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我是被迫分到少爷院子里的 全京城都知余家小少爷不学无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09:26 2

摘要:我以为少爷是为了逃避追兵,他却煞有介事地铺开一张地图,画了许多圈圈

少爷带我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落了脚。

我以为少爷是为了逃避追兵,他却煞有介事地铺开一张地图,画了许多圈圈

「春苗你看,京城被各州包围,各州又是由众多乡村包围着城镇,我们只要把乡村收拢在手,就能对京城起围合之势了!」

话倒是有些许道理,只是……

「你打算怎么收服这么多村子?」

少爷很快用行动告诉我了。

他开始在村庄里传播一种奇特的思想,宣扬人人平等,共同致富。

他说不应该有奴隶,也不应该有皇上,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靠着一双手,就能打出一片天。所有人都能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都有权利对不公之事提出质疑。

村民们都把他当傻子看,张罗着要去报官,被我悄悄塞了银子拦下了。

也有人很是向往他描述的世界,却只能叹口气笑笑,「这是天上才有的东西吧。可光听你说两句,我也吃不饱饭哪。」

一个月下来,已经没人再搭他的腔。

只有一个村头的大汉,笑着问少爷,「你说大家伙一起有钱花,可我没啊,把你的都给我怎么样?」

少爷自然不肯,却被大汉揍了一顿,抢走了所有银两。

我看着满是伤痕的少爷气极,拎着菜刀就冲去了那大汉家。

在屋里拿着菜刀一顿乱砍,又是发疯又是撒泼,才终于把钱抢了回来。

少爷自己还乌青着眼眶,却还小心翼翼地为我上药,语气沮丧极了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却做不到呢?」

我拍拍他的手,想了想才道

「少爷,你想让别人认可你的思想,追随你,首先你自身得足够强大,才能让人信服,才能让人听你说话。变革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靠的不能只是嘴皮子上的功夫。」

少爷抬起头,神色变幻莫测,最终转化为坚定

「你说得对!春苗,乱世逢生,我们手里得有武装,才能有抢夺权力的底气!」

我看着少爷坚毅的脸色,恍然间,好像看见少爷终于长成了大人。

20

少爷带我离开了村子,去了镇里。

他用大半银两给我买了一栋小房子,让我在这里好好生活,自己却远赴边塞投了军。

走之前,他笑着摸摸我的头,「春苗,在这里等我三年。若是三年里我混出来了,我就回来接你,我们一起杀回京城。若是……我没回来,那你便好好找个人嫁了,安稳过一生。」

我正色道,「在少爷描绘的那个世界里,女子,可不止有嫁人生子这一条出路。」

少爷愣了愣,大笑道,「是我忘了,是我忘了。那你便随心所欲,经商也好,种田也罢,总归,快乐自在就好。」

少爷走后,我用他留给我的银两在家门口开了个小小的食铺。

从前少爷开酒楼时,请的厨子都是一等一的,我闲来无事,跟着他们也学了几手,如今倒也派上了用场。

我显然比少爷更有经商的天赋,食铺生意相当的好,日日人来人往。

第二年,我就有了自己的店面,我请了城里最博学的书生为我题了牌匾,只是即便这样,还是远不如当年大少爷为少爷题的那块。

第三年,我的小饭馆已是满城皆知,可我在店里等了又等,却始终不见那熟悉的身影。

我找人去边塞打探过,可茫茫人海,找一个兵卒,实在是难上加难。

线人说,战场刀剑无眼,我要找的那个人,或许已经死了。

我沉默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第四年,我赚够钱,开了自己的酒楼,招了许多帮工,但从不接受卖身为奴的,只是给他们开了丰厚的工钱。

