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鄂西北到东南亚 裕农菌业乘“云”出海闯市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20:44 1

摘要:3 月26日,马来西亚吉隆坡港口,海风轻拂,一艘货轮缓缓靠岸,一个装满12吨货物的货柜被稳稳卸下。里面装着干香菇、黑木耳、香菇酱、果蔬脆、香菇脆等特色产品,它们来自鄂西北深山里的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公司在海外建云仓后的首批货物,价值170万元。

3 月26日,马来西亚吉隆坡港口,海风轻拂,一艘货轮缓缓靠岸,一个装满12吨货物的货柜被稳稳卸下。里面装着干香菇、黑木耳、香菇酱、果蔬脆、香菇脆等特色产品,它们来自鄂西北深山里的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公司在海外建云仓后的首批货物,价值170万元。

“国内集货与海外分拨结合,东南亚订单响应时效从7天缩短至3天,物流成本直降20%,今年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0%”裕农菌业董事长王祖亮眼中满是喜悦,一边仔细盘点着货物,一边心里默默盘算着后续的发货计划,“4月争取再发3个柜。今年在马来西亚的年产值能达到6000万元,公司的产能就能充分释放啦!”

时光倒回多年前,那时的王祖亮还是个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小商贩,不辞辛劳地将南漳香菇卖到国内各大批发市场。然而,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行间的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利润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那时候,大家都在找新出路,不少同行都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我想,与其在国内挤破头,不如出去闯一闯。”王祖亮回忆。

2014年,王祖亮注册成立亮全兄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一起干。2015年,注册成立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第一张有机认证证书。2017年11月工厂开工投产,干制香菇、木耳等初级加工产品很快打开海外市场,当年仅1个多月就创下出口60万美元的纪录。2019年,公司开始做深加工,让田间地头的农特产品实现就地增值。

但市场的发展总是充满挑战。尽管粗加工产品销量可观,可高附加值的即食产品却因为过度依赖海外代理商的销售渠道,市场份额始终难以扩大。“代理商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推广新品成本高,他们根本不愿意投入。把货卖给中间商,利润被压得极低,回款更是困难,拖上一年都是常有的事。”王祖亮皱着眉头,语气中满是无奈,“我们出口到泰国的香菇,被进口商恶意压价,每公斤利润直接缩水4到8元,差点血本无归。”

虽然手握“中国地理标志”和有机认证这两张“王牌”,裕农菌业却因为销售渠道受制于人,在国际市场上只能充当“隐身供应商”,难以施展拳脚。2024年,公司出口额从2023年的1.3亿元缩减至5000余万元。

“销售的关键在于客户,客户资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冲破美国关税壁垒,摆脱外贸受制于人的困境,让5条年产400吨的即食果蔬脆生产线达产释能,2024年,王祖亮先后11次带队深入东南亚考察,绘制出“物流地图”,最终决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设立海外云仓,砍掉中间商,直供终端市场!

建云仓绝非易事。租仓库、办证件、适应严苛的海外检测标准,仅产品检测项就有80多项。但裕农菌业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2024年10月,1800平方米的海外仓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顺利建成;11月,公司成功拿到国际签证认证,云仓正式投入运营;12月,又在新加坡注册了新加坡服务员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旗下多个产品还荣获了国际清真 (HALAL) 认证。

认证只是第一步,要想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还得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公司组建本土销售团队,计划通过直供商超、亚马逊跨境电商、TikTok直播带货,将定价权牢牢攥在手中。同时,公司积极申请注册国际商标,让南漳“山货”在云仓换上“新包装”,勇闯国际市场。

云仓的背后,是深山里的“共富链”。走进南漳县东巩镇,连片的香菇大棚与现代化加工车间交织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菌棒由公司提供,技术员手把手教,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1-2元,一年稳赚六七万!”村民王明财的笑容里满是底气。

这份底气,源自裕农菌业的“三包一保”模式——包菌棒供应、包技术指导、包产品回收、保底价收购。公司串联起2000余户菇农,建成百万袋标准化种植基地,让曾经“靠天吃饭”的散户告别了质量参差、低价竞争的困境。

深加工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奏响“增值曲”。紫薯、南瓜、秋葵等本地果蔬经过低温脆化,变身每包售价2美元的网红零食。一条生产线日均消耗农产品10吨,带动周边1000多亩订单种植。

“田间就是车间,山货直接变尖货!”王祖亮指着新安装的香菇奶茶生产线介绍,6月投产后,这条线将消化300万斤白果,联农带农效益再提升30%,公司全年产值预计突破2亿元。

来源:中国日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