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6日,特朗普政府关税2.0发酵效应才刚刚开始。一家位于深圳的美资企业办公室里,关税实施倒计时钉在墙上,但办公室异常安静,没有一个人提这件关乎企业存亡和个人职业的大事。
无论中国出口商,还是美国进口商,以及美国的用户都无力承受当前的关税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周源 胡苗 李莹
编辑|谢丽容
4月6日,特朗普政府关税2.0发酵效应才刚刚开始。一家位于深圳的美资企业办公室里,关税实施倒计时钉在墙上,但办公室异常安静,没有一个人提这件关乎企业存亡和个人职业的大事。
“用沉默去面对未知和恐慌是最体面的方式。”公司高管张贤评价,这(特朗普政府关税2.0)对公司来说堪称“噩梦”。作为一家美资企业,该公司在中国设厂进行研发和生产,产品100%出口到美国。
张贤不知道公司将如何应对“高到离谱”的关税大棒。“我已经做好了上街摆摊卖小吃的心理准备”,他对《财经》说。但转而又强调:坚决表示支持对美国反制,“这次不挺起腰杆,以后会更被动”。
供应链和客户根植于中国的美资企业在中国还有很多,最典型的是苹果和特斯拉。据公开资料,苹果在中国有300多家核心供应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链本地化率超过95%。4月2日至9日,即美国关税新政颁布后的五个交易日内,苹果公司股票下跌超过22%,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12%。
截至本文发表,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中国关税再加到125%。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层层叠加,随时变化,对扎根中国的美企,以美国业务为主的中国出口商、美国进口商影响巨大。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72187.89亿美元(包含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中国自美国进口1636.24亿美元,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3610亿美元。
对美业务基本暂停
王晶(化名)在河北经营羊绒服饰外贸生意已经十余年。今年已经有三个北美大客户向王晶提出,希望能给出针对美国关税的解决方案,王晶理解,对方希望卖方承担多出来的成本。其中一位北美客户最直接:“新的价格如果没有任何利润空间,我就要去找其他的供应商了,比如说尼泊尔厂家。”
王晶陷入两难,公司一直处于低利润状态,没多少降价空间。
做了20多年外贸生意的苏岳(化名)告诉《财经》,中国外贸行业基本是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或者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即为外国的品牌商进行产品代工,这个环节位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最下方,利润本来就不高——“毛利能有15%就不错了”。
失去美国客户的现象已经开始发生。在山东曹县做木质供应品出口的张寒(化名)表示,最近在跟他们接洽的一个美国客户提出了降价的要求,原本一个木盒子批发价是2美金,客户要求降到1.2美金,双方最终没谈妥,客户选择了越南供应商。
另一位国资背景大型外贸公司的主管方劲(化名)说,目前关税已经超出了正常可以承受范围,无论国内出口商,还是美国进口商都承受不住增加的成本。
《财经》综合访谈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目前各类中国产品的美国进口商并不希望把新增成本转嫁到下游客户身上,即普通美国用户。方劲认可了这一说法,他认为,除非中国产品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没有其他国家产品可替代,那增加的成本才可以向下游客户传导,但这样的产品显然还不够多,美国才能以关税为武器。
多位受访者告诉《财经》,综合关税为54%的时候,他们还在跟客户讨论各自分担一些新增成本,共渡难关,但是当这个数字史无前例飙到104%时,他们反而觉得轻松了。“没什么可操作的空间了,只能把美国业务全部暂停。”
近两年快速起规模的跨境电商业务也不好做。按照此前美国关税政策,中国内地和香港输美的跨境小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有免税待遇。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宣布,从5月2日起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包裹征税额提高3倍,税率从30%飙升至货值的90%或每件75美元;6月1日起,会固定征收每件150美元关税,这意味着10美元商品就被征收1500%惩罚性税率。
张泽(化名)在深圳经营一家跨境电商公司,主要通过亚马逊、Temu、速卖通等平台往海外市场销售手机壳、耳机、数据线等3C配件产品,来自美国的订单约占全部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张泽表示,他的跨境业务利润只有10%左右,显然承受不了高额关税,因此计划在4月10日后暂停美国市场的业务。但他只是把店铺库存调为0,店铺还是会暂时保留,如果未来美国这条路真的走不通了,他会重点考虑东南亚市场。
方劲希望政府对行业能加强指导和协调,国内企业团结起来,比如,“不能为了出口美国,自己内部先打价格战”。
“没人考虑去美国建厂”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质疑,美国发起贸易战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没有提前准备吗?”