第五年,朝廷征收的税款又加重了。

我在酒楼角落里坐着,听食客们怨声载道,有人悄悄议论,说如今朝廷不干人事,各州都已经有起义的军队蠢蠢欲动了。

「听说啊,西洲那一支领头的大将军姓余,是当年被抄家的余家的遗孤呢!」

我手一抖,茶杯摔在了地上。

「听说那余将军造出了许多奇诡的武器,有一个能放好大的黑烟火花,靠着这些,他可是百战百胜,快打到咱这哩!」

「可我听说,朝廷已经派人去镇压了。前些天那一战,余将军跌下悬崖,生死不明啊。」

「害,谁知道呢。总归与咱们没关系。」

我颤抖着手,快步走到那食客面前

「那悬崖在何处?」

食客惊诧地看着我,「不知道啊,说书的人没说呢。」

我揪住他的袖子,眼泪滚下来

「说书的人在何处!求你告诉我,日后你来我这喝酒不要钱。」

他终究还是告诉我了,只是眼神里透着怀疑。

我管不了这么多,即刻奔去说书人那问清了地址,就要收拾东西出发。

不管少爷是死是活,我都得去看一眼。

哪怕……哪怕只是给他上柱香,也好。

21

我收拾了一个小包袱,正要连夜出发。

却突然有个人翻墙进了我的屋子,一身风尘仆仆,手腕上还包着透血的白布,脸上却依旧挂着揶揄的笑

「春苗掌柜都开这么大的酒楼了,怎么还住着这个破屋子?」

我愣了许久,才不可置信地喊他

「少爷?」

「是我,我回来晚了。」

少爷吊儿郎当地张开双臂,任由我冲进他的怀抱。

他黑瘦了许多,在余家养得一身白嫩的皮肉如今已成了小麦色的肌肉,像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

我们在月色下聊了一整夜。

少爷投军后,在边塞抗击敌国,吃了许多苦头,凭着一身军功一路爬到了校尉。

可他们在边塞奋勇杀敌,朝廷拨下来的军饷粮草却一次比一次少。

最后一次守城战,城内弹尽粮绝,将领派人求援,却只等来了朝廷割城求和的旨意。

群情激奋,对朝廷彻底死心。

于是少爷便趁机扯旗,带着大家反了,一路杀了过来。

「那狗皇帝自作孽不可活,便不要怪我做这乱臣贼子了。」

少爷苦笑一声,「老头一生忠君爱国,怕是要在天上骂我了。」

「不会的。」我抬头望月,「老爷忠君,忠的是明君,爱国,爱的是国之百姓。如今昏君当道,百姓苦不堪言。早已不再是老爷为之奉献一生的那个大盛了。」

「既如此,反了又如何!」

22

第二日,少爷的大军就光明正大地攻进了这座小城。

我交代好酒楼的事情,跟少爷去了他的军营。

倒不是我如此狠心舍下自己的产业,只是我的酒楼运作已经相当完善了,不需要我时时盯着。

少爷手底下的兵嘻嘻哈哈地叫我夫人,听得我有些无措。

少爷板起脸斥责他们,耳朵却红透了

「瞎叫什么!春苗是我少年相识的挚友,也是我们的同志,你们不要胡说。」

小兵揶揄地笑,「好好好,都是同志!」

我无奈扶额,赶忙揭过这个话题。

大军并没有在这个小城待很久就继续北上了。

我们沿路经过许多州郡,有的只待一天,有的会呆上数月。

只要条件合适,我便会在当地置办酒楼,一来二去,我的春苗酒家竟遍布大盛,家喻户晓,少爷说,这叫什么……连锁店。

我扩张我的产业之时,少爷就一头扎在兵营里,整日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武器。

我见到了传闻中能放黑烟的东西,沉甸甸的一颗黑疙瘩,掷出去就能放倒一大片敌军。

少爷还造了一种造型奇特的战车,像是乌龟的壳,里面能藏许多兵,还走得极快,能直直冲进敌人的腹地,杀个片甲不留。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个个杀伤力十足,军营里的人都说他是天降奇才。

但我知道,少爷其实算不得什么天才,当年他失败了一次就气急败坏地和二少爷追着打。

如今却能沉下心来钻在屋子里反复试验,反复失败,甚至数次受伤,直到造出成品。

这不过都是因为,再也没有人在身后给他兜底了。

朝廷的军队始终在追杀我们,可每次有伏击行动前,都会有人递信到我的酒楼提醒,让我们早做准备。

更何况起义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全国各地都有被各种苛捐杂税压迫得喘不过气的义士揭竿而起,朝廷根本镇压不过来。

这些义士中的一部分后来也并入了余家军,队伍日渐壮大。

我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村,然后是一座又一座城。

到后来,甚至有守城的将领丝毫不做抵抗,直接大开城门,迎我们入城。

终于,我们又回到了京城。

23

少爷并没有一口气直接打进去,而是在城外驻扎了下来。

皇帝派人来谈判,说是可以恢复老爷的名誉,为余家平反,再封少爷当王爷,让他见好就收。

少爷淡笑着听完,只说了一句

「那狗皇帝不配提我爹的名字,让他等着吧,我会亲手杀了他,为我余家枉死的亲眷报仇。」

「余将军,有些话不要说的太早。余家,可还有一个人呢。」

谈判使从袖中掏出一块玉佩,正是大少爷自小随身佩戴的那块!

