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也是如此,凌晨一点多醒了,一时睡不着,打开手机扫一眼,发觉美股大涨,新闻区里的头条赫然写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措施。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本号为公众号《校尉讲武堂》在头条的主账号,此外别无分号。
周六晚首次在西瓜视频直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过去看看。
随着年龄增长,总是偶发性的睡不好。通常几天就有一次,莫名其妙醒来,然后再难入睡。
昨晚也是如此,凌晨一点多醒了,一时睡不着,打开手机扫一眼,发觉美股大涨,新闻区里的头条赫然写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措施。
美股这根阳线确实很猛,瞬间收复了关税战引发的跌幅
虽然是凌晨的消息,下面的评论可不少,其中主要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看到中国反击、欧盟跟进后,懂王认怂了,中国形势一片大好。
一种认为,这本来就是特朗普精心设计好的圈套,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逼迫其他国家跟着美国一起制裁中国。
而根据校尉的经验,如果网上出现明显两边倒的对立意见,通常哪边都不能简单采信,这次也不例外。
因为这两种意见所代表的,正是在中美博弈乃至任何重大斗争中,都必须要杜绝的两种情绪:速胜论与必败论。
而对速胜论与必败论(当时叫做必亡论)的批判,正是《论持久战》的精髓所在。
因此,面对美国疯狂加税又忽然选择性地暂停90天,以及美国其他更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的复杂局面,我们应该重新学习论持久战的战略思维方式,从纷繁复杂的短期现象跳出来,从更宏观的尺度,来看待这场关税斗争。
战略分析,首先必须是宏观分析,要观察细节,但却不能拘泥于细节、局限于细节。
第一,中美博弈的本质是什么
要看懂关税战,首先要看懂中美博弈。
关于中美博弈的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之争、理念之争、方向之争。
美国要的,是继续维持美国霸权,以及支撑霸权的战后隐性经济殖民体系。
其最直白的表达,就是万斯最近说的,中国人这样的乡巴佬,就应该按照美国的安排,老老实实九九六打螺丝、踩缝纫机,而美国这样的上等人,则注定要占据产业链高端,安享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劳动力的供养。
中国要的,是属于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发展权、生存权。
其最直白的表达,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有教无类、天下大同,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不可能放弃霸权,我们也不可能放弃生存权、发展权,这是中美博弈的结构性矛盾,不可能通过妥协的方式解决。
因此,不管是建制派的拜登执政,还是反建制派的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渐行渐远甚至走向恶化,本身就是历史大趋势。
区别在于,拜登执政,中美关系会切割得慢一些,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会加速恶化。
尽管因为东方文化的含蓄、外交术语的隐晦,官方阐述中美关系,并没有剑拔弩张,更没有把路堵死,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早在安克雷奇那句“你们没有资格说从实力地位出发与我们对话”之后,我们就已经不对美国人抱有幻想。
引用几句历史文章中的原话(参见《你要断、我便断,你若战、我便战:我们正在重新定位中美关系》):
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重新定位中美关系,既是现实需求,也是必然途径!
今后的中美关系,校尉想借用一句话,那就是:你要断、那便断,你若战、那便战!
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民虽然输过,但从来没有怕过,中华文明虽然遭受过种种生死存亡的困境,但总是能够浴火重生。
我们是世间唯一绵延至今的古文明,我们也将继续绵延下去!
在当时,很多人看不到中美关系的趋势性变化。可到今天,简单回顾一下安克雷奇会谈之后的中美关系,这种重新定位的脉络非常清晰。
举一个例子。
安克雷奇会谈后,布林肯一直想访华,多次通过媒体释放消息,但始终没有得到许可,拖了一年多才成行。
相比布林肯的不得其门而入,接待仪式简陋一点,其实不算什么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不得不更换对华事务实际负责人,让沙利文出面与中国缓和关系。
两国交往,逼得对方架空法定的外交部门负责人,在国际外交史上,校尉能想到的,就是晚清、民国时期,列强经常给我们指定谈判代表,比如八国联军指定李鸿章。
我们不是列强,但也不是满清,不是美国人想谈就谈、想断就断。
这种外交风格的转变,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更是对历史大趋势的呼应。
看懂了这点,对于本次懂王加税,中国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自然就会心中有数。
但从特朗普的事后反应来看,他显然没预料到这个结果。
说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也许有点夸张,说这届美国政府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那绝对是实至名归。
你向全球发动关税战,难道不考虑第一号对手的反应吗?
