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三大悖论”将让美国6个月内向中国“认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02:17 3

摘要:这是由他背后的选民决定的,任何政治家都在演戏(所以许多演员能做好总统,比如里根和泽连斯基),以换取选民的好感和支持。

首先问您一个问题,特朗普是一个疯子或蠢人么?

猫智深认为绝不可能。一个疯子怎么可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后,又跨到政界,成为美国第一人?

一个不疯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奇葩政策乃至言行呢?

这是由他背后的选民决定的,任何政治家都在演戏(所以许多演员能做好总统,比如里根和泽连斯基),以换取选民的好感和支持。

特朗普的支持者中“红脖子”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他们的选票能极大影响其政策,因此特朗普的“出格之举”并不意外。

什么是“红脖子”?

美国的“红脖子”豪杰们

美国有人列出分辨是不是自己“红脖子”的标准,让人忍俊不禁,我列出几条无伤大雅的,让大家看一下:

1、你去海洋世界玩的时候带了鱼竿(……);

2、你修剪草坪之后发现草里面有一辆车(不爱打扫院子);

3、每天都有人敲你的门,以为你在院子里卖旧货(同上)

4、你半夜上厕所需要穿衣服穿鞋还得带个手电筒(大农场+老房子);

5、你在商场的停车场和别人枪战过(南方民风剽悍……);

6、你有好几个同辈亲戚的名字和内战时期的南方将领一样(南方群众不忘历史);

7、有十条以上的官司告你的狗(……);

......

红脖子,特指美国南方乡下白人。他们被主流文化中被定义为贫穷落后、没文化、有种族主义倾向的白人。

当然不可以简单将特朗普的拥趸简单等同于“红脖子”,但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有着学历低、保守、白种人和反对移民的标签。

根据过往统计,特朗普在无大学学历的白人中赢得约63%的选票,而拜登为35%。

在农村地区,特朗普赢得65%的农村选民。(所以,他格外重视我国的农产品进口政策)。

另外,由于特朗普反对移民的政策,多数白人选民支持他,但他在非裔选民的支持率仅有16%-20%。

总之,特朗普的支持者确实以白人、非大学学历者、农村居民和中老年男性为主,许多并没享受到全球化的红利,用我们的话来说,属于美国的“国家发展太快,请等等你们人民”那部分人。

(然而,由于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和保守的贸易政策,他在中等偏上的白人选民中支持率也较高,但顶级富豪则多支持他的对手)

看懂了他的支持者,也就理解特朗普的政策了。近年来,美国企业为追求低成本和高利润,大规模将制造业外包至海外。从1980年至202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了600万个,大量工人失业。到了2024年,虽然美国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20万个,但制造业岗位却减少了8.7万个。

鉴于多数低学历的白人都是特朗普的拥趸,也不难理解他提出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了。

但美国的人工成本高,工业品并不具有竞争力。为此,特朗普提出了增加关税,增加其它国家产品的成本,帮助美国制造业回流,顺便也增加政府关税收入。

特朗普的想法听起来很好,但却不可行,因为其陷入到三大悖论中。

第一个悖论:

他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是想让一部份美国人有工作,从而其改善生活。但缺少中国的产品,却会降低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贸易战并不是今天才开打的,早在2017年8月美国启动301调查时,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就开始了。

之后,特朗普和拜登连续两届政府一直在贸易上打压中国产品,一刻都没有放松。

然而结果怎么样?

2017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5.33万亿元。

2024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25.45万亿元。

即使单论对美出口,7年间也增加了22%。(但占的美国进口份额减少了)

由此可见,中国产品在国家上大行其道,并不是哪个老爷赏饭吃,而是有其必然性。

简而言之,中国制造在成本和产业链配套上的双重优势,从而为各个国家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是日用品,而这些正是中低收入民众所需要的。

此次美国增加关税,将极大增加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以苹果手机为例,其绝大多数组装工序以及核心供应商都在中国,据Rosenblatt证券的预测,当特朗普政府仅仅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时,iPhone 16 Pro Max在美国的售价就将突破2300美元,后面再加关税,iPhone在美国的价格已经不敢想了。

贸易战又不是今天才开打,苹果这家公司在这七年间不是没想过往其它地方转移,结果怎么样?

