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晚,建议在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此时5厘米耕层地温需稳定在 10-12℃,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20%为宜。
以下是基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高粱甜杆(甜高粱)种植与管理方法,综合多篇资料的要点总结:
一、种植季节与气候要求
1. 播种时间
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晚,建议在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此时5厘米耕层地温需稳定在 10-12℃,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20%为宜。
若选用早熟品种,可适当延后至5月中旬播种,避免倒春寒影响发芽。
2. 气候适应性
甜高粱耐旱性强,但幼苗期需防霜冻,成株后可耐受轻度低温。东北地区需注意春季大风和夏季降雨集中期的排水。
二、种植前的准备
1. 选地与整地
地块选择:优先选择平坦、疏松肥沃的地块,前茬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佳,避免连作。
整地要求:深耕25-30厘米,耙细土壤,去除杂草和土块。黏重土壤需增加腐熟有机肥或河沙改良通透性。
2. 种子处理
选种晒种:筛选大粒饱满的种子,淘汰病弱籽粒,播种前晒种2-3天以提高发芽率。
药剂拌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0.5%)拌种,防治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三、播种方法
1. 播种密度与方式
密度控制:肥地宜密植,薄地宜稀植。垄作推荐65-70厘米垄距,双行条播,株距30-40厘米,每公顷播种量15-22.5公斤。
播种深度:沙土地播深3-4.5厘米,黏土地适当浅播2-3厘米,覆土后镇压保墒。
四、田间管理要点
1. 苗期管理
间苗定苗: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留壮苗去弱苗,保持株距均匀。
中耕除草:苗期结合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定苗时进行,后续间隔10-15天,同时培土防倒伏。
2. 水肥管理
基肥与追肥:整地时施足腐熟有机肥,生长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拔节期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灌溉要点:耐旱但需保证关键期水分,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各灌水一次,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3.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黑穗病可通过轮作和药剂拌种预防;穗腐病需及时清除病株,喷施多菌灵。
虫害防治:蚜虫用溴氰菊酯喷雾;螟虫在心叶期撒施呋喃丹或喷施氯氰菊酯。
五、收获与后续管理
1. 适时收割
生长期约45-60天,成熟后及时收割,留茬3-5厘米以利再生。东北地区若采用早熟品种,可收获1-2茬。
收割选择晴天,避免雨淋导致霉变,茎秆可加工为饲料或生物质原料。
2. 轮作与土壤养护
建议与豆科作物轮作,减少连作障碍;收割后秸秆还田或深翻,增加土壤有机质。
六、注意事项
防倒伏:高密度种植地块需在拔节期喷施矮壮素等化控剂。
订单农业:东北部分地区推行“企业+农户”模式,可提前签订收购协议保障销路。
通过以上方法,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气候与土壤条件,可实现甜高粱的高产稳产,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来源:琦琦的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