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商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以及技术迭代与舆论场域变迁中,企业公关作为企业与公众沟通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同时,在战略上始终围绕“信任资产”构建核心能力。通过回溯传统媒体到全媒体时代的策略演进,可清晰梳理企业公关从信息控制者进化为生态共建者的底层
原创文/豆瑞超 狄鑫 来源|河北省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
在商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以及技术迭代与舆论场域变迁中,企业公关作为企业与公众沟通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同时,在战略上始终围绕“信任资产”构建核心能力。通过回溯传统媒体到全媒体时代的策略演进,可清晰梳理企业公关从信息控制者进化为生态共建者的底层逻辑。
传统纸媒时代:文字和关系的双重保障
(图引:微博博主Reachel时尚论)
2000年左右,信息传播呈现“中心化漏斗”特征,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把控核心媒体资源建立话语权壁垒。所以,在当时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比如当时在手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诺基亚,利用纸媒《i-D》杂志上投放了Nokia One2One 2000系列广告,同时《i-D》杂志在同年7月刊里还曾有诺基亚 3310 手机的广告。宣传其新款手机的时尚外观、创新功能和强大的通信性能,塑造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科技感和时尚感,引领手机消费潮流。本质是利用传统纸媒的权威背书强化产品科技感,这种“硬广+通稿”组合拳是典型的单向传播模式。
(图引:Flyme博客)
在当时企业公关战略会呈现两大特征,一个是媒体资源资产化,另一个则是内容生产标准化。
比如,魅族在早期发展阶段通过高频媒体沟通会构建行业话语权,本质是将媒体资源转化为竞争壁垒。2015年9月11日,魅族科技召开魅族新品牌媒体沟通会,会上魅族总裁正式对外公布了魅族新子品牌 ——PRO,探讨了关于高端手机的定义等议题;同年12月魅族开展Flyme媒体沟通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Flyme 用户已经突破了 3000 万,这是一个可以开始谈商业化的数字。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媒体宣传方式,拓展了品牌知名度,同时稳定公众对品牌的认知,从而顺利推出新产品。
内容生产标准化体现在企业通过新闻通稿、广告文案等标准化内容输出,建立“企业-媒体-公众”的单向信息传递链条。这种工业化内容生产虽缺乏互动性,却契合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过滤机制。
社交媒体时代:新形式的公关活动带来新变化
2010年后社交媒体颠覆传播秩序,企业公关进入“热点倒灌”与“信任重构”并存的新阶段。在这个时期,社交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微博、新浪博客、人人网、天涯社区等,再到近几年的抖音、小红书、公众号、快手等不胜枚举的新兴的传播方式席卷公关行业,公关人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快速掌握相关运营和宣传方式,为工作的开展带来利好的变化。
(图引:网络)
钉钉作为一款以解决国内中小型企业组织沟通、协同、业务等问题的移动办公平台,拥有全国超过2700万组织,7亿用户。来了解下钉钉产生舆情之后是如何处理的。
2020年2月疫情期间,学校老师和学生均使用钉钉进行授课和听课,钉钉的下载量也首次超过微信。但世事难料,众学生纷纷在App store和安卓的应用市场给钉钉打了一星,导致评分极低,为此钉钉企业公关团队运用新媒体方式运作。2月16日,钉钉在B站制作了视频《钉钉本钉,在线求饶》,播放量超过了150万,转发量达到了4万多,粉丝也增长到了7万,同时还采用了阿里系众多官方号互动等方式,赢得了用户的关注;除此之外,钉钉曾制作一系列短视频教程,展示如何高效使用办公审批、考勤打卡等功能,吸引用户关注和互动,极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让钉钉快速在办公软件市场崭露头角。
钉钉这场“在线求饶”事件的成功,揭示了新媒体时代企业公关的三大转型。首先是响应速度急速提升,重新构筑了话语权;其次,现在舆情一旦发生,广大用户也会参与到重塑叙事逻辑当中,影响着大众对事情的看法;最后生态化危机管理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企业需要建立政府关系、投资者关系、用户关系的协同处置机制,避免单一问题演变为系统性质疑。
未来公关形式展望:创意与融合
面对AI、元宇宙等技术引发的传播革命,企业公关正从“危机应对”转向“价值共创”。同时,创意策划能力将是企业公关成功的关键。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消费者审美阈值很高,很容易审美疲劳,只有极具创意的公关活动才能抓住眼球。那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除了传统纸媒、社交媒体、策划办活动等以外,还有哪些创新性公关策略呢?
(图引:宜家官网)
宜家家居,在全国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宜家家居将不同风格、功能的家居场景进行实景搭建,让消费者可以走进这些场景中,感受不同的家居布置和生活方式;同时,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生活体验展,比如 “智能家居体验展”“让我们玩在一起”公益活动等等,让大家在体验中进行消费。
从传统纸媒渠道垄断阶段再到生态共建,企业公关已经完成从“传播工具”到“战略中枢”的蜕变。例如直接参与商业模式设计,关注的指标也从之前的“发稿量”“曝光度”转向“信任资产估值”“危机防御系数”等长效指标。技术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体现在AI、舆情预警系统等数字化工具成为众多企业的标配。
在“万物皆媒”的时代,企业公关的价值不在于消灭危机,而在于将每一次舆论震荡转化为信任加固的契机。这既是技术倒逼的转型,更是商业文明向价值共生进化的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公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