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心象】余光明:写实富有诗意 抽象真体内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7:49 2

摘要:笔者多年研究齐白石,也与黄永玉打过多次交道,所以一看到湖南画家,就本能地带有几分好感,尤其画得好的当代画家更会让笔者感到莫名的亲切,而且,湖南的画家确实与京津画派、岭南画派、黄土画派、金陵画派不同,他们画风鲜明,个性独特,总能给人带来视觉惊喜。余光明就是其中之

笔者多年研究齐白石,也与黄永玉打过多次交道,所以一看到湖南画家,就本能地带有几分好感,尤其画得好的当代画家更会让笔者感到莫名的亲切,而且,湖南的画家确实与京津画派、岭南画派、黄土画派、金陵画派不同,他们画风鲜明,个性独特,总能给人带来视觉惊喜。余光明就是其中之一。

余光明1969年出生于湖南辰溪,实属年轻实力派画家。其写实风景画富有诗意,还很有装饰性,其抽象油画感性与理性交融,现实与想象辉映,色彩斑澜,意蕴无穷。

细究其理,可以看到,余光明的写实风景油画,带着古典主义油画的优雅,如洛兰、柯罗;带着浪漫主义风景油画的奔放,如透纳、康斯特布尔、弗里德里希;带着印象派风景油画的率真,如莫奈、马奈雷诺阿,当然,还带有俄罗斯风景油画的宁静,如希施金、列维坦……。

余光明并不需要一张张临摹西方众多油画名家的作品,却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手底,因为油画几百年所演绎的技法在新时代的传播途径之中,获取便易,信息流畅,而且,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搜妙创真”又是心灵的通感,所以,在余光明的写实油画里看到众多名家的影子实属情理之中。

事实上,但凡“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家,无不从一代代历史名家之中走来,又在未知的领域中发现了新的表现形式,才能使其艺术进入大众的视野,引起大众的共鸣。余光明亦是如此。多年以来,余光明立足于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观察自然万物,放眼世界艺术,搜尽中外古今经典,并以思辨的态度审视古今中外的传统艺术,从中筛选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表现元素,使之与自己的才情结合起来,通过提炼、总结、概括,在渐变、渐进、渐悟之后,又从传统的风景油画之中抽离出来,以新时代、新形式的诗意情调和人文精神,探索出与东方神韵相吻合的风景油画。

在《秋色赋》、《瓶花》、《高山流水》、《山水间》系列、《山乡雪》系列、《绿水青山》系列等等作品中,余光明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方式,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以温润心灵的自然风景,把诗心、诗情、诗意融入到画面之中,使画面洋溢着山水田园诗的意境,进而从“绘自然之物”到“绘胸中意境”而实现“造境”的跨越。在他那诗的意境中,山是山,却不应该称之为“山”,而应该称之为“翠微”,水为水,却不应该称之为“水”,而应该称之为“碧源”,日、月、天、地,也不应该称之为天、地、日、月,而应该称之为福光、望舒,因为色彩、笔触、情调,无不在“致广大,尽精微”之中,以自我情感的抒发、灵心的绽放,收放“造境”之境。

当然,如果仅仅停留在余光明的写实风景油画而滔滔不绝,大书特书,笔者难以尽情,观者也一定意犹未尽,画家余光明更觉得扫兴,因为抽象油画才是他近些年的用功所在、用情所系。很长时间以来,余光明力图追寻着赵无极、朱德群的足迹寻找自己的精神图腾,他也试图致力于霍夫曼、勃洛克、德·库宁的艺术形式而实现自己的抽象表现主义,为此,他笃定恒心,上下求索,追求卓远。他画了很多抽象油画,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表现技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抽象油画《上善若水》系列、《生生不息》系列中,轻快的色彩如跳跃着欢快的音符,使人陶醉,雄浑的笔触如奏响洪钟大吕般的交响,使人震撼,而在抽象油画《王维诗韵图》系列、《爱》系列、《融》系列中则流露出内心的安宁与平和,又在不经意之间绽放出一位艺术家的“所观所览”和“所宠所养”。

