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下午,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以下简称“山西省古建院”)与山西省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验中学”)共建“古建筑校园博物馆”及“古建筑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在省实验中学举办。此次活动开创了我省校园博物馆建设的新模式,是推动文物保护与青少年教育深度
4月10日下午,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以下简称“山西省古建院”)与山西省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验中学”)共建“古建筑校园博物馆”及“古建筑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在省实验中学举办。此次活动开创了我省校园博物馆建设的新模式,是推动文物保护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当天,作为共建活动内容之一的“古韵新潮 智启未来——古建科技进校园”展览在省实验中学一楼大厅开展。展览共分 “飞檐斗栱 土木华章”“科技赋能古韵新生”“塑韵华彩 壁绘千年”“美美与共 永续传承”四大主题单元,通过图文展板、实物模型、数字交互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山西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及其保护科技。特别是玉皇庙二十八星宿互动装置和3D打印彩塑模型等创新展项,让师生得以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活动期间,山西省古建院副研究馆员冯燕为师生带来《山西古建筑鉴赏》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山西古建筑的独特价值。山西省古建院青年志愿者团队还现场进行了专业讲解和技术演示,帮助学生操作三维扫描等设备,让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可感可触。
“这次合作是学校‘文化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构建更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省实验中学校长武志军表示。活动通过在校园内建设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展览,并配合专家讲座及学生实践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焕发新的生机。
“让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不仅是为了传播知识,更是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保护意识。”山西省古建院院长路易说。今后,山西省古建院与省实验中学将继续围绕“古建筑校园博物馆”及“古建筑科普教育基地”,推出各项展览及教育活动,让师生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保护意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持久活力。(本报记者 王丽娟)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