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cience 调节肠道菌群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5:18 2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syndrome,PCOS)是全球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患病率约5%~20%[1][2]。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稀发排卵甚至不排卵,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生化表现。此外,PCOS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等内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syndrome,PCOS)是全球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患病率约5%~20%[1][2]。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稀发排卵甚至不排卵,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生化表现。此外,PCOS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代谢紊乱,与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3]。PCOS病因复杂,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介导了PCOS的病理进程,目前临床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4]。

饮食干预是PCOS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一环,PCOS患者膳食摄入量普遍不足[5],而膳食成分同时是影响肠道菌群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益生元的膳食纤维是否能发挥改善PCOS的健康促进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尚待系统性研究。

2025年4月7日,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陈淼鑫团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王睿瑞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14.3)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iota Modulation by Inulin Improves Metabolism and Ovarian Function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发现,膳食纤维菊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

研究团队利用脱氢表雄酮(DHEA)与高脂饮食联合诱导PCOS模型小鼠,给予膳食纤维菊粉干预后PCOS小鼠的生殖及代谢表型得到显著改善。宏基因组学数据提示膳食纤维菊粉显著促进了肠道短链脂肪酸(SCFAs)产生菌的生长,同时代谢组学数据证明了肠道中SCFAs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微生物共丰度分析,发现一个核心肠菌群落CAG12,包含了双歧杆菌与多种SCFAs产生菌,其丰度在PCOS小鼠显著降低,而膳食纤维菊粉促进了CAG12的增长。此外,研究团队还证明了膳食纤维菊粉可增强PCOS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阻碍脂多糖进入循环,缓解了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并抑制了卵巢NLRP3炎症小体与焦亡发生。

为进一步验证动物实验结果,研究团队开展了膳食纤维菊粉在PCOS人群的前瞻性临床干预试验,发现膳食纤维菊粉显著改善了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及糖脂代谢异常,同样促进了PCOS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增长。进一步通过人源性菌群移植实验,将PCOS患者来源的膳食纤维菊粉干预前与干预后肠道菌群分别移植给抗生素处理后的受体小鼠,发现干预后的肠道菌群有助于促进SCFAs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受体小鼠PCOS相关生殖及代谢表型。

以上研究结果证明肠道菌群介导了膳食纤维菊粉对PCOS的健康促进作用,揭示了肠道菌群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了靶向调节肠道菌群是PCOS临床管理的新策略,为微生物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2558

| 供稿:生殖内分泌科 耿露露

| 审核:陈淼鑫 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查看):

[1] A. E. Joham, R. J. Norman, E. Stener-Victorin, R. S. Legro, S. Franks, L. J. Moran, J. Boyle, H. J. Teed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10 (9), 668-680, https://doi.org/10.1016/S2213-1168 8587(22)00163-2.

[2] H. F. Escobar-Morreale, Nat Rev Endocrinol 2018, 14 (5), 270-284, 1170 https://doi.org/10.1038/nrendo.2018.24.

[3] N. Helvaci, B. O. Yildiz,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2025, 21 (4), 230-244, https://doi.org/10.1038/s41574-024-01057-w.

[4] E. Stener-Victorin, H. Teede, R. J. Norman, R. Legro, M. O. Goodarzi, A. Dokras, J. Laven, K. Hoeger, T. T. Piltonen,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24, 10 (1), 27, https://doi.org/10.1038/s41572-024-00511-3.

[5] W. T. Leung, Z. Tang, Y. Feng, H. Guan, Z. Huang, W. Zhang, Nutrients 2022, 14 (24), 5285, https://doi.org/10.3390/nu14245285.

研究团队

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耿露露医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杨鑫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陈淼鑫主任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王睿瑞副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生殖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生殖医学博士、博士后,同济大学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生殖医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委,入选医院“领航计划”人才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项,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青年医师研究和发展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项,上海市卫计委计划生育类项目1项,及上海市申康中心临床研究青年项目1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10次,大会报告6次,壁报介绍4次。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代表性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Diabetes及Human Reproduc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上。

擅长方向:不孕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辅助生殖治疗。

东院: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四全天

西院:周三全天、周五上午

进入陈淼鑫医生的专家主页

生殖内分泌科

耿露露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住院医师,同济大学妇产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殖内分泌疾病与微生物的临床与机制研究。主持院级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市局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6篇,代表性成果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及Human Reproduc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

体验“就医门户”带来的诸多便利吧!

来源: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