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资料: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2024年第36期,肺部传染病防控专栏
2.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41卷第12期,《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机制与防控》
今儿个这天气,说变就变,比初恋还不靠谱。
你刚把羽绒服收起来,它一冷嗖嗖地来个回马枪,不感冒都算你命大。而天津这地儿,现在就像煮开的水壶,呼吸道疾病“咕嘟咕嘟”开始冒头了。
不是我吓唬你,未来10天,天津这片儿,呼吸道疾病得像菜市场里的小广告一样——贴满了角落,不请自来。
别说你不信,不戴口罩?那你就是拿自己的肺当空气净化器用。
天津这地方春天不讲武德,太阳一露脸你刚想脱外套,它立马给你送来一阵阴风冷雨。
气温忽上忽下,昼夜温差一拉二十度,老百姓的免疫系统被折腾得像没电的手机,想充都来不及。
气象数据显示,天津春季“倒春寒”出现频率逐年增高,尤其集中在4月上中旬。
而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4年春季通报,天津地区近一周的流感样病例报告数同比上涨了36.7%,这不是“有人感冒”,这是“全家都咳嗽”。
很多人戴口罩是为了“别人看着我戴,我也戴”,但这东西不是社交礼仪,是命门护盾。
西医研究发现,飞沫传播是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主流传播路径。
你以为你在超市挑白菜,实际上你已经吸了旁边小孩儿打喷嚏喷出来的“病毒鸡尾酒”。
有研究指出,佩戴标准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断95%以上的飞沫传播。
不是我说得夸张,是《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12期白纸黑字写的。
而中医早就讲了:“风为百病之长”,春季风邪袭人,口鼻为门户,若不加遮挡,“风寒之邪”就会直入肺腑,酿成咳嗽、鼻塞、喉咙痛。
你不戴口罩?那就是开门迎贼。
支原体肺炎、流感甲乙型、甚至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仨最近在天津掀起了“全明星联播”。
有人刚开始是低烧,转天就高烧,烧完还咳,咳完拉肚子,拉完还喘不上气,这不是感冒,这是病毒在你体内开了个“大型交响音乐会”。
2023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在春季发热患者中,近40%的病例为混合感染,其中支原体与流感病毒并发最为常见。
你要是还在靠喝点热水、吃点板蓝根,那你离输液就不远了。
吃不好,睡不香,病就来敲门。营养和作息,才是真正的“免疫防火墙”你以为免疫力是“天赋异禀”?错,它是你每天吃出来、睡出来、笑出来的。
营养学上讲,维生素C、锌、优质蛋白是提高呼吸道免疫力的“三驾马车”。
你早上拿一根火腿肠糊弄,午饭点个外卖炸鸡,晚饭泡面加老干妈,那你就是给病毒铺红地毯送鲜花——请进请进,别客气。
中医讲“肺主气,司呼吸”,《黄帝内经》早就写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意思是说,人要跟节气和天地同步,春天就该早睡早起、疏肝养肺。你天天熬夜刷短视频,肺气早被熬得像破风箱,哪儿挡得住天津这几天的妖风?
春天这风,不光刮跑你的帽子,也刮走了你的元气。早在《大明医统》里就有记载:“春气者,生发之气也。
若受风寒,病则深矣。”
中医看感冒不是“中了病毒”,而是“正气不足,邪气可乘”。
尤其是“风寒束表”“风热犯肺”这两种最常见,前者是你穿少了,后者是你吃辣喝酒还吹空调。
天津最近这波高发期,正是典型的“风寒气盛”,所以艾叶泡脚、生姜红糖水、葱白炖梨子汤,别嫌土,它真比你那瓶进口的感冒冲剂还靠谱。
贾宝玉的林妹妹,一年四季咳得像小鸟啼,西医说她是肺结核,中医说她是“肺阴虚体质”,营养学说她缺铁、缺锌、缺蛋白质。
不论你信哪一套,结论都一样——身体虚,病就来。
再看看《狂飙》里安欣的老母亲,身体一垮,病毒一过,立马高烧不退,入院抢救。
老太太平时不戴口罩、不忌口,硬是把一个小感冒拖成了肺炎重症。
戴口罩不是给病人准备的,是给还健康的人准备的。
你不信?看看2020年那波疫情,哪怕最早的防控研究都明确指出——口罩+勤洗手=感染率骤降。
而且不要只在地铁、医院里戴。现在空气里飘的不是微尘,是病毒;不是雾霾,是病源。
天津春天的空气里,病毒密度堪比火锅店的油烟。
既然说了是中西医结合,那不是让你光戴口罩,下面这些招数,你不做也得看看别人怎么活得明白:
· 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温水,唤醒肺气,也清理口腔中的细菌群。
· 三餐规律,五谷为养,蔬果为辅,生冷忌口。
· 别拿冰可乐当解渴神器,那是给病毒开绿灯。
· 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不然免疫系统修复不过来,你的T细胞连合金弹头都打不过。
· 晒太阳,动起来,别当室内蘑菇人,特别是老年人,多走动,阳气才升腾。
· 艾灸大椎穴、足三里、风池穴,这些不是玄学,是千年中医的智慧,调气理血,正气自生。
口罩不是束缚,是盾牌;健康不是“有病治”,是未病先防。
春日天津,阳光很好,风也很毒,别让一场咳嗽,成为你整个四月的主旋律。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钱钟书曾言:“世界上最沉重的负担,不是责任,不是金钱,而是一个病弱的身体。”而人之为人,靠的不是走路的两条腿,而是撑得起风霜的那口气。
口罩戴上,药汤喝下,觉睡够,饭吃好,病毒来了也得绕道走。你不防,它就来;你一防,它就走。
防病这事儿,说穿了,不过是比病毒更早动手罢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解说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