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张贤回应,有准备,但没想到加得这么疯狂。
苏岳说,有准备,所在公司2023年开始在菲律宾建厂,今年开始投产。东南亚各国中,美国对菲律宾关税相对较低,更多同行去的是泰国和越南建厂。
“他们现在都傻眼了。”苏岳的话语中有一丝庆幸。
根据美国现有政策,菲律宾关税17%,越南46%,泰国36%。
苏岳认为,仅是当下,把美国客户订单全转移去菲律宾工厂是比较现实无奈的决策,但另一个现实是这么做不现实——无论是产能还是其他因素,无法短期内实现。
他罗列了几个因素:其一,自家产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但目前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的工人素质能跟中国工人相匹敌;其次,特朗普政策说变就变,一旦美国发现从菲律宾进口的产品规模大幅上升,“一定会一棒砸下去”。
特朗普政府高举关税大棒核心目的之一是重振美国制造业。4月8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他警告芯片制造企业台积电(TSMC),如果不在美国建厂就对其征收100%关税。
台积电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两座晶圆厂,去年4月还宣布将建造第三座晶圆厂。但对中国大多数外贸企业,在美国建厂基本不可能。
苏岳斩钉截铁地对《财经》说,他和他的同行没人会考虑美国建厂,因为零配件都要靠中国,产业链也主要在中国,并且也难以负担美国的人力成本。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其朋友两年前曾去美国建厂生产太阳能组件,但去年底就把公司卖掉了,因为良品率始终提不上去,各类成本又太高,完全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
即便是那些资本相对雄厚、出口业务量大的大型外贸公司,在美国建厂的可能性也不高。例如,即使去美国建厂,最多也只是做轻资产投入,进行简单的加工或装配,大部分零部件还是要从中国或东南亚运去美国。
此外,还有外贸人公开探讨能否通过转口贸易来规避高额关税。所谓转口贸易,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生意,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易手进行的买卖。
有人甚至将此举戏称为“寻找阳澄湖”。墨西哥则被有些外贸人认为可能是一个“阳澄湖”。因为墨西哥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在特朗普此轮宣布的全球关税名单中,墨西哥被豁免了。
但《财经》接触到的外贸行业人士普遍表示此举不太现实:美国关税政策说变就变,更重要的是,不合规的转口贸易行为存在极大风险。苏岳解释道,出口产品的原产地有严格的本土生产比例要求,如果简单“洗个澡”的话,被查到了,轻则货物被没收,重则面临法律风险。
既支持对美反制,又盼早日和解
在特朗普政府层层叠加关税后,中国宣布,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尽管业务压力巨大,受访者均向《财经》明确表示支持对美国反制。在社交媒体上,很多外贸人虽然多引用“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肩上就是一座山”来感叹自身未来,但支持国家反制的声音同样占据了主流。
更多外贸行业人士期待中美两国能通过谈判尽快解决关税争端。多位受访者表示,中美彻底脱钩断链只会两败俱伤,不仅外贸人,他们的美国客户们也强烈希望中美恢复合作,例如,苏岳向《财经》展示了一位美国客户给他们的一封信。
在信件中,署名为“John”的美国进口商人如此写道:“谢谢Ren,和千百万美国人一样,我和我的家人不支持特朗普先生以及他的所作所为。我们认为他既危险又愚蠢。我和我的妻子昨晚还在谈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和美国不能成为合作伙伴——合作共事、成为朋友对我们双方都最有利。我们知道中国是愿意这样做的,而行为恶劣的是美国。”
图:某美国进口公司负责人给某中国出口商的一封信 来源:财经
中国政府部门一直关注在华美企发展环境。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凌激表示,商务部将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保障,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积极推动解决外资企业问题诉求。
责编 | 王祎
来源:财经杂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