有报道称,相对于中国郑州厂区的99.3%的变态级品控,苹果在越南工厂还在为达到80%多的良品率苦苦挣扎。

美国普通人用的大量日用品都来自中国,以沃尔玛为例,其是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为美国普通民众提供生活日用品。据悉,沃尔玛全球采购的商品中,约有60%来自中国。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沃尔玛中国采购额超300亿美元,连续几年成为沃尔玛最大的商品进口国。

另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如果特朗普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60%关税,美国收入中等的典型家庭每年的支出将因此增加约2600美元。

而根据耶鲁大学去年10月公布的一份研究估算,因关税导致美国家庭的额外支出成本可高达7600美元。

(由此可见,对中国完全贸易脱钩绝不是特朗普想要的。他想让中国屈服,从而控制进口中国商品的种类,并从中获取收入。)

这第一大悖论,其实特朗普本人也预料到了,他的应对之策是将从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用于补贴减免美国人的消费税,以缓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

但在中国对美国对等增加关税后,特朗普提出对中国产品加税到125%,对其它国家只实施10%的基础关税。

这意味着他自己的补救措施落空了,因为125%的关税意味着中美之间基本不可能有贸易,他也无从获得关税,而从它国家征收10%的基础关税远远不能补贴消费税。

特朗普的第二大悖论是:

他必须联合其它国家共同抵制中国,才能让中国屈服,为此他必须对其它国家示好。然而,这样他就不可能阻止中国的制造业转移到他的盟国。因此,制造业仍旧回流不到美国,他最多只能和中国两败俱伤。

德国的图林根州是音乐大师巴赫的故乡,2023年1月,中国宁德时代在这里投资的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开始运营。

这家工厂投资金额折合人名币过百亿,每年可生产约3000万个电池,最多可提供2000个工作岗位。

2天前在匈牙利,该国外长西雅尔多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匈牙利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且没有之一,来自中国的企业在匈牙利投资170亿欧元。

据悉,目前已有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多家公司通过海外设厂等方式布局匈牙利。

在墨西哥边境的仓库里,贴着“Made in Mexico”标签的中国电动车电池堆积如山;

在泰国的土地上,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光伏园区正蓬勃发展。

....

中美贸易战不是第一天开打,早已经打了8年了,中国已经在全球各地进行了产业布局。(代价是国内的就业岗位)

直接对美贸易方面,通过这几年的调整,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5249亿美元,仅仅占中国总出口的14.7%。

因此,此次贸易战对中国来说绝不是无准备之战。就算中国不向美国出口1美分的商品,也不会伤筋动骨。

特朗普想让中国屈服,必须联合欧盟、东南亚等其它国家,彻底让中国外贸断绝。然而,那中国企业在其它国家生产的产品他该怎么办?

收高税收?那他将得罪其它国家。

放任不管?那中国将从与其它国家的贸易中“回血”。

而且其它国家会怎么想?难道他们不明白“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的道理?中国即使被特朗普抑制,这些产业也只会流向东南亚、东欧等国,而不会回流美国,那谁将是特朗普下一个打击对象?其它国家非常清楚,因此他们不可能真心实意与美国联合对付中国。

所以特朗普也打破不了第二悖论。

特朗普的第三大悖论是:

世界经济的大趋势是分工合作,发达国家在金融和创新方面有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上有优势。然而,特朗普却想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不仅要想让美国垄断人工AI,还想赚生产NIKE鞋的钱。

“看看这支铅笔,光靠一个人是造不出这支铅笔的,数千人合作才制造了这支笔。”弗里德曼解在近日一个广泛传播的视频中说,一支铅笔的制作,木材来自华盛顿州的林场,笔芯来自南美的石墨矿,橡皮来自马来亚的橡胶种植园……成千上万人合作完成一支铅笔,最后由你花上几个美分来交换他们付出的劳动。

前天,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转发了一段尘封的视频,被认为透露出他对全球化分工的支持。

在分工中,美国、西欧的发达国家,能生产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却不生产耐克运动鞋。这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成产鞋,而是他们的人工成本高。

你能想象,美国的工人拿着5千块的工资,在酷热的车间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么?

你能想象,美国的白领拿着1万块的工资,在写字楼中逼仄的隔断中996吗?

