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超:一元人民币上那位女拖拉机手是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07:48 3

摘要:陈英超,原籍河南唐河,1966年唐河十九中毕业;1970年进入铁道部洛阳机车工厂当工人;1973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专业学习,毕业分配到机械工业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工作。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国家首批专利代理人,并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拖拉机分会秘书长,退休后居住

作者:陈英超

作者简历

陈英超,原籍河南唐河,1966年唐河十九中毕业;1970年进入铁道部洛阳机车工厂当工人;1973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专业学习,毕业分配到机械工业部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工作。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国家首批专利代理人,并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拖拉机分会秘书长,退休后居住北京。

去年,在笔者的朋友圈里,由一元人民币纸币上的拖拉机和女拖拉机手画像曾经引起了一场讨论。首先,原天津市农机局胡伟副局长询问笔者,一元人民币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是谁?什么型号的拖拉机?哪里制造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笔者在上小学时,教科书和各种儿童读物上都有介绍,那时这个一元人民币纸币还没有问世,但女拖拉机手梁军已经红遍大江南北,至于拖拉机倒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争议。

当这个问题由河南科技大学杨晋毅教授再次在圈内提起时,已经引起不少朋友的兴趣。作为群主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拖拉机和拖拉机手不可能使得广大使用此币的消费者重视,但是对于我们农业机械行业圈子里的人来说,是应该知道一二的。

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有关全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是谁?比较影响大的有两种说法:东北黑龙江的梁军和西北新疆的金茂芳。

梁军

说法一:报道中说,梁军,黑龙江省明水县人,全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券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1947年梁军入德都县萌芽乡师范学校(原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前身)学习。1948年2月,参加黑龙江省北安拖拉机手训练班,在70多位学员中,只有她是女性。1949年3月9日《新黑龙江报》(黑龙江日报)发表人物通讯《女拖拉机手梁军和吴玉珍》,最早报道了梁军的事迹。1950年6月,我国第一个女子拖拉机队成立,梁军任队长,以她为原型的人物造型印在了人民币上。

1950年9月,她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0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通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从此,梁军的事迹传遍全国。梁军后来被选送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过黑龙江省农机研究所副主任、哈尔滨市香坊区农机局副局长、哈尔滨市农机局农机处副处长,总工程师,1990年离休。2020年1月,梁军去世,享年90岁。

金茂芳

说法二:1元人民币的币面上印刷的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肖像原型是谁呢?民间盛传是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

1952年,新疆军区在山东省招收女兵,这让年仅19岁的金茂芳激动不已。金茂芳说,虽然还不知道新疆在哪里,但她毫不犹豫地和济宁市500多名女兵坐上西行的列车,颠簸了33天后终于来到了石河子,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军垦女战士。

当时的石河子,一眼望去都是戈壁荒滩。自此,金茂芳便在这里扎下根,和其他女兵一起住进了地窝子。

当组织派人询问金茂芳工作意愿时,她毫不犹豫地提出要当一名拖拉机驾驶员,1953年3月,金茂芳如愿被分到了机耕队,不久,就驾驶拖拉机在原野上开出第一犁,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拖拉机是珍贵的生产资料,金茂芳深知自己责任重大。“组织上把这么贵重的机器交给我,我一定要好好干!”金茂芳说。犁地、播种、施肥、运货……金茂芳和伙伴们白天黑夜连轴转,渴了喝凉水,饿了啃干粮,驾驶的拖拉机从“阿特斯”变成“斯大林80号”,后来又换成了“莫特斯”。她因此被评为了全国“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并在1965年被树为“兵团十二面红旗之一”,曾多次出席兵团、自治区群英会。

梁军和金茂芳,都是我国解放后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究竟一元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是以谁为原型画出来的?拖拉机又是根据哪家工厂制造出来的?众说纷纭。

1959年,一位权威报纸记者报道:1959年11月13日,国产首批13辆“东方红-54”拖拉机运抵黑龙江,她(梁军)跳上一辆拖拉机驾驶了一圈,在场记者拍下了那个激动人心的画面。1962年第三套人民币发行,梁军的形象印在了1元票面上,成为人人关注的“人民币女郎”。