「余将军重情重义,早点走回正道,也好早点和家人团聚,是不是?」

谈判使走后,少爷捏着那块玉佩在窗边站了许久。

「春苗,我千辛万苦走到这,只想讨回一个公道,可大哥是我最后的亲人了,若是他被我害死了,我做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我沉默着,不知道说什么。

这是只有他能做的选择。

24

酒楼又收到了暗信,信上说,当年皇上执意要在近郊盖行宫,是因为那里,藏着一条龙脉。

我把暗信拿给了少爷,隔天晚上,行宫上方天雷滚滚,硬生生将行宫劈成了两半。

行宫开裂,露出了下面潜藏着的龙脉。

无数百姓将士见证,行宫倒塌之时,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祥云缭绕,异彩漫天。

而那龙脉之上,刻着明晃晃的大字「大盛衰,余氏王」

百姓齐齐下跪,山呼万岁。

少爷亲手扬起军旗,「蒙天不弃,降大任于斯人,余某今日必斩昏君,除佞臣,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我在高台之上擂起战鼓,鼓声铿锵,送少爷提刀策马,一往直前。

余家军勇猛非常,直杀得御林军溃不成军,一路畅通无阻,闯进皇宫,生擒了皇帝。

少爷提着皇帝的衣领,把他带到了当日的刑台。

如今,他再也不能高高在上地端坐高台之上,谈笑风生间定他人生死。

只能如蝼蚁般匍匐在少爷的脚下,面色灰白,抖若筛糠,面对败局已定的事实。

我拿出当年那完美无缺的罪证,摔到他面前。

「当年这份罪状,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如今陛下再看看,老爷还有罪吗?」

少爷把刀架在他脖子上,玩味笑道

「如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要你亲自,一样一样地指出哪些是你伪造的,怎么伪造的。说得好了,我就留你一条狗命。」

皇帝抖着手指,嘴上却还犟着

「余清正罪有应得,朕没错!尔等乱臣贼子,仅为了这一介罪臣,祸害我大盛安宁,天必诛之!」

少爷表情不变,刀深下去三分,皇帝养尊处优的脖颈立刻皮开肉绽,冒出血来。

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痛意,皇帝再也装不下去,瞬间软下了脊背,急切地爬过去拿起罪证,颤抖着翻看

「我说我全都说,你别杀我!天和十二年,徇私枉法,收受贿赂包庇罪犯。这是……这是我派人捏造的,子虚乌有。天和十四年,贪污赈灾款五千两,这账是真的,但不干余大人的事,是进了我的私库……」

我从不知皇帝的记性这么好,如此久远的事一桩桩一件件都说了个明白,好似生怕少爷一个不满意就要了他的性命。

皇帝交代干净后,好似终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点如释重负

可下一秒,少爷勾起嘴角,一道银光闪过,一剑封喉。

皇帝倒在刑台之上,眼睛直瞪着少爷的方向,像是在质问他为什么说话不算话。

少爷擦着剑上的血污,冷笑道

「当年你给过我爹活命的机会了吗?我又凭什么给你。」

围观的百姓在底下窃窃私语,吵吵闹闹的好像在骂皇帝罪有应得,又好像在缅怀余大人。

我站在这熟悉的地方,一时之间恍惚极了,似乎回到了多年前的那方刑台。

那年,我与少爷拼尽全力也没能救下老爷,被当场戏弄嘲讽,亲眼看着悲剧发生。

老爷含冤枉死,二少爷以身殉之。

那年的血与泪还历历在目。

而如今,当年的烈阳照进了今日,这一切终于得到了应有的结局。

可是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25

我和少爷赶去公主府的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大少爷和宸月公主并排躺在床上,十指紧扣,安静的好像只是睡着了。

少爷愣了许久,默不作声地上前,开始掰他们交握的双手。

可是他们握得那样紧,怎么也掰不开。

我上去扯开少爷,他身上还有狗皇帝的血迹,眼睛却红极了

「余恪之他是不是有病!不是说好里应外合一起报仇,他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为这个女人殉情!」

我扯扯他的袖子,示意他看向门外。

一个约摸四五岁的小姑娘懵懵懂懂地站在门口,眉眼像极了大少爷。

她跌跌撞撞地跑到床上,挤到了大少爷和公主的中间,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好像在疑惑他们为什么不理她。

