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在挖掘本地消费潜力上实现突破。持续打造“宝安消费季”IP,培育壮大时尚消费、银发经济、宠物消费、国货“潮品”等消费新增长点。
2025年工作安排
一、突出促消费扩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一是在挖掘本地消费潜力上实现突破。持续打造“宝安消费季”IP,培育壮大时尚消费、银发经济、宠物消费、国货“潮品”等消费新增长点。
二是在用好外来流量上实现突破。建成投用前海冰雪世界、大悦城、山姆会员店等一批大型文体设施和商业项目,推动开市客等项目落地。
三是在平台消费上实现突破。年内争取落地10家以上知名头部消费平台企业和细分领域消费平台领军企业。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狠抓工业投资。抓好燕罗、石岩、福海-沙井、新桥东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工业留用地连片开发,推动30个以上老旧工业园区开展综合整治。
二是狠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加快深江铁路、深大城际、20号线二期等重大轨道项目建设。推动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二期、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等重大项目如期开工。
三是狠抓房地产投资。按“四跟策略”推出一批好地挂牌出让,推动在建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大力建设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
二、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宝安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城。
一是坚持“三向”发展战略。
加快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全年新增超千亿产业集群2个、五百亿产业集群1个。
抢先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大力发展具身智能、空天技术、前沿新材料等行业。
加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落实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资扩产等政策。
二是打造“八柱”产业新名片。
着力打造“视半工备、海陆空网”八大支柱产业。
“视”:超高清视频显示。重点围绕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抢滩布局。
“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围绕半导体研发与设计、封测等环节补链强链,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工”:人工智能。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更多企业AI入端形成爆款产品。
“备”:高端装备与仪器和智能终端。推出一批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爆款智能产品。
“海”: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以及航运金融、法务等。
“陆”: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全力攻坚汽车产业“十链工程”,力争引进1-2家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链主企业,加快福永汽车城建设。
“空”:低空经济与空天。招引无人机整机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2家以上,优质空天项目10个以上。
“网”:网络与通信。支持企业加大布局,全力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是建设好三大市级战略平台。石岩智造城,今年是启动年,要加快推进“一城四园”空间结构落地和宝石湖集中连片等“432”重点项目、丽康路等“1133”重点道路建设。燕罗湾区芯城,今年是攻坚年,全年整备土地58.5公顷以上,其中产业用地16.6公顷以上。新桥东,今年是突破年,要推动二号园区竣工验收,加快一期B、二期、三期建设,新增产业空间22万平方米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新的增长极。
一是超常规发展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游戏、社交等数字消费软件,AI、机器人、低空与空天等工业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平台软件。
二是超常规发展金融业。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各类投资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宝安中心区、大铲湾两大片区形成集聚。
三是超常规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顺丰、京东、深国际、跨越速运四大现代物流园。
●“心诚+行程”开展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企业项目180个以上,意向投资额1500亿元以上,新设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四块地两间房十二快”,让好项目有好空间可用。
全年供应产业用地10宗以上、规模30公顷以上;完成土地整备150公顷以上;提升老旧园区产业空间300万平方米以上、单位产能提升至2亿元/万平方米。
三、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组建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2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2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万座、公办普高学位0.6万座。
●打造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高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达到两位数。推动国高企业突破7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330家。
●加力构筑人才汇聚优势。积极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 创新发展来宝安”行动,深入实施“凤凰英才”“卓越工程师”计划,协同共建海外人才工作站,引进各类人才2万名以上。打造2万平方米以上,提供3-12个月免租期的创新创业“无忧空间”。
四、突出改革开放赋能,持续澎湃高质量发展动能
●联动前海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大项目、大企业、大平台在宝安片区集聚,推动优质项目、生态企业、跨境平台在前海宝安片区集聚。
●多措并举稳外贸。
做强工业品出口。着力推动消费电子、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汽车等产品出海。
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黄金珠宝等传统进口,支持医药、金枪鱼等冷链进口。
增强服务贸易新动能。持续壮大数字贸易、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引领区。扎实做好对口合作。大力推动与龙川县、潮南区、澄海区共建园区和“反向飞地”建设。
五、突出重点片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
●持续提升宝安中心区发展能级。高标准推进西组团南街坊集中连片用地开发建设。集聚发展总部经济,新增总部企业2家以上。
●高标准规划建设九围国际总部区。争取将九围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引进首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深入实施片区三年开发建设计划,推动首开区现状综合提升区上半年正式启用。
●完善会展机场片区服务配套。进一步做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周边规划建设,推动临空经济集聚发展。
●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中心。推进沙井大街重点单元城市更新、松岗江边等项目土地整备,开展环清平古墟片区整体招商。
●加快深中通道门户区建设。推进东人工岛开发利用,改造升级机场码头。整治提升固戍滨海夜市、文昌阁节点,打造特色风情街区。
六、突出功能品质提升,焕发青春活力时尚美丽“新颜”
●打造青春宝安。创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深化青年小店公益扶持计划,建成全国首个青年发展公园。
●打造活力宝安。坚持以文润城、以赛营城、以节兴城,办好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暨世界湾区帆船赛、第五届“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等高端体育赛事。
●打造时尚宝安。积极布局“AI+”应用场景,打造全程无人物流配送社区,加快功能型无人车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打造美丽宝安。新改建绿道、碧道、远足郊野径等43公里。协同前海升级环前海湾夜景,加快西湾-茅洲河滨海骑行道、东人工岛海堤滨海栈道建设,精心打造黄金海岸带。
七、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实施“蓝天常在”行动。加强扬尘和工业企业污染防治,PM2.5控制在17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96.2%以上。
●实施“碧水长流”行动。确保茅洲河共和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Ш类,66条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新增完成改造优饮小区80个和二供小区40个以上。
●实施“守土、静土”行动。推动“无废城区”建设,保持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重点行业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5%以上。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保持在85%以上。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开展110个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新增装配式建筑100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
八、突出精神文化浸润,持续提升城区软实力和影响力
●彰显城区精神品格。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推出一批展现宝安独特精神气质的文艺精品。
●增加文体服务供给。精心打造、开业运营欢乐港湾欢乐剧场、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湾区书城、宝安体育中心网球场等文体新地标。推动凤凰古村首开区建成开放。全年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万余场。
●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坚持“简约、安全、精彩”,高标准改造升级比赛场馆,精益求精做好赛事筹备组织和城区服务保障。
九、突出发展和安全双统筹,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守牢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开展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新建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换电)口3万个,更换瓶装燃气用户老旧软管6万户。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完善“五位一体”巡防体系;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加快向“智治”转变。
十、突出幸福可感可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
●我们要让企业发展更加无忧。让涉企侵权监督举报二维码在全域工业园区、厂房等重点区域醒目可见,做到“扫码能投诉、有诉必行动”。
●我们要让市民健康更有“医”靠。创建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5个。全面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便民措施,全区公立医院325项检查检验、影像结果互认互通。
●我们要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铁腕整治电动自行车占道、与人争道等顽疾。开展非机动车违停智慧管控等试点。
●我们要让儿童成长环境更加友好。持续开展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新增托位1400个,打造更多儿童游乐空间。
●我们要让城中村更有家的温暖。进一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文艺书吧、社康、健身器材等空间、设施,让大家社交有空间、看病不用走远、楼下就能健身。
●我们要让社会保障更有温度。大力倡导尊重、信任、包容的社会氛围,创建全民、全龄友好型社区,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来源: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