影响较大的说法是建党100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在《信物百年》第二十集《“东方红”拖拉机》中,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讲述一元钱上的“东方红”拖拉机——中国第一代拖拉机背后的故事。

1959年11月,第一拖拉机厂生产的第一批13台“东方红54式履带式拖拉机”运抵黑龙江省的北大荒军垦农场。当时还专门举办了一个欢迎仪式,在场还有我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平时开过各种外国牌子拖拉机的梁军,看到我国自主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她就兴奋的跳上一台开在最前面,当时这个画面被一位在场的记者拍了下来,第三套人民币一元钱上的图案,就是以这张照片为原型绘制而成。

显然,央视这次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采用的素材,都是来自1959年那位记者的报道。这次权威人士和权威媒体的实证,更加坚信了大众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即:一元纸币上的拖拉机素材取自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制造的东方红54式履带式拖拉机,拖拉机手则是梁军!

恕笔者直言,肯定都不是!

记者前述的“东方红-54”拖拉机为履带拖拉机,而一元纸币画面上的拖拉机却明显为轮式拖拉机,二者差异甚大。另一张照片上的虽然为轮式拖拉机,上面确有明显的万国拖拉机公司产品“FARMALL”标志,据有关资料介绍,这张照片上的拖拉机手是新疆建设兵团的金茂芳。

那么,画面上那台轮式机型拖拉机是哪国制造?是什么机型?何时问世?群里众说纷纭:其中参与发言的有:河南科技大学杨晋毅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张振新副秘书长、《农业机械》杂志社于帅社长、《农业工程》杂志社王艳红主编、原天津市农机局胡伟副局长、江苏大学出版社汪再非教授等。

主要说法有下面这些。

法尔毛的(万国公司)

莫特斯的(原苏联明斯克公司)

长春拖拉机制造厂东方红28型

天津拖拉机制造厂中型轮拖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愚以为,最有可能的是长春拖拉机厂1959年生产的东方红-28轮式拖拉机,或者是天津拖拉机制造厂中型轮式拖拉机。因为侯一民先生不可能在那个时代去用国外拖拉机做模特,何况长春拖拉机厂刚刚生产出国产四轮拖拉机。

那时的长春,拖拉机风头正旺,吉林工业大学(当时叫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现合并入吉林大学)刚组建不久,彼时东北工业方兴未艾,作者到那里寻找素材也极有可能。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1955年9月,经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将华中工学院的汽车及内燃机专业、交通大学和山东工学院的汽车专业调整出来进行合并,在长春成立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11月,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下放由吉林省领导,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2000年6月并入吉林大学。在中国拖拉机蓬勃发展时期,全国各大拖拉机企业的许多技术领导来自吉林工大。

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在近期的宣传片中强调了一元纸币上的拖拉机为取材于该厂1959年制造的中型轮式拖拉机,并说当年创作者在天津的一个农场拍了照片为创作素材,也有可能,因为在北京工作的作者去一趟距离不算远的天津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此乃孤证,没有另外的佐证。

梁军和金茂芳,都是我国解放后第一代女拖拉机手,这是不争的事实,究竟一元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是以谁为原型画出来的?众说纷纭都不能作数,且看原作的作者如何说。《农业机械》杂志社于帅社长给我发来他收集到的一则原作者侯一民老先生的自述。

侯一民

所以,一元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是谁已不重要,她应该是我国第一批众多女拖拉机手的集体化身。

一元纸币上的拖拉机也不是依据1959年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制造的履带式拖拉机为原型创作的,他是参考了当时国产的轮式拖拉机为创作素材,而当时的国产轮式拖拉机或多或少地带有国外拖拉机的影子。

这个说法是否靠谱?最好由侯老先生自己来说,但遗憾的是,侯一民老先生却在2023年1月1日以93岁高龄仙逝。

来源:玉宇清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