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的皇家法院(Royal Courts of Justice)上演了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戏剧性场面。当哈里王子身着海军蓝西装、条纹领带步入法庭时,谁也没想到这场关于安保问题的听证会会演变成一场闹剧。
伦敦的初夏,向来是英国王室新闻的淡季。但这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法庭风暴,将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在“出走王子”哈里身上。
4月9日的皇家法院(Royal Courts of Justice)上演了堪比好莱坞大片的戏剧性场面。当哈里王子身着海军蓝西装、条纹领带步入法庭时,谁也没想到这场关于安保问题的听证会会演变成一场闹剧。
据《每日邮报》独家爆料,就在法官宣布进入闭门审理环节时,一名中年女性突然冲破法庭肃穆的气氛,对着哈里高喊:“我们支持你!那些媒体才是逼你离开英国的罪魁祸首!”
现场目击者描述,这名情绪激动的女子话音未落,哈里身旁两名身高近两米的保镖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如同人肉盾牌般将王子围住,迅速从侧门撤离。
令人奇怪的是,法院安保人员并未立即驱逐该女子,而是耐心等待哈里完全离开现场后,才将其带离。知情人士透露:“整个过程像经过精密编排的舞台剧,显然哈里团队对突发状况早有预案。”
事后,哈里平静返回法庭,继续听证会。这戏剧性一幕不仅让现场记者傻眼,也让全球吃瓜群众炸开了锅。这到底是突发事件,还是精心设计的一出戏?
这场法庭大戏的核心,是哈里对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的法律挑战。2020年,哈里和梅根宣布退出王室高级成员身份后,负责王室安保的Ravec委员会(Royal and VIP Executive Committee)决定:他们不再享受纳税人资助的全天候武装保护。
哈里的律师团怒斥,这一决定“程序不公”,指出Ravec对哈里的安保评估过于苛刻,甚至要求他说明每次回英国“为何参加某活动”——这对其他王室成员从未有过。王室专家直言:“这分明是把哈里降级成普通名人!”
哈里方则摆出铁证:自传《备胎》引发的舆论风波、与媒体的长期对峙,加上近期针对王室的恐怖威胁(如去年白金汉宫持刀事件),他的安全风险不降反升。可内政部律师不为所动,坚称Ravec的评估“专业无懈可击”。
这场官司背后,哈里不仅要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抗争,还试图将高达200万英镑的英国行程安保费(加上美国500万美元的私人保镖开销)部分转嫁给英国纳税人。钱是一方面,更深层的,是他对王室“区别对待”的愤怒。
听证会从4月8日持续到9日,双方唇枪舌剑。哈里的律师Shaheed Fatima KC指出,Ravec为哈里量身打造了一个“特别流程”,却非优待,而是“差别对待”。
她质问:“为何哈里回国要被盘问活动目的?这跟安保有何关系?”哈里方还提到,2020年他和梅根退出王室,正是因为“机构未能保护他们”,如今的安全降级更是雪上加霜。
内政部律师Sir James Eadie KC则反击:“哈里的情况独一无二,Ravec必须因人制宜。”
他强调,委员会从不简单比较不同对象的安保需求,而是根据“广泛原则”灵活处理。
两方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而主审法官杰弗里·沃斯爵士(Sir Geoffrey Vos)——一位曾审理安德鲁王子性侵案的王室事务老手——最终判决将如何,仍是未知数。
据媒体报道,那位闯入法庭的“艾玛·T”身份成谜。网友发现,她佩戴的胸针酷似梅根2022年在纽约戴过的DIOR蜜蜂胸针,阴谋论瞬间刷屏:“这是哈里团队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还有人挖出,闭门审理涉及哈里子女的安保细节和MI5的威胁评估报告,若泄露恐引发宪政危机。这场风波,真相究竟几何?
这场风波不仅是一场法律战,更是一场公关大戏。哈里在法庭上提到母亲戴安娜:“如果她当年有足够保护,或许不会是那个结局。”
30年前,戴安娜因失去王室安保被迫自雇保镖;30年后,哈里重蹈覆辙,令人唏嘘。安保专家约翰·柯蒂斯分析:“哈里越追求隐私,越得靠曝光换取保护资源,这是现代王室的悖论。”
无论胜败,这场诉讼对哈里都是胜局:胜诉能打击查尔斯“精简王室”计划,败诉则塑造“制度受害者”人设推动商业布局,甚至和解也能保持热度。难怪《泰晤士报》评论:“这不是法律战,而是流量时代的公关棋局,争议就是他们的资本。”
哈里被保镖护送撤离的画面,成了这场听证会的标志性瞬间。它不仅暴露了王室安保的裂痕,也让哈里与查尔斯的关系再添寒意——就在听证会前三天,查尔斯直升机降落肯辛顿宫,哈里却晚到数小时,父子连通电话都没打。
当哈里走出法庭时,那个曾经在伊顿公学操场上奔跑的红发少年,已然成为全球娱乐版图上的“永动机”。这场看似关于安保的诉讼,实则是王室现代性转型的阵痛缩影。下一次头条会是什么?梅根抱着阿奇出现在法院门口?还是威廉王子突然现身作证?毕竟,在苏塞克斯家族的故事里,永远不缺反转。
来源:全球奇趣娱乐八卦一点号