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来义乌的外地人越来越少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0 19:57 2

摘要:今年在义乌的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来义乌的外地人变少了?走在国际商贸城周边,往年熙熙攘攘的招工摊位冷清了不少;夜市里操着各地口音的摊主也少了些。这背后其实有几点现实原因,咱们从实际情况唠一唠。

今年在义乌的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来义乌的外地人变少了?走在国际商贸城周边,往年熙熙攘攘的招工摊位冷清了不少;夜市里操着各地口音的摊主也少了些。这背后其实有几点现实原因,咱们从实际情况唠一唠。

周边

第一,产业升级“挤”走了低技能岗位。 这两年义乌不少工厂搞起了“机器换人”,比如日用品厂用自动化设备替代流水线普工,一家厂子一年就能少招上百人。以前靠体力活吃饭的外来工,现在要么得学技术转岗,要么只能去其他城市找机会。数据显示,2023年义乌初中以下学历的外来人口比前年少了近7万人,而大学生却多了1万多人。说白了,义乌的饭碗变得更“挑人”了。

第二,生活成本涨得比工资快。房租、吃饭、孩子上学……这些开销年年往上蹿。比如城中村一间单间从800涨到1500,但普工工资还在5000左右打转。有些老乡算算账,觉得还不如回老家或去周边成本低的城市发展。再加上杭州、宁波这些地方抢人政策多,连送外卖都能多赚一两千,分流了不少人。

小区

第三,生意模式变了,人跟着变。 以前靠摆摊、跑外贸就能赚钱,现在直播带货、跨境电商成了主流。很多老商户要么咬牙学新技术,要么被淘汰。像商贸城的庄老板,28年前从温岭来义乌卖玩具,如今团队里一半是大学生,搞AI翻译、海外直播,没点文化真玩不转。跟不上节奏的人,自然就撤了。不过话说回来,人少了也不全是坏事。留下来的更多是能适应新业态的“实力派”,城市拥堵缓解了,公共资源也没那么紧张。听说政府还在按500万人口规模修地铁建学校,估计过几年又会有一批新面孔带着新点子涌进来。义乌嘛,从来都是“换血”不“缺血”的地方。

来源:知食份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