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推进素养导向下初中劳动教学实践与探索,提升广大教师实施劳动课程的专业水平,4月8日,开化县初中劳动课堂教学评审活动在钱学森学校举行。
“劳”以启智
“动”以笃行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推进素养导向下初中劳动教学实践与探索,提升广大教师实施劳动课程的专业水平,4月8日,开化县初中劳动课堂教学评审活动在钱学森学校举行。
《稻香》
池淮初中姜骏刚老师巧妙结合插秧时节,带领同学们学习了种植水稻的方法,通过模拟插秧领会到了家乡农业耕作的辛苦。这节课上,同学们展开创新的翅膀,将科技成果与家乡农业相结合,期待家乡农业在科技加持下能够向着更省力、更获利的方向发展。
《做家庭小主人
——学会购物》
马金初中郑明辉老师以“如何挑选优质食材”提问导入,分三步展开:首先解析蔬菜、肉类、水产的通用挑选法则;其次指导设计就近采购路线;最后设置生活化的预算任务,引导学生规划采购清单。通过案例实践提升生活技能,培养统筹规划能力。
《非遗·扎染》
开化一中汪菲老师以“非遗扎染”为主题,通过情境导入、探究实践、创意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课堂以“导游探秘”激发兴趣,结合微课示范扎染技法,鼓励学生动手扎结、染色,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劳动中渗透非遗文化传承的意义,并通过现代扎染作品赏析,启发创新思维,将传统工艺与生活场景结合。最后通过自评、展示和讨论,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和文化保护的理解,实现“以劳育美,以美润心”的教学目标。
《非遗传承,布里生花》
苏庄初中胡慧佳老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为切入点,开展传承“非遗”我接力项目化主题学习活动。在第一阶段“知染”活动中,以一条扎染连衣裙作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寻扎染之源,并习得扎染之法,变废为宝,利用洗脸巾染就与众不同,最后通过对扎染制品的改造让一朵朵非遗之花在课堂绽放,更在学生的心田绽放!
《“敲敲”留下春天的色彩——非遗•植物拓染》
开化二中何菁菁老师首先以一段春天的视频引入主题植物拓染,并通过探索——拓染初识,创作——拓染体验,收获——拓染之美,拓展——拓染推广来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也记住了拓染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在老师的示范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帆布袋的拓染,最后通过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形式评出了最优秀的三个作品进行展示和颁奖。在颁奖环节学生思考和表述了植物拓染的意义,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做好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
《来一杯龙顶“特调”》
钱学森学校鄢双慧老师以真实采茶情境导入,带领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引出龙顶茶亮点。观察包装并思考商品包装的三大要素,结合具体示例指导。而后小组合作为龙顶茶“特调”一款别致的包装,并进行销售,可直播,可快板,可歌唱。小组分工明确,老师评价及时、有效,学生作品惊艳,互评自评到位。同时结合AI生成一款龙顶茶包装,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尝试,结合当下需求发展更多新颖的产品、文创,传承发扬龙顶茶文化和精神。整堂课一气呵成,有动有静,有投入有生成,引人深思。
《艾草清香,怀乡悠长》
开化三中郑君红老师以“文化传承+劳动实践”为主线。首先通过《青团由来》短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对传统美食的兴趣;随后结合图文讲解艾草功效、清明习俗,深化文化认知。核心环节分步示范制作流程,穿插互动问答,强化知识内化。实践阶段采用,明确限时任务,利用预拌粉简化流程,确保高效协作;设置“青团大比拼”评比,融入竞争机制提升质量意识。最后通过“怀青团”升华主题,引导学生缅怀先烈、珍惜劳动成果,实现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塑造的统一。
比赛结束后,劳动教研员余雁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余老师充分肯定了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他们在开展劳动课时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不仅要注重学生劳动体验,更要向培养学生劳动素养转变,真正让劳动教育变得有价值。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