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听涛景区回应躺椅走红:很意外,会增设清洁人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07:24 1

摘要:对此,记者回访了武汉东湖听涛景区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设计者,双方都对躺椅的走红表示意外。园区表示,会增设清洁人员以保证大家的休憩体验。设计者则表示,网友的反馈给了他信心,以后做设计也会更注重探索游客的使用需求。

九派新闻

近日,武汉东湖听涛景区的“躺椅”火了,市民游客在此躺平吹风,听鸟鸣声和涛声,“松弛感”拉满。还有体验过的人说:“躺到不想走了。”

九派新闻推出相关报道后,获得各地网友关注:“建议每个公园都安上。”“希望景区增设一些躺椅,多多益善。”

对此,记者回访了武汉东湖听涛景区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设计者,双方都对躺椅的走红表示意外。园区表示,会增设清洁人员以保证大家的休憩体验。设计者则表示,网友的反馈给了他信心,以后做设计也会更注重探索游客的使用需求。

躺椅。图/九派新闻 符程郡

【1】园区:会增设清洁人员,夏季游客需防晒、防蚊虫

东湖听涛景区相关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躺椅打造于2022年4月,是听涛景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项目子工程的一个小细节。埋下这个小巧思已经3年,没想到现在火了,感觉很意外。以前躺椅的利用率不是很高,现在人多了很多。

他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了近年来武汉的旅游市场火热,人流量带来的传播效应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会享受生活,倾向于利用闲暇时光来感受亲近自然的快乐。“我们园区很大,以前大家着急逛完,不会有那么多人静下来去感受。”他说。

对于网友希望增设躺椅的需求,他回应称,暂时不会去增加。因为考虑到地势地貌、视野景观、隐私性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其他地方设躺椅效果不一定好。

王先生介绍,听涛景区得名于“观湖听涛”,因此,这个躺椅前方的整个岸线用错落的石砖打造成琴键的样子。当湖水拍打在石砖上,就会发出声响,好像大自然在演奏一样。且此处有桂花树来进行遮挡,和其他观赏的人流分开,互相不产生干扰。“感受很好,我自己也去躺,午休去充电一下。”他说。

来使用的人多了,怎么保证卫生问题?王先生回应称,该片区原本有保洁人员执勤,如果人多会增派清洁人员。他还提醒,躺椅在露天场所,夏季来临,游客要注意防晒、防蚊虫,最好随身携带相关用品。

目前,听涛园景区平时的客流量有八九千,周末、节假日过万。他建议游客也可以在园区其他地方多逛逛,还有很多类似的小巧思,比如亲水平台的栈道、夜间的荧光小道等。他希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感受,在这里真正放松下来。

“萤火虫小道”。图/受访者提供

【2】设计者:对躺椅的走红深表意外,决定更多维度地探索用户需求

东湖听涛景区躺椅是由武汉设计咨询集团风景园林院团队精心设计。负责人石硕对于躺椅的走红也深表意外。他表示,躺椅的走红值得高兴,给了他很多创作动力。同时也让他开始反思,以后需要更多维度地探索游客的使用需求。

原本他还对躺椅的设计存有担忧,“因为在这么大尺寸的躺椅上躺着,是没有安全感的。”

为什么公园的躺椅这么受人欢迎?他猜想,是因为它实实在在满足了人们的基础使用需求。现代互联网的信息传递速度很快,在高强度的刺激下,人们的关注点会逐渐返璞归真,放下手机走近自然。

《新京报》对此发表评论称,不少公共空间的功能常被简化为“通行”或“短暂停留”,鲜少鼓励人们驻足休息。东湖听涛景区的躺椅设计背后,是对人性需求的细腻洞察。

躺椅重新定义了公共设施的价值。传统观念中,公共设施的核心功能是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场所和服务,而东湖听涛景区的做法则证明,公共空间完全可以承载更深层的情感需求。游客在躺椅上消磨时光,既是身体上的放松,也是心灵上的休憩。这种“无目的性”的使用场景,让城市公共设施更具人文关怀。正因此,躺椅的走红并非偶然,它映射出公众对景区、公园等公共空间的期待正在发生转变。

石硕对此深以为然。他认为,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躺椅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未来他还有很多构想。比如,临近居住区的绿地更注重“一老一小”的使用空间营造,因为老人和小孩有更多时间使用户外空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城市需要更多无障碍设施,尽可能地让城市绿地变得有温度。

记者:阳丹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