少爷沉默了许久,转身离开了这个房间。

那年少爷跌落悬崖,把他救上来的,是大少爷的人。

当时少爷就觉得不对劲,即便公主再爱大少爷,也不可能纵容他暗中帮助要推翻她父皇的人。

后来才知道,大少爷当初留在公主身边,除了换了少爷的性命和自由,还换了一个翻身的机会。

他在公主身边,明面上认命做她的面首,暗地里却在笼络朝臣,悄悄培养自己的势力。

这些年递到我酒楼里的暗信,都是大少爷的手笔。

也是因为大少爷的暗中助力,余家军才能这么顺利地杀进皇宫。

可大仇将报,大少爷却同公主一道,死在了黎明到来的前一晚。

我不知道我与少爷离京的这么多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少爷竟真的爱上了公主,与她有了孩子,又心甘情愿追随她而去。

26

一切尘埃落定。

少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皇帝,建立了大安朝,可我喊不惯,私下里还是叫他少爷。

少爷把大少爷和公主一起埋葬在了余家的祖坟,就在老爷和二少爷的隔壁,又收养了他们的女儿。

登基仪式结束的那天晚上,少爷屏退随从,带我去了宫里头最高的摘星楼赏月。

那晚是个月圆之夜,月色很美,少爷的眼睛却黯淡得没有一丝星光。

但他还是勾起嘴角,冲我笑笑

「看吧,你家少爷一言九鼎,说好带你享福,这不就做到了?」

我无奈一笑,「是是是,少爷最厉害了!」

酒过三巡,我还没醉,向来酒量很好的少爷却醉得一塌糊涂,抱着酒坛子大哭

「我赢了,报了仇,可是有什么用!我爹,大哥,二哥都没了,我做这劳什子皇帝有什么意思!」

我拍拍他的背,情不自禁也酸了眼眶

他哭得哑了嗓子,怔怔地看着天空,脸上全是茫然

「春苗,我好像被这个时代同化了。我还是做了皇帝,还是要走这条封建压迫的路,我这是在干什么呢?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隐隐明白他想说什么,轻声道

「少爷,我明白你想创建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可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这么容易改变的,任何变革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可好在,如今掌权的人是你,能操纵这个朝代走向的人也是你,少爷,你要用你手中的权,走你想走的路。」

少爷眨着眼睛,懵了许久,忽然转过身来紧紧抓住我的手,眼中闪烁着激动的神采

「对,我做不了历史的破局者,但起码可以做一个推动者!前路漫漫,我也要尽我所能!哪怕只是推动极其微小的一点,我这辈子,也不算白来。」

月光清冷,夜幕低垂。

满天星河之下,年轻的帝王许下他的宏图伟愿。

而我, 愿意做他永远的追随者,陪他冲锋陷阵,死而后已。

27

少爷把全副心思都投到了政事上。

他推动了许多项改革, 取消不必要的苛捐杂税,取消卖身契,不允许有家奴,只能按律法进行雇佣劳动。

同时将田地承包给百姓, 每月只需上交定额的公粮,其余的都可归自己所有。

如此数项举措下来, 举国上下焕然一新,人人争相劳动致富,贵族阶级也不敢再随意打杀下人。

虽然反对的声音也极其强烈,甚至有人当众骂少爷离经叛道,罔顾礼法。

少爷都笑着接受, 然后拒不改正。

至于我, 成为了本朝第一位女官, 后来又晋升为丞相, 和少爷一起推动变革。

我以我的春苗酒楼为支点,一改往日重农抑商的风气, 制定政策, 推行夜市,推动各种商业手工业的崛起。

同时,我也开办了女学, 免费招收女学生,允许女子科考为官。

没过几年,朝堂上就涌现了第二个, 第三个女官。

大安渐渐成为了有史以来民风最为开放的朝代, 百姓生活安宁,安居乐业,国家经济繁荣, 兵强马壮。

周边的那些小国家也不敢再进犯,转而与我们通商, 互利共惠。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我们却丝毫不敢懈怠半分,日复一日地努力,想让大安走到更远的地方。

28

大安建朝第二十一年, 少爷劳累过度,一头栽在了奏折上, 再也没有醒来。

我为他主持了葬礼, 然后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一切,扶持了他唯一的孩子,大少爷的女儿继位称帝。

全程我都没有掉一滴眼泪, 我相信他只是回了自己原本的世界,那个他所有的理想与抱负都已经实现了的世界。

新帝是我与少爷倾尽心血一手教养长大,我相信她会做得比少爷更好。

我们会继续往前走, 让少爷在他的世界好好看看,我们的大安在这漫长历史河流中,是何等耀眼的一笔。

来源:小故事来了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