第二,懂王加税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写过好几篇文章,这里只择其精要。
懂王加税,主要五大目的。
一是缓解财政压力、避免美债爆雷,至少别在自己任期内爆雷。
二是兑现选举承诺、稳住自己的基本盘。
三是提高关税壁垒、刺激国内工业发展。
四是打压建制派最主要的金主华尔街资本。
五是割韭菜。
前面四条不解释,最后一条多说几句,因为原来没有涉及到。
这是今天看到网上的消息后才加的,因为校尉的脑洞不够大,总是高估美国政客的道德底线,就从来没想过,作为国家领导人,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直接操控股市谋利。
被人点醒后,校尉仔细想想,这也符合懂王的商人本色。更重要的是,在第一任期,懂王受到建制派的掣肘,天天帮人签字报销,眼瞅着万亿美元从自己的笔尖溜走,却根本没捞到多少好处。
因此,到第二任期,懂王来点报复性收割,实在是正常不过。
这张图,本是讽刺懂王割欧洲的韭菜,现在看来,美股参与者才是最大的韭菜,包括大名鼎鼎的但斌
不过这个消息并未完全得到实证。
尤其是有人说特朗普家族通过做空获利1600亿美元,这个数字太过夸张。校尉咨询了一下深度求索,证实是假消息。
但懂王及其团队从股市谋利,校尉估计,大概率是真的。
肉都递到嘴边了,不咬上一口,岂不是暴殄天物?
综上,懂王加税,应该不是特别针对中国,但在中美博弈的大趋势与中美博弈结构性矛盾的驱使下,中国注定会成为最大的标靶。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中国乃是美国最大的逆差国,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共计1.21万亿美元,对中国的逆差为2950亿美元,占比25%,懂王要削平逆差,中国自然首当其冲。
同时,中国还是最大的工业国,懂王要重建美国工业体系,中国就是天然的敌人。
而站在中国一边,我们只是按照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经贸体系做生意,中国工业的大发展、中美贸易逆差的增加,都是国际贸易体系正常运行的结果,是合理合法的贸易行为。
你美国人利则全球化、不利则贸易保护主义,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工业也罢、外贸也罢,正是中国人民追求更好生存权、更大发展权的根本,是我们最核心的利益,不可能退让。
因此,不管懂王加税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关税战打下去,就必然是中美两国的惊天大碰撞,这同样属于结构性矛盾,没有妥协的空间。
理解了上述两点,就应该明白,中美博弈也罢、关税战也罢,都是历史趋势驱动下的板块碰撞,不可能回避,不可能退让。
换言之,那些叫嚷投降论、必败论的,可以去墙角面壁了。
第三,速胜论与必败论的狭隘性
在感情上,校尉非常倾向于坚持速胜论的朋友,因为他们都是纯粹的爱国者。
但在理智上,校尉必须坚决驳斥速胜论,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很可能就是导致速败、必败。
老人家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翻译一下,也就是我们坚定相信必胜论,但也坚决反对速胜论。
摘录一段《论持久战》的原文。
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如果说速胜论是好心可能办坏事,必败论则从出发点就是错的,甚至支持必败论的人,本身就心术不正、居心叵测。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支持必败论的人,从南宋的秦桧到民国的汪精卫,往往都已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外敌绑定。他们支持必败论,无非是维护个人私利罢了。
第四,关税战的走向
宏观分析,上面三条基本说清楚了,最后说说关税战的走向,也即大家最关心的,懂王采取关税暂停措施后,是否会形成对中国的围攻。
校尉认为,可能性不大,两大理由。
一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讲,中美博弈,是美国所代表的国际社会食利阶层,与中国所代表的国际社会利益被吞食一方的斗争。
那些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长期被发达国家盘剥的国家,天然会站在中国一边。
这种天然的阶级属性,也许不足以支持他们站出来跟美国对抗,但至少可以保证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会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参见《从阶级的角度解读关税战:这不是美国孤立中国、而是美国孤立美国》
二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讲,美国已经四面树敌,为了维护地缘政治利益,很多国家不会参与美国对中国的围剿。
其中最明显也最重要的,就是俄罗斯。
历史文章中说过,战后国际博弈,可以简化为中美苏/俄的三国杀。
在这种三方博弈的棋局中,老大、老二属于结构性矛盾,没有妥协的空间,因此,实力相对较弱的老三,不仅拥有最为灵活的战略选择,并且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于这个规律,以前做过总结,那就是:大国博弈,二打一才是永远的王道,但二打一的决定权,往往掌握在老三手中。
冷战期间,中国就充分体现老三的天然优势。中国选择苏联,美国就相继在朝鲜、越南吃到惨败,陷入七十年代的低潮期;中国选择美国,苏联就先后在越南、阿富汗失血,最后走向解体。
今天的中美博弈,俄罗斯就是那个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老三。
这种能够打破战略平衡的力量,才是中美博弈的决定性外部因素。
幸运的是,经过美国人三十多年的折腾,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的极限制裁,至少在短时间内,俄罗斯不可能倒向美国。
关于这点,历史文章中说分析过无数次,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参阅《如果懂王重登大宝,大毛会背刺中国吗:再谈大国博弈的基本逻辑》。