观看余光明的抽象油画,仿佛立高台纵逸五彩缤纷的花园,亦如登高峰放眼奔腾的大海,缤纷的色彩很有诗意,绮丽的画面蕴含妙境,意境之妙仿佛拢了天地之精华,情感之美仿佛聚了自然之灵气。观、品、读,目之所及,顷刻之间,心神澄澈,养眼于妙意之中,悟道于妙境之中。

在这些抽象油画系列之中,余光明均以色彩作为艺术创作的酵母,以抒发性灵作为抽象符号的表现形式,却非波洛克式的无序抽象、更非蒙德里安的极简抽象,而是强调个人情感之时,通过色彩的调和、色彩的搭配,敏锐地捕捉色彩的变化、冷暖的对比,让色彩有序起来、灵动起来,也让画面在浑然一体的色彩中充满张力。

在这些抽象油画系列之中,固有色、对比色、光源色,驭色淋漓,元气生发。润泽的、微妙的、精致的,色游彩活,乍合乍离,或聚或散。色温、色差、色调,冷与暖、明与暗,或提纯、或变幻,时而浓烈、时而沉稳、时而璀璨、时而斑斓、时而浑厚、时而肃穆。热烈处,缤纷夺目,宁谧处,万象静默,有饱满、热烈的颠覆感,亦有和谐、纯净的柔和力,而点、线、面的相互辉映之中,点面构成了抽象,块面组合了意象,点中蕴含着抽象,面中闪烁着具象。当抽象与具象神遇而迹化之时,具象得乎寰中,抽象超于象外,从中依稀看到了象征性的表现形式,以及象征的表现形式背后所凝聚心境、情感。那心境、那情感正如屡屡不绝的心语,如歌如诉,至真至纯,洋溢着清空安宁的意蕴,弥漫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余光明的意识形态之中是否存在神秘的内核?笔者不得而知,可是,在他的抽象油画之中总是激荡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也许那些色彩触及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不由自主地感到灵魂的震颤,由此引起了同频共振,激发出了丰富的联想,也许“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抽象内蕴里呈现出了艺术之美、图示之美、感官视觉之美,并通过直觉之美给人一种超于感官之外的审美体验、一种更高级别的感知、一种本能的领悟。那聚散疏密的点彩、那天光云影的块面、那平涂却充满张力的线条,画面无需大,只需盈尺,就可境界宏阔,蕴含丰富。画面中,蓝得纯净、绿的清穆、黄的奔放、红的热烈、白的单纯、紫的虔诚,不管是远观、还是细品,哪怕无意间扫上一眼,都能瞬间触动观者潜意识的审美本能,一种久违的色彩美学蓦然唤醒心智、哲思、情感的合鸣,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自然的审美力量为观者开启了未知的艺术之门。

笔触、色彩、意境,众多艺术符号犹如门捷列夫的元素表一样,让人尽情看、尽情想、尽情去感受。具象、意象、抽象,每一个艺术元素,每一张作品都是一个个具象组合而生成的抽象表现艺术,让人遐想、让人神游。

绘画是一种精神生活,需要时间、精力、闲适,更需要金钱,如果一位画家以绘画为生活中心,那就表明他处于良好的生活状态,尤其当把绘画当成习惯,更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绘画对余光明而言,那是情感的需要,也是灵魂安顿的场所,尽管每天画画,他并不觉得那是时光重要,他也并不觉得画画是多么珍贵的心情,可是,一旦情感需要抒发、精神需要表达、生活需要品味、灵魂需要安顿,绘画就是承载、就是寄托,一笔一画都见真情,一色一韵都是灵魂。也许正因如此,每每情入色彩,意入笔触,点点滴滴都是余光明无尽之意,都是真诚的自己,也都是他那触手可及的生命时光。

(文/桑干)

作品欣赏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来源:名家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