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光旖旎,万木葱茏。走进湖口县第二小学,方正的教学楼与开阔的运动场相映成趣,精美的文化宣传栏,精巧的“国学长廊”“生态园”等文化景观错落有致。漫步校园,目之所及皆是“一步一景致,处处见文明”的育人画卷,和谐之风浸润着每个角落。
春光旖旎,万木葱茏。走进湖口县第二小学,方正的教学楼与开阔的运动场相映成趣,精美的文化宣传栏,精巧的“国学长廊”“生态园”等文化景观错落有致。漫步校园,目之所及皆是“一步一景致,处处见文明”的育人画卷,和谐之风浸润着每个角落。
党建领航 筑牢文明根基
近年来,学校以“同心润童心 五度育五彩”党建品牌为核心引领,深度构建“五个校园”,匠心打造“五彩+”课堂,即红色思政课堂、绿色生态课堂、蓝色智慧课堂、粉色心理课堂、金色劳动课堂,全方位涵育校园文化,厚植文明底蕴,滋养师生心灵。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强化党员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教师投身文明创建活动。
德育深耕 培育文明新苗
学校以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学雷锋”系列活动,“做青团”“包粽子”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学校通过评选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方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学校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关注留守儿童。近期,学校还开展“老师走进孩子的心里”系列活动,打造“互信共融,和谐师友”的校园文化,让每个老师都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学生最信赖的朋友。
师道传承 铸就文明之魂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大会,评选和表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设立投诉信箱、公开举报电话,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利用两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行青蓝结对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文化塑魂 涵养文明底蕴
学校深入挖掘生态、国防文化资源,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构建“红色 + 绿色”教育体系。一方面,重视红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设立国防教育长廊,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开展红色诵读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上思政课;另一方面,开展生态教育,致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生态文明绿色校园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环保和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此外,学校推行“五彩+”课后服务活动,精心创办“读书节”“英语节”“数学节”等特色活动。
环境冶情 营造文明氛围
学校致力于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功能多样化、布局多元化。学校注重建设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重点打造“六长廊,四展示,两宣传,一馆藏”,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同时,学校积极拓展活动阵地,利用校广播站、校报、微信公众号、身边好人榜等宣传阵地,开展礼仪、感恩、文明、卫生等宣传教育,拓宽德育教育渠道。
活动赋能 绽放文明之花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一是开展“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践行文明礼仪;二是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三是组织大队部成员或志愿班级走进敬老院、公园等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传承社会责任与敬老爱老美德;四是创新“红领巾小讲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成果丰硕 续写文明新篇
近年来,学校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学校入选江西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全国优秀红领巾中队”称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学校,全国“湿地学校”、江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江西省“写好中国字”书法教育示范校等。
在春光烂漫的校园里,文明之树正舒展新枝:劳动实践基地的“绿意盎然”与礼貌问好的“微笑行动”动静相宜,晨读时分的“琅琅书声”与大课间的“活力跳绳”相映盎然……学校将持续深化“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三维联动机制,赋予创建强动能、新活力,让校园沐春风,焕新生,向文明!
来源: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