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警惕流行性腮腺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17:10 1

摘要:春日暖阳,繁花似锦,正是出门拥抱自然的好时候。可有一种疾病就像春日里的“不速之客”,因其见缝就钻,传染性较强,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它就是——流行性腮腺炎。

春日暖阳,繁花似锦,正是出门拥抱自然的好时候。可有一种疾病就像春日里的“不速之客”,因其见缝就钻,传染性较强,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它就是——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我国中医称其为“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以腮腺肿胀和疼痛为主要特征,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好发于儿童、免疫力低下者、未接种疫苗者,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冬春季节高发。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流腮。感染流腮后通过合理治疗,一般愈后良好。

根据2017—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2022年我国流腮报告发病数均居丙类传染病第4位,2023年居于第5位。2024年济南市的流腮报告发病数较往年略有下降,但感染风险依然存在。由于流腮还可能会引起脑膜炎(或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大家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流腮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聊天、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患者喷出的飞沫进行传播。腮腺炎病毒也会通过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如衣服、玩具等生活物品,接触这些被污染过的物品,触摸口、鼻或眼睛后也会导致腮腺炎病毒的感染。

研究发现,如果女性在孕期感染流腮,病毒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从而有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亡的危险。

人群对流腮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人群多为2~14岁儿童。病毒的存在,易感人群聚集是引起流腮暴发的主要原因。

一次病毒自然感染后个体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几乎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

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大约有2~3周的潜伏期。少数患者会在腮肿的1~2天前出现发热、头痛、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多数患者没有前驱期症状,以耳垂为中心前后下方肿大和疼痛为早期表现。腮腺肿、疼痛是流腮的常见症状,咀嚼和吃酸性食物后症状加重,持续4~5日以上症状会逐渐消退,全部病程约7~12天。

由于流腮临床症状较轻,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常被人们忽视,但流腮病毒还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多种腺体,部分患者会发生脑膜炎(或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儿童后天性耳聋、男性不育。青春期的男性患者需要预防睾丸炎并发症,症状通常表现为在腮肿开始消退时又出现发热、睾丸疼痛肿胀,建议患者出现疑似睾丸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特效药物

主要是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腮的发生,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满8月龄和满18月龄儿童分别免费接种一剂次,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3种疾病的发生。适龄儿童及时、尽早完成两剂次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可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其次,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换洗衣服,勤晒被褥,勤洗手。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积极开窗通风,积极锻炼身体,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这些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儿童和青少年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人群,校园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重要活动场所,且人员密集,要特别注意预防。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以在流腮的高发季节孕妇要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暴露机会,防止流腮感染。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