第五,中美博弈的棋局走到哪儿了
旅行的时候,每到一个新地方,我们都会查看地图,好确定自己的位置,确定之后的行进路线。
大国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搞清楚现在的战役,到底进行到了哪个阶段,然后再据此调整对策。
论持久战中,提出了抗日战争的三大阶段,也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也是任何一场大型博弈的普遍性规律。
战略防御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被动防守、处处别扭,上上下下弥漫着悲观气息,速跪论、必败论、亡国论甚嚣尘上。
战略相持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互有攻守、反复拉锯,速胜论开始抬头,必胜论开始占据优势,因为这代表着趋势,但速跪论、必败论、亡国论还有一定的市场,导致民间情绪一会悲观、一会乐观。
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对于最终胜利,民间已经没有疑问。
显然,当前的中美博弈,不管是战略态势还是舆论氛围,都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战略防御阶段,进入到了最为复杂、最为凶险的战略相持阶段。
而战略相持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如同上甘岭一样的反复拉锯。
地缘政治层面。
美国依然不断在中国周边挑事,这是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势惯性,也是中国最大的地缘政治短板。这种局部的不利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在更为广阔的全球地缘政治棋盘上,不管是毗邻我国的中南半岛、中亚,还是更加遥远的西亚、中东,亦或是长期被视为美国自留地的太平洋岛国、拉美,我们都在发起反击。
这既是地缘政治的拉锯,也是中美博弈的拉锯。
经贸领域。
从懂王第一任期发起的贸易战,到现在的关税战,中美在经贸领域的斗争越激烈,说明美国越是黔驴技穷。
道理很简单,全球经贸体系乃是美国霸权的根基,引发全球经贸战,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最大的伤害。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当年的美苏博弈。当美国利用石油危机、粮食危机发起经贸战的时候,苏联根本没有任何抵御能力。
但现在的中国,不仅没有被美国的经贸战打垮,反而越战越勇,不仅国际贸易不降反升,而且在科技、工业、军工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就跟阴王将俄罗斯排挤出美元结算体系结果反噬美元霸权一样,懂王将关税武器化,撼动的也是美国的贸易霸权。
道理很简单,俄罗斯是资源型国家,生存底线很低,中国是工业大国,生存底线居中,美国是金融大国,生存底线最高。
如果全球贸易体系、金融体系彻底瓦解,最先运转不下去的是美国,其次是中国,再然后才是俄罗斯。
校尉说过,大国兴衰的生命周期中,存在明显的软实力滞后效应,也即文化、金融、外交等软实力的发展,会极大地滞后于工业、科技、军事等硬实力。
因此,大国崛起,首先是硬实力崛起,然后带动软实力崛起;大国衰落,首先是硬实力衰落,然后带动软实力衰落。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硬实力带动软实力崛起的加速过程中,当前的美国,正处于硬实力带动软实力衰落的加速过程中,并且中国的工业硬实力已经毫无疑问超过美国,科技、军事实力也正在加速转化,至少可以与美国形成均势。
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为什么美国越来越倾向于动用舆论、外交、金融等软实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硬实力搞不定!
但软实力之所以成其为软实力,就是因为必须依赖道德、理念、价值观、国家信用等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
就跟金融武器化、关税武器化会摧毁美国的金融霸权、贸易霸权一样,滥用软实力、将软实力武器化,同样会摧毁美国的软实力根基——集道德、理念、价值观于一体的国家信用。
因此,美国发动金融战、关税战,中国能够在金融领域、关税领域与美国形成拉锯,本身就意味着,中美博弈的拉锯战,正在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推进。
大家都知道,金融霸权,乃是美国霸权最核心、最重要、威力最大的部分。因此,当初美国动用SWIFT制裁俄罗斯时,很多媒体都在惊呼,美国向俄罗斯投放了金融核弹。
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金融霸权,同样是美国霸权最为脆弱的部分。
是,金融核弹的威力是很大,但相比物理意义上的核弹,金融核弹更容易自爆。
正如前几天写的,懂王加税,就是一场针对全球经济的自杀式恐怖袭击。现在可以加一个定语,懂王加税,就是一场针对全球经济的金融核弹自杀式恐怖袭击。参见《懂王加税,一场针对全球经济的自杀式恐怖袭击》
问题在于,这颗金融核弹,懂王真的敢启动吗?启动之后,炸得最惨的又会是谁?
由此可见,关于关税的拉锯战,已经接近中美博弈最后的战役,好比抗美援朝进入了上甘岭战役,一旦拉锯结束,就意味着战略平衡已经被打破,战略反攻阶段即将开启。
结语:
《论持久战》中,有许多思想精华。
但其中最精华的,校尉认为,一是对于速胜论、必亡论的驳斥,二是对抗日战争三大阶段的划分。
前者是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后者是找准定位、找准对策。
中美博弈向何处去,我们同样要先统一思想、树立信心,然后再找准定位、找准对策。
只要做到了这两条,校尉相信,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来源:校尉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