用,实现数据汇聚、数据可视化、数据共享,提升乡村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以广电智慧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全县21个乡镇(街道)设立“广电管家”服务点35个,拥有广电管家156名,服务全县315个行政村广电网络及电视用户,同时借助有线、无线、5G网络连通县乡村便民服务点,实现实时视频、语音、文件资料的融合同步传输,形成集信息安全、高效办公、政务公开、视频集成等功能的“村能办”板块服务平台,将原本需要到县镇办理的身份证、驾驶证、残疾证等百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由县乡“窗口”搬到乡镇“村口”,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提升了基层政务服务效率。

依托镇村应急广播系统和广播“村村响”,以及县域内两千余个“雪亮工程”监控摄像头和全县覆盖的喊话智能广播,实现消防通道占用劝导、行人闯红灯劝导、占道经营劝导、地震预警、防溺水预警、森林防火预警、防洪预警、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入侵监测、人员聚集监测、社区安防等AI功能,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开发出智慧广电“帅乡人人通”微信小程序,呈现最新资讯、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我要建议、我要上报、报修服务、事件告警、文化旅游、线上文化馆、政务指南、智慧养老、融媒专栏等11个栏目,实现信息多元发布、精准到达、互动引流、协同放大的集群效应,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多元需求。

“2024年12月18日,平台监测到某老人佩戴手环心率和门磁长时间数据异常,小程序中的预警系统及时通知家人、网格员及社区书记,发现老人在家晕倒,经送医后恢复健康。”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乐至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戈介绍。

乐至县乡镇平台。

“国省‘双试点’的成功建设,有效提升了乐至县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张戈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创新广电网络服务,加大资金投入,优化镇村级网点服务能力,探索“智慧广电+”新场景应用,为乡村发展打造更优质的广电服务体系。

骆龙

来源:资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