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4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由汕大医附一院宁养院组建管理的志愿服务组织——汕头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获评“最佳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行事迹宣传。这也是本次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一家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4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由汕大医附一院宁养院组建管理的志愿服务组织——汕头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获评“最佳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行事迹宣传。这也是本次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一家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汕大医附一院宁养院成立于1998年11月,是国内首家免费为经济困难的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居家镇痛治疗、护理指导、社工服务等“五全照顾”的医疗慈善部门,由该院与“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双方共建共管。至今已有1.15万名晚期肿瘤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接受宁养医疗服务,在“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的全面关怀中解除身心痛苦、安宁辞世。宁养院也由此被称为“生命尽头宁静的港湾”。
图为汕头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常态化开展公益活动。
汕大医附一院宁养院立身于高等医科院校系统中,矢志承担医者仁心培育使命。2002年3月,为使广大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生命重量、于健康科普中传递医学温度,宁养院与共青团汕头大学医学院委员会联合发动在读医学生组建“汕头大学医学院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成为国内首支结合宁养医疗服务延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义工队。2010年,为丰富服务内涵、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关爱贫困的晚期肿瘤患者家庭,宁养院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与大学生义工队整合组建成“汕头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
汕头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构建了“党政引领-高校协同-专业支撑”的三维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完备、架构清晰、档案规范的科学管理模式。建立“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动态督导”的志愿力量培养体系,充分保障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与科技性。创新实施“思政教育融入服务实践”特色模式,依托党团组织定期开展专题学习,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志愿活动全过程。累计开展义诊、宣教、培训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40余场,先后有308户特困患者家庭接受义工队定向帮扶,志愿服务时数逾8万小时。
图为汕头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
汕头宁养医疗服务义工队发源于大学校园、汇聚各界爱心涓流,经过23年长效的科技引领与拓展深研,已成为城市公益领域的重要支流。这种将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志愿服务模式,不仅缓解了患者身心痛苦,更在全社会传播了“尊医重道、生命平等”的价值理念,助推友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浪潮奔涌向前。
汕大医附一院宁养院表示,下来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宁养医疗服务志愿者,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领域,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多科技志愿力量。
来源:橄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