特朗普连生产nike鞋的钱都不想我们赚。

然而,他搞得制造业回流,本身就是逆全球化,注定没有结果。就算美国人使用自己生产的昂贵的nike鞋,也会大幅降低生活水平,即使特朗普想用天荒夜谭般的补贴消费税的手段,终究是痴人说梦。

特朗普面对的困难是每个发达国家都面对的,即制造业流失导致工人就业困难。然而,欧洲多数国家采用高福利这些人进行弥补,并加大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其就业。

美国却不能采用这些措施,因为特朗普面对的第三大悖论其实是美国模式的死穴:

美国最初是一群被迫害的教徒建立的国家,他们主张限制政府权力,提倡个人奋斗。因此,美国政府相对欧洲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少,是成功者的乐园,大量的创业者也一波波蜂拥而至,使得这个国家充满朝气。

也因为政府干预相对较少,美国的贫富差距在发达国家中较大,其基尼系数已达0.415,远超0.4的国际贫富差距警戒线,有很多群众生活困难。

总之,这个国家是上限高下限低。(当然是相对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别去碰瓷了)

特朗普虽然是总统,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人,改变不了美国300年来发展出来的体制和思想,也逆转不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不得不说,对于美国穷人,特朗普是某种意义上的英雄,但他最终的结局终究奖是螳臂当车。

2014年之后的两年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最后两年任期,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难过的两年。

这一年奥巴马输掉了中期选举,共和党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中都获得了多数席位。

在之后,奥巴马的重大政策政策在第114届国会的通过率接近于零。

比如在2014年11月,奥巴马宣布通过行政命令实施“童年入境暂缓遣返”(DACA)扩展计划,但这未经过国会批准。

奥巴马依赖行政权力推动《清洁电力计划》,但未能在国会获得立法支持。

......

我为什么说特朗普将在6个月内向中国认怂呢?因为6个月后,也就是11月份就到中期选举了。

中国因为体制优势,人民的忍耐力更强,而美国呢?

在越战中,越南军民死亡人数在100万至160万之间,而美国只阵亡了5.8万人,他们就撑不住了。没办法,美国的人命比越南人金贵。

我不是否认美国民众在国家遇到危险时的风险精神,但是,中国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没有任何领土诉求,中国对阿拉斯加不感兴趣,关岛也不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领土,美国普通人愿意为了打赢一场对遥远大国的贸易战,每个家庭每年付出7600美元的代价么?

如果特朗普输掉中期选举,他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无所作为的混两年,然后下台,然后等待着审判和牢狱之灾,就像他第一个任期结束时那样。

所以特朗普会在6个月内认怂,甚至3个月内就会认怂。

反正中国人会打乒乓球,大不了再来一场乒乓外交,不过这次主动方变成美国了人了。

也有很多在两国都有利益的企业,他们每年会在华盛顿进行大量游说,也会撮合两国。比如苹果和特斯拉,这种关税他们怎么活?

你能想象出马斯克现在的心情么?

特朗普必然会认怂,这是由于美国体制带给他的限制,但从整体来看,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对我们还是有巨大的优势。

从长远来看,我们应对贸易战的根本,在于进一步将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出口切换到国内消费,从生产型国家变成消费型国家。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解决二次分配的问题,让你我这样普通的群众分享到发展的红利,从而振兴国内消费,让我们从“乙方”转变为“甲方”。

因此,去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中提到的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重点的是提振消费。会议提出,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而众所周知的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和完善居民保障。

只有群众们富起来,才敢于消费,从而顺利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摆脱对外贸的过分依赖,不再被特朗普借海外市场捏住喉颈。

要提高消费,让群众敢花钱,关键还是提高居民收入,并且加强群众在工作、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保障,即落实同样是本次会议提出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特朗普倒是做了件好事,至少在倒逼我们深化改革,让我们加快改革的步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部分参考资料:
《J.D.万斯:十字路口的“乡下人”——评【乡下人的悲歌】》刘军 《经济观察报》
《关税后:苹果高端手机2300美元?美国消费者承压性受考验》德才
《苹果一旦退出中国市场,谁的损失最大?答案你可能不信》倪卫涛
《特朗普关税战第二季,备战》《财经》记者 江玮
《匈牙利外长:归功于中企 匈牙利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生产国》央视新闻
《中美贸易战八年回顾:中国如何转危为机,重构全球贸易版图》

来源:猫智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